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67篇
  免费   920篇
  国内免费   365篇
测绘学   7500篇
大气科学   486篇
地球物理   950篇
地质学   813篇
海洋学   463篇
天文学   216篇
综合类   1268篇
自然地理   356篇
  2024年   73篇
  2023年   279篇
  2022年   295篇
  2021年   365篇
  2020年   234篇
  2019年   376篇
  2018年   298篇
  2017年   372篇
  2016年   308篇
  2015年   388篇
  2014年   536篇
  2013年   512篇
  2012年   622篇
  2011年   547篇
  2010年   526篇
  2009年   560篇
  2008年   625篇
  2007年   559篇
  2006年   532篇
  2005年   466篇
  2004年   513篇
  2003年   557篇
  2002年   455篇
  2001年   353篇
  2000年   337篇
  1999年   239篇
  1998年   228篇
  1997年   195篇
  1996年   175篇
  1995年   110篇
  1994年   116篇
  1993年   118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51篇
  1987年   1篇
  1957年   4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91.
赣州市城区四等(GPS)控制网平面基准点的选择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袁钢 《测绘通报》1999,(3):16-17
本文通过赣州市城区GPS控制网实测数据的资料的分析对比,讨论了对基准点进行了严格筛选和检测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几种有效的检核方法,以保证GPS网的坐标转换精度。  相似文献   
992.
基于GPS技术的水深归算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桑金 《测绘通报》1999,(8):23-25
传统的水深归算方法存在诸多不可避免的误差源,如源汐传播不规律造成的内插改正不准确、动吃水难以准确测定等。本文介绍利用GPS大地高信息进行水深归算的方法,它是一种实时的、与动吃水无关的、无验潮站的水位改正方法,并简要介绍了德国联邦海事局(BSH)所做的有关实验情况。  相似文献   
993.
1引言举世瞩目的三峡大坝已经完成了截流工作,这项工程的建设给这一地区的地质地貌带来很大变化。为了确保三峡工程的顺利进行,对该地区进行长期的形变监测是很必要的。在早期的研究中,许多单位围绕三峡工程地壳稳定性问题,应用了遥感、物探、地震等手段进行了多学科...  相似文献   
994.
摘要:目前贵州在短时临近降水预报客观算法方面研究匮乏,而短时强降水常常给贵州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和地质灾害。将短时临近降水预报应用于气象防灾减灾、电网输电线路安全预警、水利防洪自动化方面是未来重要的研究应用方向。本文基于灾害天气短时临近系统(Severe Weather Automatic Nowcast System,SWAN)的定量降水预报(QPF)产品进行0~2小时QPF外推试验研究。利用贵州省地面自动站数据、SWAN 输出的1h-QPF产品、SWAN 1h定量降水估测(QPE)产品。选取2018年3次典型暴雨个例进行试验,采用融合订正技术,利用相似离度算法对降水强度位相进行调整、Weibull分布算法对降水极值分布进行订正、改进后的交叉相关法(Improved Cross-correlation Extrapolation Method,COTREC)进行降水外推预报。通过主客观检验对比,初步说明基于Weibull分布算法的降水极值订正对降水极值分布有很好的模拟效果。融合订正外推的贵州省短时临近定量降水预报产品(Nowcasting precipitation forecast of GuiZhou,下文简写为GZ_NPF)在大于5mm以上量级降水的TS检验中评分更高。GZ_NPF的空报率明显降低,但空报率降低的代价是漏报率相对提高。GZ_NPF总的相对误差减小,格点总降水量与实况总降水量更为接近。试验说明新的融合订正外推算法提高了0~2h短时临近降水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995.
运用块体不连续变形分析方法 ,对利用GPS测量数据解算中国大陆及其周边块体的位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除块体 2、10、13为近东西方向的运动 ,块体 15为近北东向的运动外 ,其余块体均朝南东或南东东方向运动。同时 ,各块体还以各自的角速度绕其重心旋转。整个研究区在南北方向是压缩的 ,所得的最大主应力方向与利用震源机制解与原地应力测量的结果总的来说大体一致。最后 ,对产生中国大陆及周边块体运动与变形的动力源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96.
简介当前基于GPS OEM板开发GPS接收机的4种方式和两种主流发展方向,即“功能型”和“傻瓜型”GPS接收机。提出融两家之长的智能型一体化GPS接收机的设计思路,重点探讨智能型GPS接收机的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997.
On the basis of a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the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remote sensing image,this paper employs the theories of wavelet transform and signal sampling to develop a new image fusion algorithm.The algorithm has been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the image fusion of SPOT PAN and TM of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a perfect image fusion can be built up by using the image analytical solution and reconstruction in the image frequency domain based on the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mage formation.The method has demonstrated that the results of the image fusion do not change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riginal image.  相似文献   
998.
A new similar singledifference mathematical model ( SS-DM) and its corresponding algorithm are advanced to solve the deformation of monitoring point directly in single epoch. The method for building the SSDM is introduced in detail, and the main error sources affecting the accuracy of deformation measurement are analyzed briefly, and the basic algorithm and steps of solving the deformation are discussed. In order to validate the correctness and the accuracy of the similar single-difference model, the test with five dual frequency receivers is carried out on a slideway which moved in plane in Feb. 2001. In the test, five sessions are observed. The numerical results of test data show that the advanced model is correct.  相似文献   
999.
确定卫星的位置和速度是GPS定位导航的基础,以二体问题为基础,介绍了卫星运动状态的计算方法,建立了计算卫星实时位置、速度的数学模型,并运用C 语言实现了算法,证实了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00.
雷电电磁辐射脉冲的GPS多站同步系统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张彤  张广庶  郄秀书 《高原气象》2003,22(3):306-310
利用全球卫星定位导航系统GPS(GlobalPositioningSystem)的秒脉冲信号PPS(PulsePerSec ond)与高精度时钟电路同步,实现了雷电电磁辐射脉冲测量时的多站同步,解决了因晶体振荡频率漂移造成高精度时钟计数误差的难点,同步精度达到±50ns。文中介绍了该系统的组成及原理,野外的初步观测得到了多站雷电观测的同步资料,证实了该同步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