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3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75篇
测绘学   163篇
大气科学   35篇
地球物理   109篇
地质学   157篇
海洋学   108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50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81.
断裂带同震温度响应,可在震后钻孔测温中获得并识别,为发震断层摩擦特性与发震机制等基础研究提供了非常独特的思路和有效手段.集集、汶川及日本东北大地震后,实施了台湾车笼埔断层钻探项目(TCDP)、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工程(WFSD)和日本海沟快速钻探计划(JFAST).钻孔测温结果表明:滑移面上下5~20m范围内存在温度正异常,这是同震摩擦生热所致,该机制已被广泛认识和接受;同时,距滑移面20~60m范围内也存在明显的温度负异常,但其成因机制几乎还未被真正关注和认识.虽然温度负异常峰值只有正异常峰值的1/4~1/3,但温度负异常分布范围却是正异常分布范围的3~4倍,即正、负温度异常区对应的总能量基本相当.因此,断裂带震后钻孔测温中的负异常及其成因不容忽视.在详细分析几种可能的同震温度负异常机制后(如岩层热物性分布差异、流体运移、表面自由能增大及同震应力释放),发现能在理论、实验及野外观测上都得到支撑的普适性机制只有同震应力释放.这可能是断裂带震后温度负异常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82.
运用解析函数的Riemann-Hilbert混合边值问题理论,导出了计算重力作用下二维跌水流动的边界积分方程,并在物理平面上进行了数值求解.计算结果与Rouse试验资料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583.
低温下非静水应力作用固体颗粒间流体因其参与流体—矿物反应和流体传质而在地壳岩石变形和同构造地球化学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粒间流体的性状、粒间流体—矿物反应和粒间流体传质都与固体颗粒所受应力密切相关。流体膜是非静水应力作用下固体颗粒间流体存在的主要形式,流体膜的厚度和成分决定着究竟是流体膜中水化力、双电层排斥力,还是因双电层而引起的流体渗透压在流体膜传递应力的机制中起主导作用。应力通过改变固—液界面上固体物质的自由能而影响固—液界面反应和流体的传质,并对这一应力感生过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方程进行了推演。  相似文献   
584.
全站仪准水准法高程测量及其精度浅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阐述了准水准法高程测量的原理及精度,并证明了该方法在一定条件下可达到三等水准测量的精度及以上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585.
胡钧 《上海国土资源》1999,(1):26-30,38
针对新颁国家标准,采用改进的测试技术,对桩基动力特性进行试验研究,取得不同类型基础所相应的测试方法,桩基动力特性参数主要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结论。  相似文献   
586.
全站仪自由设站的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由设站法是全站仪用于碎部测量的常用模式之一。本文针对这种模式能否用于控制测量的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与推导,并通过模拟计算,分析了不同标称精度的全站仪在不同的施测情况下的精度分布情况与变化规律,得出了较为有效的结论,具有一定的实际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87.
解算液核自由章动常数Akpem>-Btkem>方法及其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雷湘鄂  贾民育  李辉 《地震学报》2000,22(3):319-326
地球液核旋转产生近周日晃动(NDFW).利用周日波的液核共振效应解算液核自由章动(FCN)常数是液核研究的一个方面.1987年以来一些国家的学者相继开展了由潮汐资料解算FCN常数的研究,他们基本上都采用了5个周日波参与解算的迭积法(stackingmethod).本文提出了一种有直观几何意义的Akp-Btk方法,仅用信噪比最高的3个周日波就可完成FCN常数的解算,并选用3个超导重力台站Cantley(北美洲)、武汉(亚洲)和布鲁塞尔(欧洲)的资料进行计算.解算的液核自由章动常数(TFCN和Q)与VLBI的观测结果基本一致,这在十几年来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588.
