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3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75篇
测绘学   163篇
大气科学   35篇
地球物理   109篇
地质学   157篇
海洋学   108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50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31.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诗句曾引无数英雄为自由而竞折腰. 自文明诞生以来,人类一直在为追求自由付出各种各样的代价.  相似文献   
532.
胡钧 《上海国土资源》1999,(1):26-30,38
针对新颁国家标准,采用改进的测试技术,对桩基动力特性进行试验研究,取得不同类型基础所相应的测试方法,桩基动力特性参数主要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结论。  相似文献   
533.
全站仪自由设站的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由设站法是全站仪用于碎部测量的常用模式之一。本文针对这种模式能否用于控制测量的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与推导,并通过模拟计算,分析了不同标称精度的全站仪在不同的施测情况下的精度分布情况与变化规律,得出了较为有效的结论,具有一定的实际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34.
胶州湾小型底栖生物的丰度和生物量   总被引:33,自引:5,他引:33  
1995年 5月— 1 996年 1月 ,在胶州湾北部软底水域进行每 2月一次的调查。结果表明 ,小型底栖生物的年平均丰度为 1 .51× 1 0 6ind/m2 ,最高值出现在 95B1和 95B2站 ,分别为 2 .73× 1 0 6 和 2 .75× 1 0 6ind/m2 ,最低值出现在 95B3站 ,数量为 0 .46× 1 0 6ind/m2 。小型底栖生物的年平均生物量为 1 .32 g/m2 (干重 )。皮尔逊相关分析表明 ,小型生物的数量与以碳和氮表示的浮游植物的生物量呈负相关 ,相关系数分别为 - 0 .969和 - 0 .947(P <0 .0 5)。共鉴定出 1 4个小型生物类群。自由生活的海洋线虫占总数量的 86.6% ,底栖桡足类居第 2位 ,占总数量的 5.7%。按生物量 ,海洋线虫 (35.9% )、介形类 (32 .6% )、多毛类 (1 3.7% )和桡足类 (8.3% )共同构成小型动物的优势类群 ,80 %以上的小型生物分布在 0— 2cm以浅表层内。与国内外同类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 ,并对小型生物在胶州湾生态系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35.
基于高阶边界元方法的完全非线性数值水槽模型模拟潜堤地形上波浪的传播变形,通过与实验值进行比较,考察数学模型的正确性.采用两点法分离得到堤后高倍频自由波来研究入射波参数、水深对堤后高倍频自由波的影响.研究发现:基频波、二阶和三阶自由波幅值分别与入射波波幅成线性、二次和三次函数关系,基频波幅值基本不随波浪周期变化,而二阶和...  相似文献   
536.
项目建立了求解强非线性自由表面流的数学模型,并将其应用于研究波浪破碎与冲击、液体晃荡、波浪与新型港工结构及基床间的耦合作用等诸多强非线性复杂自由表面流动问题。主要包括以下研究内容:建立了  相似文献   
537.
为研究南黄海小型底栖动物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环境影响因素,于2020年8月(夏季)和11月(秋季)对南黄海进行了两个航次的野外观测和采样,对小型底栖动物的类群组成、丰度、生物量、垂直分布、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共鉴定出小型底栖动物类群15个,其中自由生活海洋线虫为最优势类群,在两个航次中分别占小型底栖动物总丰度的75.6%和84.6%。其他较重要的类群还包括底栖桡足类、轮虫类和枝角类等。夏季和秋季小型底栖动物的平均丰度分别为(514.9±32.1)ind./(10 cm2) 和(350.8±30.7)ind./(10 cm2),平均生物量(干质量)分别为(651.7±98.0)μg/(10 cm2)和(589.2±37.1)μg/(10 cm2)。小型底栖动物在时空分布上存在差异。在季节分布上,小型底栖动物丰度和类群组成存在极显著差异。结合环境因子分析结果可知,沉积物中值粒径是引起差异的主要环境因子。在空间分布上,夏季小型底栖动物丰度和类群组成在不同水深间存在极显著差异,秋季小型底栖动物丰度和类群组成在不同水深间差异不显著。推测黄海冷水团是影响夏季小型底栖动物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本研究中小型底栖动物的数量和类群多样性相较于国内其他对南黄海小型底栖动物的研究较低,其中沉积物叶绿素a含量及有机质含量是引起南黄海小型底栖动物丰度变化的重要因素。海洋线虫与桡足类的丰度比值(N/C比值)评估显示秋季该区域存在有机污染,这一结果与应用大型底栖动物对同一区域进行环境评价的结果不一致,对于应用N/C比值评价环境质量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38.
孙静  黄冕  黄勇 《海洋与湖沼》2019,50(5):1154-1160
对首次发现于我国南海海域SabatieriaRouville,1903的三个种进行了描述。其中,弯刺萨巴线虫Sabatieria curvispiculata Gagarin.2013主要特征为:头刚毛较短(3μm),角皮具有不规则的侧装饰点,交接刺细长且双弯曲,雄体具有15个小的乳突状肛前辅器。锥尾萨巴线虫Sabatieria conicaudaVitiello,1970主要特征为:具有短的锥状尾,角皮具有侧装饰点,交接刺弯曲,前半部分较宽,中间有角质化的隔膜,后半部较窄且没有隔膜,雄体具有9个小孔状的肛前辅器。迁徙萨巴线虫Sabatieria migrans JensenGerlach 1977主要特征为:头刚毛较长(22μm),交接刺细长且弯曲,近端具有中间隔膜,雄体具有23个小的肛前辅器。  相似文献   
539.
南海东北部夏季小型底栖生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现场调查和实验室分选的方法,对在南海东北部海域(2017年8月)采集的7个站位点的小型底栖生物沉积物样品进行了分选分析研究。通过对样品的类群组成、丰度、生物量以及空间分布等方面的分析结果表明,南海东北部海域7个站位点小型底栖动物的平均丰度为(224.3±52)ind./10cm2,分选出小型底栖动物三个大类群,其中线虫占整个小型底栖生物总丰度的95.7%,其次为底栖桡足类(4.1%),多毛类(0.2%)。本次研究中线虫的平均个体干质量为0.15μg/个;在生物量上,线虫为(32.2±12.96)μg/10cm2,占小型底栖生物总生物量的58.7%。垂直分布上65.7%的小型底栖动物以及其中最优势的线虫(64.8%)都分布在沉积物表层0—2cm处。本航次样品中共鉴定出海洋线虫293种或分类实体,隶属于105属,26科,4目,其中发现并描述了2个新种和5个新纪录。主要优势属有Halalaimus、Sabatieria、Cervonema、Molgolaimus和Acantholaimus等。在摄食类型上,沉积食性者(1A+1B)占优势(物种数占70.3%,个体数占72%);雌雄比例为1︰0.45,幼龄个体占线虫群落个体总数的32.5%。通过分析研究小型底栖动物各个类群的丰度和生物量以及与其他海域相关研究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南海相较其他海域整体丰度偏低。就目前已有的南海相关研究资料中,本文研究的南海东北部海域的丰度也偏低;南海东北部海域的研究为南海小型底栖生态学研究补充数据,为以后我国线虫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540.
在狭长的地铁隧道位移监测中,采用测量机器人自由设站法有着明显优势,基准点是进行自由设站交会测量监测点的基础,基准点的稳定与否,直接影响监测信息的准确性,因此,对基准点进行稳定性分析很有必要.通过对自由设站测站坐标进行间接平差,求得基准网的后验单位权方差,与先验单位权方差对比构建统计量,进行χ2假设检验,以此判断是否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