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48篇
测绘学   50篇
大气科学   140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67篇
海洋学   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10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42年   2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1.
青海草本植物物候期变化与气象条件影响分析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5  
利用青海省8个农气观测站草本植物物候期观测资料,分析了草本植物物候期变化及其对气温、降水、日照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①草本植物物候期有明显的地域性。②青海草本植物物候现象生长期除河南、互助等地呈现出缩短趋势外,其余大部地区呈现出作物生长季延长的趋势。③草本植物物候对气温、降水、日照的响应:气温,对上年黄枯期月至当年各物候出现期上月平均气温升高1℃,草本植物物候期除个别地、个别物候期推迟(1~11 d),生长期缩短(5~9 d),绝大部分地区草本植物物候期提早(2~12 d),生长期延长(3~13 d);降水,对上年黄枯期月至当年各物候出现期上月降水量增多10 mm,曲麻莱、互助萌动期提早2 d,湟源萌动期推迟1 d,甘德展叶期推迟3 d,其余响应微弱;日照,对上年黄枯期月至当年各物候出现期上月的日照时数增多10 h,各地个别物候期提早1 d,其余响应微弱。  相似文献   
312.
对青海省8个农气观测站的草本植物物候期现象的变化及及其对气候变化响应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①草本植物自然物候现象存在着明显的地域性。②草本植物最初至最后的自然物候现象出现期呈现出作物生长季延长的趋势。③草本植物物候对气温的响应:上年10月至当年4月平均气温升高1℃,全省草本平均萌动期提早2.2d左右,平均展叶期提早3.9d;上年10月至当年9月平均气温升高1℃,平均黄枯期提早0.4d,萌动期至黄枯期平均间隔日数延长约4.5d,①草本植物物候对降水的响应:上年10月至当年4月降水量增多10mm,全省草本平均萌动期提早1.5d,平均展叶期提早0.9d;上年10月至当年9月降水量增多10mm,萌动期至黄枯期平均间隔日数缩短0.8d.(5)草本植物物候对日照的响应:各物候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313.
温刚 《遥感学报》1998,2(4):270-275
利用NOAA/NASAPathfinderAVHRR陆地数据集,建立了中国东部季风区(108°-123°E,21°-45°N)的1986年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距平图像序列。对此数据集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前2个主成分的时间序列和空间场展示了中国东部季风区植被物候季节性特征和地域差异。南岭一五夷山以南的华南地区,植被生长季的物候季节性变化不明显。在南岭-五夷山以北地区,植被生长季的物候季节性特征明显,可以比较清晰地确定生长季的变化过程。以淮河流域为界,植被生长季的物候季节性特征又存在明显差异。华北平原表现出强烈的双峰植被物候过程。淮河以南地区,虽然也存在这种双峰物候过程,但比较华北平原的植被,还具有持续性的植被生长特征。淮河流域构成一条区分南北物候季节特征差异的过渡带。  相似文献   
314.
科尔沁草甸植物繁殖物候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多元统计方法。对2003年内蒙古科尔沁草甸草场的41种草甸植物与温度、日照、雨量等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草甸植物繁殖物候期影响最大的气象因子分别为温度、雨量、日照时数;运用系统聚类的方法将41种草甸植物的繁殖物候期进行分类,各分为4种气候类型。  相似文献   
315.
根据1980~2001年辽宁自然物候观测资料 ,统计分析了全省植物、动物和水文气象物候期的变化特点以及物候现象的年际变化 ,得到了辽宁物候期的一般特征  相似文献   
316.
运用多元统计方法 ,对 2003年内蒙古科尔沁草甸草场的 41种草甸植物与温度、日照、雨量等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 :草甸植物繁殖物候期影响最大的气象因子分别为温度、雨量、日照时数 ;运用系统聚类的方法将 41种草甸植物的繁殖物候期进行分类 ,各分为 4种气候类型。  相似文献   
317.
花信风与我国公元六世纪气候的重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福春 《地理研究》1999,18(2):143-147
对宋朝程大昌的《二十四番花信风》的历史渊源进行了考征,认为它是出自六世纪(南朝梁时)的"荆楚岁时记".它也是一种重要的物候学文献和物候历,进而根据它推测了当时的气候。经对比分析显示,六世纪冬春季的开花现象比现在早1~2候,而晚春与初夏的开花现象与现在差不多,说明当时冬春季比现代温暖,而夏季温度与现代差不多。  相似文献   
318.
319.
中国晚前寒武纪构造、古地理与沉积演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鸿允 《地质科学》1991,(4):309-316
本文主要对中国自中元古代末晋宁造山运动(1100—880Ma)后震旦纪时期呈现的古构造格局及构造单元,并就各单元特别是扬子地台、东南地槽、及塔里木-华北地台范围的构造-古地理、沉积特征及其演化过程,进行讨论和概括。  相似文献   
320.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对于江西及其邻区当前争论的几个大地构造问题,如:“板溪群”是前震旦纪的基底变质岩系,还是中生代仰冲的构造混杂岩;晚古生代-三叠纪是陆表浅海盆地,还是洋盆;华南地区是加里东褶皱带,还是中生代的陆-陆碰撞造山带;地壳构造的演化是经历多次裂解、闭合、还是陆壳的不断增生,阐述了问题等作者的基本观点和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