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9篇
海洋学   36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闽南、粤东全新世海平面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7类古海面标志物的137个样品年龄数据进行沉积深度校正、构造升降幅度校正和潮差校正后,绘出闽南、粤东全新世以来海平面变化曲线。闽南、粤东出现全新世第一次高海面时间为6300aB.P.前后。闽南、粤东全新世海平面变化曲线反映海水进退的波动情况基本相似。海平面发生波动的时间从东往西逐渐推迟。海平面变化曲线与硅藻垂向变化、孢粉所反映的气候变化、滨岸沙堤形成期和古文化遗址堆积的变化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52.
闽南沿海地区工程场地的断裂活动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闽南沿海地区的地质构造特征,对各种工程场地的断裂活动性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并着重以长乐、厦门、东山3个工程场地为例,对断裂活动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长乐-诏安断裂带的不同地段,晚更新世以来的断裂具有不同的活动特征。  相似文献   
53.
近来,1986年中上层渔获量达7.4333万t,1987年史创历史记录高达12.07万t,并且1983年(厄年)金色小沙丁鱼产量也达到1.9587万t,仅次于历史最高水平的1971年的产量,但到1988半的产量仅为2778t,占中上层渔获量3.21%,从而从历史上第一位下降到第4位[1],如此渔获量变动,其原因何在呢?笔者试就从海洋环境变异,捕捞力度等诸因素合理解释中上层渔获量变功,为科学管理和合理开发中上层鱼类资源寻找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4.
杨圣云  丘书院 《海洋学报》1997,19(5):103-109
通过对闽南一台湾浅滩渔场蓝圆春季生殖群体计数和量度性状特征差异比较,并结合生物学特征、产卵场、洄游以及海洋环境等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闽南一台湾浅滩渔场春季蓝圆是分批进入渔场的,在该渔场,春季至少存在两个群体,它们的形态学特征差异主要表现在胸鳍上.第1群体的胸鳍鳍条数为22.61士0.0838,第2群体的胸鳍鳍条数为22.36±0.0846.第2群体的丰满度和个体比第1群体稍小.  相似文献   
55.
张钒  杨尧 《热带海洋》1994,13(4):41-47
1987年12月-1988年11月对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上升流生态系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海区的海水N/P比值的空间分布与水团的分布具有密切的关系。各水团的N/P比值不遵守Redfield常数15:1,并且在水团间存在一定的差别。在研究水团的人布及划分中,N/P比值可作一较好的参考值。闽沂沿岸水、次表层水和中深层水的N/P比值大于15:海峡南部混合水、海峡暖水、夏季近岸涌升水和浅滩南部  相似文献   
56.
57.
陈水土 《海洋学报》2000,22(4):51-59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上升流区研究(1987年12月至1988年11月)及台湾海峡上升流区研究(1987年7月至1988年7月)结果表明,各种形态磷含量变化对上升流生态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提出以涌升水体中有机、颗粒形态磷和溶解无机态磷的相对比率来表示上升流水体的老化程度,即上升流水体老化指标(AIU)为(DOP+PP)与(DIP+DOP+PP)之比值.研究资料表明AIU这一表达式对于上述两上升流区是合适的,海域AIU的季节性变化与其近岸上升流的消长变化规律相一致.AIU较小的区域,其水体为新涌升水,与上升流中心位置相吻合.  相似文献   
58.
闽南文化是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文化特征既不同于闽申的三山文化、闽西的客家文化,又不同于闽北的理学文化、闽东的畲族文化,是一种独具特色、山海兼备的区域文化。本文正是从闽南的特殊地缘背景来论述其所具有的诸如冒险性与保守性并存、开放性与封闭性兼备等一系列文化特征的。  相似文献   
59.
顾宏堪 《海洋与湖沼》1994,25(1):116-116
由洪华生、丘书院、阮五崎、洪港船等著,科学出版社1991年出版的《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上升流区生态系研究》一书,包括海洋地质、海洋水文气象、海洋化学、海洋生物、渔业生物学、计算机数据处理等六大部分,共对篇论文总计103万字。海洋地质论述了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上升流区的形成与演化、矿物特征、沉积环境、地形地貌、沉积硅藻、矿物组合与分布、残留沉积物等。海洋水文气象论述了温盐结构与上升流、水团的模糊聚类划分;海流、风场、上升流的二维及三维数值研究,数值实验统计分析;温盐气压的日变化、暖涡等。海洋化学论述了上升流…  相似文献   
60.
闽南一次大范围飑线过程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加春  潘宁 《台湾海峡》2003,22(3):364-368
本文对2002年4月6日发生于闽南地区的一次大范围飑线过程进行了天气学、雷达回波演变及气象要素变化等方面的分析,认为判断飑线发生与否不能仅依据本地气象要素的变化,雷达回波等信息将有助于对天气现象的正确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