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8篇
测绘学   43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18篇
地质学   60篇
海洋学   1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段雯娟 《地球》2013,(9):42-45
正大气中的臭氧层是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免受紫外线辐射"杀戮"的重要屏障。但是科学家们在极地上空发现了巨大的臭氧空洞,而且这个洞的面积正以惊人的速度扩大。臭氧是大气中保护地球生态环境作用极大的高空物质。臭氧层是地球的天然屏障,如同一把撑在大气层高空的无形"保护伞",是保护地球生物和人类安全的"天兵天将"。  相似文献   
62.
基于三角格网的点云空洞修补算法及精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地面激光扫描设备所获取的点云数据往往存在有大量的空洞,严重影响后期的处理。提出了一种基于三角格网的空洞修补算法,该方法能够快速、自动搜索空洞边界并根据空洞区域的夹角大小关系进行三角化填充。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快速、简单、空洞修补后的精度高。  相似文献   
63.
地铁开挖和衬砌之后衬砌背后的空区和因其未填实而导致土层破坏,破坏产生的土体松散甚至发展到地面,是影响地面交通和建筑物安全的重大隐患。地铁开挖时,掌子面前方的岩土分界线、含水层的预报,是保证施工安全的重要工作。笔者采用陆地声纳法进行探查工作,取得了直观的效果。在北京通州地铁6号线穿过京哈(北京-哈尔滨)铁路下方的剖面和沿隧道拱顶正上方设置的长60 m的剖面上,可以看到有3处长2 m左右的空区,上方土体已发生松动。在南京4号线某段沿隧道拱顶顶正上方的一条剖面上50 m长度内就发现了9处衬砌背后空区及土体松动区,都诱发了上方土体的松动,松动埋深为8 m,其中有5处土体松动已达到沥青路面下。开挖时出现坍方的一段剖面,虽然坍体仅达地面下约4 m的黏土层,但坍体旁的土体已松动达到沥青路面之下。  相似文献   
64.
点云空洞修补是三维激光扫描(Terrestrial Laser Scanning,TLS)技术运用于山地测绘中的一个重要数据处理环节。本文构建了一套基于山谷、山脊和河滩三种地形特征的针对山地测绘的TLS点云空洞修补精度分析方法。并对Geomagic Studio提供的修补算法对不同地形特征下点云空洞中的修补精度进行评价。此外,还通过对比分析实验证明了点云空洞范围内地形特征线的位置与空洞的修补效果之间有密切联系。这为山地区域地面点云空洞修补方法的精度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该方法也可以在后期针对复杂地形的点云空洞算法的研究中作为精度验证与评价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5.
地基极限承载力的确定对于下伏空洞地区基础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意义。采用上限有限元法对地基破坏时的极限状态进行数值模拟。首先,简要介绍上限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与计算过程;进而提出合理的计算假定,建立可考虑多种影响因素的计算模型;其次,利用上限有限元法计算出多种工况下的地基极限承载力上限解,按Tergaghi建议的地基承载力公式,得到承载力系数N_c、N_q、N_g,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根据大量的能量耗散图及速度场图提出3类典型的破坏模式,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随着内摩擦角j的增大,N_c和N_q均增大,而当j较大时,N_g才出现正数,且随着j增大而增大;随着空洞顶板厚度与基础宽度之比H/B的增大,N_c和N_q均增大。而当j较小时,N_g随着H/B的增大而减少;当j较大时,N_g随着H/B的增加而增加。N_c、N_q和N_g均随着D/B的增大而减少。下伏空洞地基存在3种典型的破坏模式:冲切破坏模式、冲切剪压破坏模式和Prandtl破坏模式。  相似文献   
66.
椭球形空洞地基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廖丽萍  杨万科  王启智 《岩土力学》2010,31(Z2):138-148
为了分析地基中的椭球形空洞的稳定性,利用叠加原理得到了线弹性各向同性无限大体中在远场三轴应力作用下椭球形空洞壁上出现极值的关键点应力精确解,为此又采用Matlab程序求解当s(短、长半轴之比)趋近于1时的极限而退化成球形空洞的应力精确解。最后利用摩尔-库仑准则判定椭球洞在三轴应力作用下的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在远场应力状态相同的条件下,椭球洞相对于对应的椭圆孔不易失稳,指出土洞的三维椭球洞模型要比对应的二维椭圆孔模型和球形空洞更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67.
河流地貌和侵蚀是构造地貌研究的核心内容。90m分辨率的SRTM3数字高程模 型被广泛运用于构造地貌学的研究,但数据空白区是其在河流地貌定量研究中的 瓶颈。对SRTM3数据与中国1∶25万DEM数据的对比分析表明,1∶25万DEM数据在 生成数字河网和河流纵剖面方面不如SRTM3数据,尤其是其在平原区数字河网提 取中易发生错误,但在高山峡谷地区数据质量较好,而这正是SRTM3数据空洞的主 要区域。对比国内外各种SRTM空洞填补方法发现,相对于算法的改进,高精度数 据的参与是填充SRTM3数据空洞的关键。因此,利用SRTM3与1∶25万DEM数据的互 补性,对SRTM3进行数据优化,是现阶段青藏高原河流地貌定量研究的基础。详细 介绍了SRTM3空洞充填的步骤,具有实际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8.
室内沙风洞空洞条件下流场规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根据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室内沙风洞空洞条件下的气流场测定结果,阐述了风洞实验段内边界层发展、气流加速、底板边界层内的风速分布、自由流区风速不均匀性等规律,其中底板边界层内的风速分布遵循Coles定律和指数定律,不完全遵循普兰特-冯·卡曼对数定律。  相似文献   
69.
我国每年发生近千起城市道路坍塌事故,且逐年增加,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地面坍塌防治工作已迫在眉睫,并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其中由于各种原因破坏地下含水层天然状态,造成路基下方水土流失,是造成道路地下空洞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利用微动、地质雷达组合方式能有效的由浅到深探明道路地下病害体的规模,有效的排除了既有隐患。通过物探成果分析结合地质资料进行综合研究,能有效查明地下病害体形成机理,为道路塌陷隐患的提前预防和治理提供物探依据,从而保护人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70.
采用NCEP分析资料、常规高空地面观测资料、温州双偏振雷达资料等,分析了2019年4月24日(简称“4·24”)发生在温州地区的一次冰雹天气过程。结果表明:在高空槽东移过程中,弱冷空气影响配合低层切变线和低空急流,造成了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发生;午后对流条件良好,冰雹发生前,低层有高能舌伸向温州地区,中层有北方干冷空气南下,二者叠加造成强烈的不稳定层结,同时低层辐合、高层辐散,上升运动强烈,为冰雹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动力条件;中β尺度的强对流单体内部形成-60℃的对流核,冷中心位于整个云团TBB梯度最大的地方,位置与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局地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区域有较好的对应;利用VIL、Z、ZDR和KDP可以综合分析冰雹,其回波特征为:降雹前VIL值均有明显的跃增现象;>60 dBZ的强回波区对应的ZDR有明显的负值区,ZDR一般为-4~0 dB;对于较大的冰雹,>60 dBZ的强回波区对应KDP出现“空洞”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