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5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37篇
测绘学   293篇
大气科学   24篇
地球物理   39篇
地质学   184篇
海洋学   113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812篇
自然地理   29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117篇
  2021年   254篇
  2020年   158篇
  2019年   28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6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大数据是科学配置和高效管理自然资源的重要基础,是优化和治理国土空间的重要支撑。本文基于大数据的发展历程、技术现状和主要挑战,概述了自然资源领域大数据感知、管理、分析等方面的关键技术进展,提出了自然资源领域大数据研究与应用中的研究领域单调、技术应用零碎问题;从自然资源、国土空间和人类活动的维度阐述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大数据的基本内涵,地域空间无限与资源空间耦合是区别其他大数据的显著特点。在应用需求基础上,构建了要素化、数智化、一体化的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大数据技术应用框架,该框架包含数据采集、数据治理、应用支撑、应用和用户5层结构体系和关键技术集成,实现大数据到知识服务再到数智化治理的转变,聚焦自然资源“两统一”核心业务,重构了4个方面10项自然资源业务应用。从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智慧+”监管决策、“互联网+”政务服务3个方面开展应用实践分析;展望了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大数据在数据采集存储、数据治理、应用支撑、应用服务方面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2.
定期开展国土调查是《土地管理法》明确的一项重要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于1984年至1996年、2007年至2009年开展了两次全国土地调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的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是摸清我国自然资源家底的一次重要行动,是促进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前...  相似文献   
43.
基层国土所在开展自然资源外业巡查过程中,对于无法到达区域难以进行巡查.近年来,无人机在自然资源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无人机优点是机动、灵活,一次性能够覆盖较大的面积,且影像分辨率高.基层国土所现有执法巡查系统当前不支持与无人机设备衔接,对于难以到达区域,无法支持采用无人机设备进行巡查,研发一套能将无人机与基层自然资源巡查...  相似文献   
44.
为了智能辅助自然资源统一确权调查,打破商业软件垄断封闭、成本代价高昂的限制,本文提出基于全开源技术的自然资源统一确权调查的信息化设计。根据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的战略目标,对其业务信息化建设的内容特点、技术流程、技术架构进行阐述,深入研究其在多源数据整合、协同式作业及面向确权业务作业流程的定制功能中涉及的关键技术,并给出应用案例,旨在为自然资源统一确权调查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5.
1.凡涉国界图件(国内部分地区、全国、世界部分地区、全球)必须使用自然资源部地图技术审查中心标准地图服务提供的底图(下载网址:http://bzdt.ch.mnr.gov.cn/index.jsp),所用底图边界要完全无修改(包括南海诸岛位置和相对大小),原图中数字比例尺更换为线段比例尺,南海诸岛小图中含主图部分应包含主图中的专业评价内容,"南海诸岛"等字样不能压九段线或者任何小岛。最后,并须在图题下注明"注:该图基于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标准地图服务网站下载的审图号为GS(2019)xxxx号的标准地图制作,底图无修改。"。  相似文献   
46.
2020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建所80周年。回眸80年,从1940年重庆北碚成立的中国地理研究所,到1953年重新组建的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和1956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再到1999年地理研究所和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整合形成现在的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几经变迁,历经三代人努力,研究所始终如一,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推动着地理科学与资源科学的创新发展,为国家建设发展和生态文明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适逢建所80周年,本文回顾地理资源所发展历程,总结取得的重要科研成果,并展望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47.
孙鸿烈  石玉林  李文华  封志明  江东 《地理学报》2020,75(12):2610-261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的资源科学研究在自然资源考察的基础上形成了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体系。本文系统总结中国资源科学从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到资源科学综合研究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划分为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初期(20世纪50—60年代)、区域资源综合科学考察与资源科学研究时期(20世纪70—80年代)、资源科学学科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时期(20世纪90年代—2000年)及现代资源科学迈向新发展时期(21世纪以来)等4个阶段,促进了中国自然资源的考察和开发利用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对中国资源科学形成与发展影响深远。当下面向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两个国家先进发展需求,资源科学研究要以史为鉴,推陈出新,不断丰富学科的新概念、新知识与新方法,促进资源科学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48.
针对自然资源全要素调查工作中分类标准不同、调查口径不同、调查方法不同,造成的各部门调查软件平台重复开发建设和调查数据结果地理信息特征表达不清晰等问题,本文结合自然资源全要素野外调查工作的实际需要,以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为统一对象,构建了自然资源语义化特征模型,提出了表征不同自然资源类型的自适应野外调查方法,实现了灵活性高、性能优异的自然资源调查技术平台,形成了统一的自然资源全要素野外调查框架,可以有效提升多门类自然资源基础调查、专业调查、动态调查的能力与水平,为自然资源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可靠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49.
基于自然间断点分级法的土地利用数据网格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地利用在自然资源统一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面对不同区域和年份的数据,统一分析比对口径尤为重要,同时也应反映出相互之间的差异。本文以宜兴市2009年和2017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为数据源,首先使用统一的分类标准提取用地类型中的3大类,通过不同大小的单元划分尝试和结果分析,发现适用于该数据的网格尺度大小;然后基于自然间断点分级法进行分级范围划定,对宜兴市三类用地类型的分布和变化趋势进行综合分析,较为真实地反映了宜兴市用地情况;最后通过选用合适的空间尺度和分级范围划定方法,进而构建一个兼具操作性和科学性的土地利用数据网格化方法,为自然资源部门统筹管理和综合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0.
孙久虎 《测绘通报》2020,(3):129-133
针对目前土地遥感监测工作中存在的监测频次低和数据现势性差等问题,通过统筹获取国产卫星影像数据提升监测频次,设计了多源遥感影像的空间网格组织和调度方法,改变传统的影像切片发布模式,建立实时影像服务方法,大幅提升了土地督察遥感监测时效。通过在国家土地督察济南局试点应用,研发了云端一体化的土地督察遥感监测服务平台,实践证明基于空间网格的影像组织管理效率优于传统金字塔切片管理模式,有效支撑了违法用地、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和城市开发边界突破等监测预警,应用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