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8篇
测绘学   128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165篇
海洋学   40篇
天文学   38篇
综合类   25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闪锌矿的吸收光谱和颜色的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电子吸收光谱和分子轨道(MO)-能带理论模型,系统地研究了不同颜色的闪锌矿呈色的机理和本质。闪锌矿由于其形成条件不同,所含杂质元素各异而颜色变化。黑色闪锌矿含Fe高,其颜色是由于以配位体硫为特征的非键轨道2e到Fe^2 的晶体场型轨道的电子转移在500nm产生吸收所致。只有闪锌矿含Fe低(<1%)时,它才可具有其他颜色,黄色与受主能级Cu^ 到导带或价带到施主能级Ga^3 的电子跃迁在410nm产生吸收有关;绿色是Co^2 的晶体场跃迁^4A2→^4T2(P)在700nm附近产生的吸收峰所致;红色可能与受主能级Hg^ 到施主能级Ga^3 的电子跃迁在470nm产生宽吸收带有关。当闪锌矿的吸收光谱有其中两个吸收带叠加时,它具有过渡的颜色,如黄绿色或绿黄色、桔黄色或桔红色,主要色调取决于两个吸收带的相对强度。  相似文献   
92.
由于近岸视频监测技术具有构建成本低、时空分辨率高的特点,近年来已成为海岸动态监测的互补手段。在近岸视频监测中,水边线可作为岸滩边缘位置变化的替代指标,受复杂海滩地形及不规则的波浪及潮汐变化影响,如何从视频图像中准确检测水边线是近岸视频监测所面临的挑战问题之一。本文针对传统图像处理方法在水边线提取中存在的效率不高和抗噪声能力差等问题,将CIELab颜色模型和蚁群优化算法相结合,对台风风暴潮期间石老人海滩的水边线进行提取和定量分析,并与传统算法进行对比。对青岛石老人海滩2011年台风期间的实时影像资料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提取算法相比,本文提出的方法在数字视频影像的水边线监测应用中可靠性高,并具有良好的细节呈现能力和抗边缘噪声能力,适用于弱边缘水边线的提取。分析结果验证了本方法在极端天气条件下对视频影像中水边线动态变化的自动提取可行性,对构建长时序海滩岸线动态变化影像自动分析系统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3.
半滑舌鳎是重要的经济鱼类,已经被广泛推广养殖,致力于养殖方面的研究开展了很多工作,但是对半滑舌鳎生长性状进行准确遗传评估的研究还未见报道。为了对生长性状进行准确的遗传参数估计,本次研究以80个半滑舌鳎家系为研究对象,对半滑舌鳎早期生长性状(包括个体全长、体宽和体质量)进行分析。另外还将鱼体底面纯白与否(命名为底面颜色)作为一个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四个性状都属于中等遗传力(全长为0.210、体宽为0.259、体质量为0.268、底面颜色为0.362)。三个生长性状之间具有很高的遗传相关性(0.913-0.959),表明如果三个性状进行间接选择的话,将会取得较好效果。底面颜色性状与三个生长性状均为正遗传相关,相关系数在0.241-0.353之间,由此可知,对底面颜色进行选择时,可以加强生长性状的选择效果。通过家系育种值排序,初步筛选出了生长性状优良遗传背景丰富的16个全同胞家系,将作为亲鱼繁殖后代。本研究为半滑舌鳎优良品种的成功培育提供了重要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4.
遥感图像中通常存在大量的阴影,阴影会对图像分割、目标识别造成一定的影响,阴影检测是阴影去除的基础。针对传统Tsai算法准确度上不足,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法。首先,采用chuang所提出的方法定制了新的比例图,通过对定制比例图进行全局阈值分割将输入图像分为候选阴影点与非阴影点;再对大致阴影图中的每一个候选阴影区进行迭代分割处理来从候选阴影点中挑选出真正的阴影点;剩下的每一个候选阴影点进行fine-shadow判断处理。实验证明,改进算法可以提高阴影检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5.
提问蔚蓝     
《海洋世界》2013,(3):78-79
1.问:宇航员从太空俯瞰地球时,看到地球的基本颜色是什么?答:是蔚蓝色的,因为地球上有广袤的海洋。2.问:原始海洋形成于什么时间?答:35亿前,地球大气层中水蒸气和火山爆发产生的水蒸气冷凝后以降水的形式落到地面,形成了原始海洋。  相似文献   
96.
