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9篇
  免费   514篇
  国内免费   383篇
测绘学   960篇
大气科学   107篇
地球物理   869篇
地质学   714篇
海洋学   244篇
天文学   96篇
综合类   288篇
自然地理   48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126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108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141篇
  2014年   160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172篇
  2011年   156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128篇
  2008年   144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7篇
  1976年   4篇
  1954年   5篇
  1951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61.
本文提出用模糊数学理论解算高斯-马尔柯夫模型,并给出了解算模型,举出应用实例与最小二乘估计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2.
63.
本文利用横向各向同性介质(TIM)中的传播矩阵和面波形成条件,导出了面波波慢度方程。对瑞利波给出了各向同性及横向各向同性弹性介质中其相速度的解析解;对于勒夫波,给出了横向各向同性介质中的波慢度方程。  相似文献   
64.
本文将给出垂直断层附近三维不均匀体电阻率法的数值解,所用方法是边界单元法,但基本解的选择与以往的边界单元法不同。  相似文献   
65.
桩长及水泥掺入量对柔性桩承载力等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采用弹性无限半空间体内的Mindlin应力解和分层总和法,计算分析了柔性桩的荷载传递规律,较详细地讨论了桩长、固化剂(水泥)掺入量对柔性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变形的影响。计算值与实测值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66.
文章利用倒差商研究了数值有理逼近的理论和方法,证明了有理插值涵数的唯一性,并应用该方法求解数值优化问题,建立了直线搜索的计算方案。计算结果表明,用有理插值方法求解数值优化问题是速度快、精度高的算法。  相似文献   
67.
1996年6月1日甘肃天祝MS5.4地震的震源机制董积平(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兰州730000)主题词:甘肃震源机制解天祝1996年6月1日22时49分,在甘肃省天祝县发生了MS5.4地震。经甘肃省地震监测台网测定,该次地震的震中位置为北纬37...  相似文献   
68.
方建桥 Li.  JQS 《地球科学》1997,22(4):441-444
详细研究了结构振动模态控制中反馈增益的解析解,数值模拟表明,解析解具有计算精度高,计算时间短,控制效果显著的特点。  相似文献   
69.
任意圆弧形凸起地形中隧洞对入射平面SH波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借助辅助函数的思想, 采用波函数展开法给出了圆弧形凸起地形中隧洞对入射平面SH波影响问题的一个解析解.数值结果表明,凸起地形中隧洞的存在以及隧洞大小,对凸起地形表面运动,以及凸起地形中的隧洞的动应力集中均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0.
安徽淮河构造变形带及邻近块体现代构造应力场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针对安徽省较特殊的构造环境及历史地震分布特点,利用直达波最大振幅比和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在对安徽淮河中游区1974年以来近百个中小地震震源机制反演、聚类及空间合成的基础上,分析了华北断块南缘的安徽淮河构造变形带及邻近块体震源断层滑动方式、构造应力场分布及块体运动方式、应力场随时间变化等。结果显示:淮河构造变形带及其邻近块体上震源断层总体上以近走滑型或斜滑型破裂为主,但倾滑型破裂也占一定比例;该地区构造应力以水平作用为主,但也存在一定的垂向作用。其中淮北和皖中块体仍可能分别向SWW和NEE方向运动,并在淮河构造变形带上产生左旋剪切作用,呈现一定的继承性活动特征;各块(带)上主压应力P轴走向随时间的变化在总体上较为一致,而各时段之间P轴方位存在一定差异,显示安徽淮河中游区受华北和华南应力场的共同作用,但其地震活动可能主要受控于华北应力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