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0篇
  免费   281篇
  国内免费   315篇
测绘学   66篇
大气科学   42篇
地球物理   256篇
地质学   1234篇
海洋学   42篇
综合类   97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2年   1篇
  194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魏国齐  贾承造 《沉积学报》2000,18(3):408-413
奥陶系碳酸盐岩是塔中地区油气勘探的重要目的层。本文在讨论塔中地区奥陶纪区域构造背景和奥陶系岩性段划分的基础上,建立了塔中地区奥陶系构造 -沉积模式,并用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塔中地区有利碳酸盐岩裂缝储层发育区进行了预测,以期指导塔中地区碳酸盐岩的油气勘探。  相似文献   
992.
轮南地区迄今以奥陶系为目的钻井约52口,几科均提示出储集空间以缝洞为主,属碳酸盐岩缝油型储集层从相干体计算技术、地震一测井联合反演技术及模式识别技术为主体的综合地球物理横向预测技术体系,具体为:①采用相干体计算技术确定断裂系统和其它构造信息,同时确定储集层的大致发育情况;②根据断裂与裂缝的关系,对地震资料进行精细的构造解释,确定圈闭和可能的裂缝发育带,同时为高精度的地震一测井联合反演提供关系,对地  相似文献   
993.
四川盆地碳酸盐岩缝洞系统形成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酸盐岩缝洞储集层具有总孔隙度低和渗滤能力特高的储渗特性,它和致密岩块分别构成流体的储渗空间和屏障。其气藏圈闭类型特殊,规模大小相差悬殊,形状极不规则,隐蔽性强,分布规律复杂,严格受构造变形、变位形成的裂缝分布规律制约。缝洞系统渗储空间和渗滤屏障的形成经历了沉积、成岩、成岩后生变化(充填与溶蚀)和构造变形等复杂演化过程,聚气缝洞系统的形成主要受喜马拉雅期构造变形和深埋藏岩溶作用制约。构造缝可划分为区域构造缝和局部构造缝两类,后者又分为与褶皱作用和断层作用有关的两个亚类。共划分出十三种构造缝,它们的分布因背斜、断层类型不同,其组合形式与配置关系均有所差异。建立了不同类型背斜及其构造部位的裂缝模式,并用实验室物理模拟再现了其形成机制。裂缝圈闭气藏的成藏模式有原生和次生两种,其保存条件要求有巨厚的盖层作为天然气扩散和渗透的屏障。天然气沿断层的逸散及断层的规模是决定是否存在原生气藏或形成次生气藏抑或使气藏破坏殆尽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4.
缪俊发  周健 《岩土工程师》2000,12(2):5-8,17
本文分析了高洪水位导致严家台复堤产生裂缝的力学成因,并对复堤高位散浸现象的渗流力学成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95.
沾化凹陷罗家区泥岩裂缝油气藏成藏机理及地震识别描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以济阳坳陷沾化凹陷罗地区为例,对泥岩裂缝油气藏的类型、特征、受控因素、成藏机理、成蒇规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利用地震资料和地震方法对泥岩裂缝的分布进行了识别与描述,查清了该区泥岩裂缝的分布规律,并以得如下研究成果:1)泥岩裂缝类型为构造动力裂缝、重力滑剪裂缝和超压爆发裂缝,并依次由浅而深分布,是应力场、重力场、(油气)内力场分别起主导作用的表现,主要发育于沙四、沙三段,其岩性以灰质泥岩、泥质灰岩为主,其次为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2)通过对裂缝统计数据的非线性回归分析,应用灰色理论首次建立了裂缝与岩性(化学性及含砂灰性)、构造、深度、孔隙度间的相关关系;3)成功研制了地球物理特征重构技术预测泥岩裂缝的地震方法;4)研制了地震相干分析技术预测泥岩裂缝发育带的技术方法。5)基本落实了罗家地区泥岩裂缝油气藏的空间分布规律,可有效地指导探井的部署。  相似文献   
996.
基于动力学基本方程,运用有限单元法(FEM)和NEWMARK隐式积分方法,对动荷载(FWD荷载)作用下路基下伏黄土暗穴对路面结构变形响应的影响进行了弹塑性数值分析。考虑到人工截断边界上波反射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分别用传递边界和半无限单元来处理侧面和底面边界。主要考虑了动荷载周期、暗穴洞径和埋深3个影响因素,并在计算结果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它们对路面结构变形响应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997.
粘土铺盖的沉降裂缝计算方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水库蓄水后,粘土铺盖及下卧软粘土层将发生沉降,甚至裂缝。作者结合非稳定渗流计算,对软土层提出排水固结沉降过程的计算方法,并估算了是否发生裂缝的可能性。还对加快和减缓沉降的措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98.
紫山灰坝迎灰坡裂缝成因分析及灌浆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罗长军 《岩土力学》2004,25(4):666-670
因曝气池漫顶溃坝,使紫山灰坝排渗盲沟和迎灰坡无砂混凝土面遭到局部破坏,造成排渗盲沟出口处排水量增大,有时漏灰,在排渗盲沟进口处灰面出现漏水漏灰漏斗,先在无砂混凝土面(刚性体)、后在迎灰坡坡面(柔性体)出现多条裂缝。分析产生裂缝的原因是由滑坡形成的,在实施临时抢险保坝措施和选择防治方案前提下,做了充填式灌浆可行性试验,从而对裂缝进行了灌浆处理,随后接受了当年夏季特大暴雨的考验,至今该坝运行正常。灌浆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999.
运用相干分析和孔隙度反演对四川盆地DFC构造的下三叠统嘉二1至嘉一段储层进行了裂缝和孔隙度预测,并给出了有利储层分布。DFC构造发育两条主要断层,其相干异常分为四类:条带状、线状、团块状、点状。带状或线状异常沿断层分布,比较发育,是断层或裂缝的反映;团块状异常较发育,但方向性不强,可能是地下溶洞、溶孔、微细裂缝密集地带或多组小规模断裂交织而成的破碎带的综合响应,还可能是储层物性变化所致。DFC构造的储层,平均孔隙度相对较低,大部分为2%左右,属Ⅳ类储层,少部分为Ⅲ类,只有与裂缝、溶洞相结合才能形成有效储层。  相似文献   
1000.
潜山裂缝型油气藏的勘探重点之一是裂缝发育区域的预测,本文发展了应用绕射波属性数据进行裂缝分布描述的方法,并提出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结合绕射信息及敏感属性提取,给出裂缝预测的工作流程。模型试算表明绕射波场能够较好地反映构造裂缝的分布规律。将该方法应用于裂缝型油藏精细描述中,绕射波分析方法能够更为精细、全面地描述潜山裂缝型油气藏中裂缝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