为研究南黄海小型底栖动物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环境影响因素,于2020年8月(夏季)和11月(秋季)对南黄海进行了两个航次的野外观测和采样,对小型底栖动物的类群组成、丰度、生物量、垂直分布、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共鉴定出小型底栖动物类群15个,其中自由生活海洋线虫为最优势类群,在两个航次中分别占小型底栖动物总丰度的75.6%和84.6%。其他较重要的类群还包括底栖桡足类、轮虫类和枝角类等。夏季和秋季小型底栖动物的平均丰度分别为(514.9±32.1)ind./(10 cm2) 和(350.8±30.7)ind./(10 cm2),平均生物量(干质量)分别为(651.7±98.0)μg/(10 cm2)和(589.2±37.1)μg/(10 cm2)。小型底栖动物在时空分布上存在差异。在季节分布上,小型底栖动物丰度和类群组成存在极显著差异。结合环境因子分析结果可知,沉积物中值粒径是引起差异的主要环境因子。在空间分布上,夏季小型底栖动物丰度和类群组成在不同水深间存在极显著差异,秋季小型底栖动物丰度和类群组成在不同水深间差异不显著。推测黄海冷水团是影响夏季小型底栖动物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本研究中小型底栖动物的数量和类群多样性相较于国内其他对南黄海小型底栖动物的研究较低,其中沉积物叶绿素a含量及有机质含量是引起南黄海小型底栖动物丰度变化的重要因素。海洋线虫与桡足类的丰度比值(N/C比值)评估显示秋季该区域存在有机污染,这一结果与应用大型底栖动物对同一区域进行环境评价的结果不一致,对于应用N/C比值评价环境质量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89.
孙静  黄冕  黄勇 《海洋与湖沼》2019,50(5):1154-1160
对首次发现于我国南海海域SabatieriaRouville,1903的三个种进行了描述。其中,弯刺萨巴线虫Sabatieria curvispiculata Gagarin.2013主要特征为:头刚毛较短(3μm),角皮具有不规则的侧装饰点,交接刺细长且双弯曲,雄体具有15个小的乳突状肛前辅器。锥尾萨巴线虫Sabatieria conicaudaVitiello,1970主要特征为:具有短的锥状尾,角皮具有侧装饰点,交接刺弯曲,前半部分较宽,中间有角质化的隔膜,后半部较窄且没有隔膜,雄体具有9个小孔状的肛前辅器。迁徙萨巴线虫Sabatieria migrans JensenGerlach 1977主要特征为:头刚毛较长(22μm),交接刺细长且弯曲,近端具有中间隔膜,雄体具有23个小的肛前辅器。  相似文献   
590.
南海东北部夏季小型底栖生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现场调查和实验室分选的方法,对在南海东北部海域(2017年8月)采集的7个站位点的小型底栖生物沉积物样品进行了分选分析研究。通过对样品的类群组成、丰度、生物量以及空间分布等方面的分析结果表明,南海东北部海域7个站位点小型底栖动物的平均丰度为(224.3±52)ind./10cm2,分选出小型底栖动物三个大类群,其中线虫占整个小型底栖生物总丰度的95.7%,其次为底栖桡足类(4.1%),多毛类(0.2%)。本次研究中线虫的平均个体干质量为0.15μg/个;在生物量上,线虫为(32.2±12.96)μg/10cm2,占小型底栖生物总生物量的58.7%。垂直分布上65.7%的小型底栖动物以及其中最优势的线虫(64.8%)都分布在沉积物表层0—2cm处。本航次样品中共鉴定出海洋线虫293种或分类实体,隶属于105属,26科,4目,其中发现并描述了2个新种和5个新纪录。主要优势属有Halalaimus、Sabatieria、Cervonema、Molgolaimus和Acantholaimus等。在摄食类型上,沉积食性者(1A+1B)占优势(物种数占70.3%,个体数占72%);雌雄比例为1︰0.45,幼龄个体占线虫群落个体总数的32.5%。通过分析研究小型底栖动物各个类群的丰度和生物量以及与其他海域相关研究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南海相较其他海域整体丰度偏低。就目前已有的南海相关研究资料中,本文研究的南海东北部海域的丰度也偏低;南海东北部海域的研究为南海小型底栖生态学研究补充数据,为以后我国线虫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