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4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9篇
测绘学   243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19篇
海洋学   35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50篇
自然地理   302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人文主义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种认识论,其特点是我向性、诉诸情感和感悟性。以往的人文主义地理学分析案例多关注地方感的主体性,而对认识与被认识的循环过程中的人文主义特点关注不够。本文以《北京文脉》一书的三幅插图为例,对比插图者自述和读者(本文作者)的读后感,分析北京城市空间认识过程中的人性提升。主要结论有二,一是在三幅插图的作者和读者的空间认识过程中,感悟性更重要;二是插图作者和读者均经历了“文本—基于文本的感悟—超越文本的提升”的认识循环,这个过程是人性提升的必然途径。因此,在每次修改城市规划时,人们一定要回答人性有何提升。  相似文献   
72.
科技发展改变了电子地图制作和使用环境。本文在分析传统大数据量地图形式在LBS中的应用缺陷后,提出了符合用户需求和移动终端条件的认知地图可视化方案,这种不同于传统制图综合原则制作的认知地图能有效缓解目前在LBS应用中存在的地图数据与屏幕大小的矛盾,适应了移动环境下用户的多行为状态和终端硬件特点。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究头针联合听觉统合训练治疗精神发育迟缓伴语言障碍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 例精神发育迟缓伴语言障碍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 例,对照组采用听觉统合训练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头针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采用医用事件相关电位仪检测2组治疗前后事件相关电位听觉 P300 潜伏期和波幅;采用脑电记录仪测定双侧额区、双侧颞区Lemple-Ziv Complexity(LZC)值,对患儿进行格赛尔(Gesell)整体发育评估、语言发育商(DQ)评价、中国儿童发展量表(CDCC)中智力发育指数(MDI)评价、韦氏幼儿及儿童智力量表(WISC,包括操作智商、全智商、语言智商)评价,比较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24%(40/42),对照组为80.95%(34/42),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事件相关电位听觉 P300波幅、事件相关电位听觉 P300峰潜伏期,左额区、右额区、左颞区、右颞区LZC值,Gesell、DQ、MDI评分,操作智商、全智商、语言智商评分,2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头针联合听觉统合训练可提升精神发育迟缓伴语言障碍患儿各区LZC值及P300波幅,降低P300峰潜伏期,改善患儿脑电活动,提升其认知功能、语言发育状态及智力。  相似文献   
74.
近年来,在人为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下,全球珊瑚礁面临着大规模退化问题,开展珊瑚礁监测研究对珊瑚礁生态系统评估、修复和保护工作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西沙群岛北礁和华光礁为研究区,应用2015年高分二号(GF-2)和WorldView-2高空间分辨率卫星影像和现场调查数据,基于不同珊瑚礁地貌单元的空间位置特征,提出了融合地理空间认知(Geo-Spatial Cognition,GSC)的珊瑚礁地貌单元高分遥感分类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针对因空间位置不同和底质组成高度近似导致珊瑚礁地貌单元漏分和错分的问题,本文提出的方法更能有效获取精准的珊瑚礁地貌单元信息。其中,融合地理空间认知的随机森林(Integrating Geo-Spatial Cognition-Random Forest,GSC-RF)方法展现出了最优的分类表现,在北礁和华光礁珊瑚礁地貌单元分类中总体精度分别为98.06%和91.93%,Kappa系数分别为0.98和0.91。相比于仅使用光谱信息的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多元逻辑回归(Multinomial Logistic Regression,MLR)和支...  相似文献   
75.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的普及有利于增强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对于减少地震灾害社会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具有重大意义。通过问卷调查的研究方式对山东省公众防震减灾科普认知和需求进行分析,并得出如下结论:(1)山东省公众对于地震科普知识的整体认知水平偏低,对于地震基本知识的掌握水平有限,辨识地震谣言的能力不足,地震应急避险能力有待加强,应急救护技能掌握水平和震时避险原则认知水平不高;(2)山东省公众对于地震应急避险与技能、地震预报与预警、地震谣言识别及建筑抗震等方面的科普内容需求度较高;(3)山东省公众最期望获取防震减灾科普信息的途径是通过线上的新媒体APP或网站,对于参加地震应急演练、科普讲座、科普馆参观等线下活动的意愿较强。针对上述实际情况,本文对地震科普工作给出了提升建议。  相似文献   
76.
依据心智表达的双重编码理论、地理的空间图形思维特点以及支持可视化知识探析需求,讨论地理知识可视化中知识图的定义与特点,并把地理知识图分为地理概念命题图与地理相似图解图,地理相似图解图又可分为逻辑拓扑相似图、空间结构相似图、变量关系相似图以及地理过程相似图.以黄土高原的小流域淤地坝系规划为案例,研究了支持坝系空间规划知识图中的概念命题图与相似图解图的形式、种类及其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77.
为加深对海洋测绘知识、技术体系的系统化认识,在分析海洋测绘概念形成与发展、学科专业体系构成与分类现状以及海洋测绘理论和技术特征的基础上,将海洋测量各分支技术按面向要素或目标的客体认知技术、面向应用方向的服务技术,以及通用型关键支撑技术进行体系化归类论证,依此建构了立足学科交叉理论、凝聚关键技术,适应多样化服务需求的专业教育模式。将海洋测绘技术进行体系化归类,厘清了相关科学与海洋测绘各分支的关系,突出了学科的认知与描述目标,彰显了技术驱动与需求牵引的海洋测量技术与应用发展状态,也适应人才能力指标设定和灵活的专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  相似文献   
78.
79.
网络空间测绘已经成为各领域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其核心任务是探明网络空间组成要素,分析网络空间现象规律,绘制网络空间结构。网络空间测绘的研究存在概念术语多样、研究框架不统一,要素及规律的认识不清晰,网络空间地图表达方法不规范、缺乏统一标准等问题。在系统梳理各领域对网络空间测绘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各领域对网络空间内涵的共性认识;从网络空间的空间特性、地理特性和人文特性出发,剖析了从测绘地理学角度研究利用网络空间的特点和优势;提出了网络空间测绘的研究框架,重点描述了网络空间“测”与“绘”的核心内容和关键技术,并阐述了其与实景三维、数字孪生及元宇宙之间的关系;将网络空间“测量”分为狭义的和广义的网络空间测量,指出其缺少从整体角度对网络空间特征测量和缺乏针对人在网络空间活动现象和规律的测量研究;从网络空间认知需求出发,提出了网络空间地图概念模型和分类;从网络空间坐标系、“地理-网络”关联映射、网络空间地图表达方法等方面重点描述了网络空间地图制图的关键技术,系统分析了网络空间地图表示方法及其适用性;最后,对网络空间顶层概念、网络空间建模方法、网络空间地图理论与方法以及网络空间地图应用场景设计等...  相似文献   
80.
为真实了解天津市公众地震科普认知与需求情况,以天津市机关单位工作人员、企业员工、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大学生、中小学生、社区居民、农民、驻津部队、残障人士等特殊人群为研究对象,开展专项问卷调查与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天津市公众地震科学知识与地震科普工作的认知度与需求度较高,但仍存在地震科学知识掌握不全面、地震科普产品吸引力不足、科普渠道相对单一等问题,地震科普工作在参与性、互动性与趣味性等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基于此,提出提高地震科普工作针对性和有效性及地震科普服务个性化和精准化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