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44篇
  免费   834篇
  国内免费   1116篇
测绘学   1008篇
大气科学   351篇
地球物理   865篇
地质学   2850篇
海洋学   315篇
天文学   152篇
综合类   355篇
自然地理   398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80篇
  2022年   197篇
  2021年   198篇
  2020年   157篇
  2019年   227篇
  2018年   159篇
  2017年   151篇
  2016年   149篇
  2015年   194篇
  2014年   341篇
  2013年   244篇
  2012年   303篇
  2011年   266篇
  2010年   270篇
  2009年   296篇
  2008年   303篇
  2007年   236篇
  2006年   207篇
  2005年   211篇
  2004年   205篇
  2003年   194篇
  2002年   164篇
  2001年   182篇
  2000年   131篇
  1999年   112篇
  1998年   133篇
  1997年   122篇
  1996年   115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87篇
  1992年   80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8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4篇
  1973年   3篇
  1972年   3篇
  1960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01.
洪大卫  王涛  童英  王晓霞 《地学前缘》2003,10(3):231-256
近年来的研究证实 ,华北地台和大别—苏鲁造山带的中生代花岗岩与同时代的镁铁质超镁铁质岩有类似的Sr、Nd同位素特点 ,许多花岗岩和火山岩还具有类似埃达克岩的地球化学性质。在此基础上 ,根据现已积累的大量Sr、Nd同位素资料 ,从整个华北地台岩石圈的角度论证了中生代岩石圈地幔富集的性质、富集地幔发生的时代及其形成机制 ,进而探讨了岩浆活动的动力学机制 ,指出本区岩石圈富集地幔的形成是在Pangea超大陆裂解时岩石圈大规模拆沉减薄 ,被拆沉的太古宙古老地壳重循环进入地幔改变了地幔成分所致 ,说明超大陆裂解、岩石圈大规模拆沉减薄和富集地幔形成之间有密切的成因联系 ,超大陆裂解伴随着大陆地壳生长和消亡 (重循环 )的大体平衡。结合全球地震层析资料 ,进一步探讨了由俯冲大洋残片转化的下地壳同古老克拉通地壳物质在花岗岩源区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2.
苏鲁褶皱带形成于元古宙 (2 2 33~ 185 5Ma)典型优地槽构造环境 ,主要由石榴橄榄岩、石榴辉石岩、榴辉岩等侵入岩 (柯石英深度相地幔岩浆房中形成 )和它们的火山沉积建造围岩一起经褶皱、变质而形成。变质作用经历了先蓝片岩相 (前花岗岩 )后片麻岩混合岩相过程。由于变质作用的不规律性 ,苏鲁褶皱带可分为 2个构造带 :(1)东部构造带 (蓝片岩 )和 (2 )西部构造带 (片麻岩混合岩 )。根据A·都城秋穗所识别的变质带系统 ,可将其作为一个双变质带。东部构造带以出现许多块状、条带状榴辉岩辉石岩橄榄岩组合的残余岩块为特征 ,其中还残留着高压的矿物 (石榴石、绿辉石、柯石英 ) ,而且有被混合岩和各种交代岩替代的显著标志。在中生代 ,苏鲁元古褶皱带受造山作用的影响活化 ,导致许多花岗岩体的侵入 ,使交代岩广泛发育。  相似文献   
103.
对鞍山市大孤山铁矿废弃地大型土壤动物的生态特征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铁矿废弃地自然生态环境的演化和大型土壤动物群落变化的关系,在大孤山铁矿废弃地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中大型土壤动物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大型土壤动物种类、数量变化标志大孤山铁矿废弃地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阶段先后;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生态结构与生物量的变化指示铁矿废弃地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质量;蚁科与腹足纲是大孤山铁矿废弃地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的重要指示物种。  相似文献   
104.
西昆仑北缘新元古代片麻状花岗岩锆石SHRIMP年龄及其意义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在西昆仑北缘早前寒武纪变质地层中,笔者等识别出大量不同时代的片麻状花岗岩,其中包括新元古代片麻状花岗岩。获得最新的新元古代片麻状花岗岩的单颗粒锆石SHRIMP年龄为815±57Ma,片麻状花岗岩的岩石学特征反映它们形成于裂解构造背景,结合对区域上新元古代地层及中元古代末期构造事件的研究,笔者认为新元古代片麻状花岗岩反映了古塔里木板块作为Rodinia超大陆一员发生裂解的时间,这对研究古塔里木板块在Rodinia超大陆中的位置及中国Rodinia超大陆裂解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05.
羌塘岩带碰撞后超钾质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羌塘超钾质火山岩为板块碰撞后的产物,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同时具有板内火山岩和俯冲带岛弧火山岩的双重地球化学特性。化学组成上富含轻稀土和大离子亲石元素而亏损Cr、Ni等相容元素。在成因上受分离结晶作用和源区混合作用共同制约。源区为受古俯冲上地壳物质和下地幔上升流体交代混合的EMII型富集地幔端元,可能富含角闪石和金云母等矿物。  相似文献   
106.
给定内插高程异常值的精度时对GPS水准网格间距的考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俊勇 《测绘学报》2003,32(2):130-133
在已布设GPS水准网的地区,若需内插其中任意一点的高程异常值时,应该了解该内插值的精度。导出了该内插点高程异常值的精度评定方法,并具体给出在我国C级GPS水准网中,该内插点高程异常推估值精度和该地区的地形和栅格重力异常分辨率的数学关系式和实例。在给定内插点高程异常值精度的局域大地水准面时,按不同地形和栅格重力异常分辨率的密度,根据这些数学关系式,可以设计间距合理的B级或C级GPS水准网。  相似文献   
107.
利用频谱解混叠方法实现超分辨率影像重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钦桂勤  耿则勋  徐青 《测绘学报》2003,32(2):143-147
基于信号处理的超分辨率影像重建技术,可以消除由影像系统引起的影像模糊和退化,同时恢复出光学权限外的频谱信息。首先简要介绍了超分辨率影像重建技术的意义和基本过程;并对影像配准与运动模型估计在超分辨率影像重建中的作用给予简要介绍;接着根据连续傅里叶变换(CFT)和离散傅里叶变换(DFT)的频谱混叠关系及CFT位移性质,推导出频谱解混叠的超分辨率影像重建模型;最后采用文献中的运动模型估计方法和本文的重建算法,对几组数据进行实验,获得了空间分辨率提高近1倍的影像。  相似文献   
108.
GLONASS导航电文介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介绍GLONASS导航电文的结构、内容、参数、定义及意义,GLONASS与GPS导航电文的异同。  相似文献   
109.
徐建平  施进明 《气象科技》2003,31(5):289-292
气象卫星低分辨率模拟资料传输WEFAX即将数字化为LRIT,阐述了LRIT(低分辨率信息传输)内容、LRIT数据传输模式和系统结构以及各卫星运行国LRIT传输比较。  相似文献   
110.
本文介绍了数字城市的概念以及GPS技术的最新进展,重点论述了GPS技术在数字城市建设的各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通过对利用GPS RTK技术与全站仪功能组合的实时GPS定位系统-超站仪的新型测绘模式的探讨,以及未来测绘前景的展望,重视和加强城市地理基础数据的建设与管理,以满足数字城市建设生产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