现阶段砂岩铀矿岩心编录中颜色的辨识和描述依赖编录人员的感知与经验知识来完成,急需引入自动化手段,实现颜色识别的定量化和描述的规范化。文章分析了砂岩铀矿颜色和成像光谱数据的特点,参考石油行业岩石颜色参数命名规范,设计了可见—近红外全谱段法和真彩色三通道法的岩心颜色识别流程、结果优化与定名方法,开发了相应的软件代码。在庆阳地区ZKH3孔岩心颜色自动识别与定名实验中,针对岩心块之间空隙和岩心箱残留等干扰会造成颜色异常的问题,提出了通过判别待识别单元及前后色段颜色来去除异常色的方法,提高了颜色和定名的准确率。实验结果表明,三通道法识别的颜色偏暗且分段位置不准确,全谱段法识别结果与彩色相机照片一致,可以作为岩心颜色自动识别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7.
柴达木盆地厚达万米的新生代沉积物记录了青藏高原东北部隆升和古气候变化信息.本文基于盆地北缘大红沟剖面高分辨率的磁极性年代标尺,对该剖面古—新近纪河湖相沉积物进行了颜色测量,首次获得了柴达木盆地长时间尺度(52~7 Ma)的色度参数变化序列.在此基础上,综合沉积相与区域构造和古气候记录,探讨了影响河湖相沉积物颜色参数的因素及柴达木盆地古—新近纪的气候演变.结果表明,大红沟剖面沉积物颜色的变化与全球温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说明温度是影响颜色参数,特别是红度(a*)的主要因素;沉积相变化,尤其是水面上、下的氧化—还原环境变化对颜色参数也有重要影响.根据色度参数在时间标尺上的变化,将柴达木盆地的气候变化划分为8个阶段:(a)52.0~44.2 Ma湿热,(b)44.2~33.7 Ma在干湿波动中逐渐变干,(c)33.7~27.1 Ma进一步变干,(d)27.1~19.7 Ma逐渐变湿,(e)19.7~17.0 Ma较干旱,(f)17.0~13.3 Ma气候湿润,(g)13.3~9.5 Ma快速变干,(h)9.5~7.0 Ma进一步变干旱.影响柴达木盆地古—新近纪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包括全球温度、副特提斯海、青藏高原构造隆升和东亚夏季风.   相似文献   
98.
针对常规的均值漂移算法在特征空间聚类时未考虑图像的纹理信息从而导致分割精度不高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融合颜色-纹理模型与均值漂移的改进分割算法。首先,对原始影像进行同等组滤波和颜色量化,得到颜色-纹理模型;其次,利用均值漂移算法对滤波影像进行初始分割,得到同质性较好的初始分割区域;最后,将颜色-纹理模型及初始分割对象轮廓信息应用于区域合并过程中,结合形状特征增强分割对象的紧密性。该算法充分结合了图像的颜色、纹理特征,通过对不同类别的遥感影像的分割实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分割效率和分割质量均得到较大提升,且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可靠性及精确性,对遥感影像中纹理信息丰富的植被、密集建筑区等具有较好的分割效果。  相似文献   
99.
More than about 50% of stars are in binaries, but most stellar population studies take single star stellar population (ssSSP) models, which do not take binary interactions into account. In fact, the integrated peculiarities of ssSSPs are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stellar populations with binary interactions (bsSSP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binary interactions on the Lick indices and colors of populations in detail.We show some formulae for calculat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Lick indices and colors of bsSSPs, and those of ssSSPs. Twenty-five Lick indices and 12 colors are studied in this work. The results can be conveniently used for calculating the effects of binary interactions on stellar population studies and for adding the effects of binary interactions into present ssSSP models. The electronic data and fortran procedures in the paper can be obtained on request from the authors.  相似文献   
100.
闪锌矿的Fe、Cd关系随其颜色变化而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闪锌矿是自然界常见的重要金属矿物,含有很多种杂质元素,其中Fe、Cd是闪锌矿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杂质元素。普遍认为,闪锌矿中的Cd、Fe是类质同象取代了Zn。但是,笔者研究发现闪锌矿的Cd与Zn往往成正相关,与Fe呈负消长。说明闪锌矿的Cd类质同象置换主要不是Zn,而是Fe。而且,闪锌矿Cd与Fe的相关性随其颜色的改变而变化。深色闪锌矿的Cd与Fe呈负相关,褐色闪锌矿Cd与Fe既有负消长关系,又有正消长关系。浅色闪锌矿的Cd与Fe呈正相关的数量大增。暗色闪锌矿多形成于高温,Fe具有强烈置换Zn能力。随着形成温度下降,Fe交代Zn的能力不仅逐渐减弱,而且,闪锌矿晶格的Fe变得不稳定,而被释放出来,主要由Cd替代。浅色闪锌矿形成于低温,矿液结晶的后期。矿液中的Zn可能不能满足闪锌矿结晶对Zn的需求,就由离子参数相似的Cd2+和Fe2+替代。致使闪锌矿的Cd与Fe呈正相关,Cd和Fe与Zn负消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