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1篇
  免费   154篇
  国内免费   155篇
测绘学   197篇
大气科学   71篇
地球物理   283篇
地质学   417篇
海洋学   195篇
天文学   20篇
综合类   53篇
自然地理   15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81.
提出了动态调整权重的光谱匹配测度的分类方法,它可以根据不同影像、不同分类目的等自适应调整光谱距离和光谱形状测度在分类中的权重,从而达到正确分类的目的。通过对高光谱影像分类的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2.
一种基于对象和多种特征整合的分类识别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遥感图像空间分辨率的提高,为目标物的纹理特征和形状特征的提取提供了客观基础,同时也使得传统的基于像元的分类识别方法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因此,需要对传统的方法进行改进或发展新的方法。本文采用面向对象的分析思想,通过图像分割和分割对象的矢量化等一系列的预处理,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目标形状信息的提取,最后综合利用光谱特征和形状特征应用模糊分类器实现两种典型的人造目标的分类提取实验。识别的精度评价主要通过目视解译完成。分析表明,形状信息的提取大大丰富了目标识别的特征库,尤其在感兴趣目标与背景物具有相近的光谱反应而形状特征有明显差异的条件下,这种利用光谱与形状特征整合的提取方法能够大大提高目标的识别精度。  相似文献   
83.
CBERS-02卫星数据大气校正的快速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中巴资源卫星CBERS-02卫星数据大气校正的快速算法。首先假设地表为朗伯体,利用MODTRAN4.0软件模拟大气状况,讨论了不同地表反射率对大气校正参数的影响;然后计算出大气校正参数,生成查找表,根据CBERS卫星图像的不同情况确定不同的大气校正参数,从而对整幅图像进行大气校正。最后,利用核驱动模型对地表进行BRDF校正。  相似文献   
84.
基于多项式表达模型的多角度覆盖率反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静  刘强  柳钦火  肖青 《遥感学报》2006,10(5):812-819
冠层光谱的多项式表达模型是理解叶片/土壤系统内的光线散射过程,描述植被的冠层光谱与组分光谱间非线性关系的一种新的方法。冠层光谱的多项式表达模型用高阶多项式的形式表达了系统内的各组分对入射光的散射过程,多项式中每一项系数表达了各组分对入射光多次散射的可能性有多少,这与冠层的结构,包括作物的覆盖率、叶倾角、垄行结构等有关。因此,多项式系数具有反演冠层结构参数的潜力。本次研究首先使用SAILH模型得到玉米全生长期的BRDF波谱以及模型计算过程的中间变量冠层多角度覆盖率,建立多项式系数与多角度覆盖率之间的经验关系。最后,设计了一次野外BRDF观测试验,对经验关系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85.
Remote sensing can provide multi-spatial resolution, multi-temporal resolution multi-spectral band and multi-angular data for the observation of land surface. At present, one of research focuses is how to make the best of these data to retrieve geophysical parameters in conjunction with their a priori knowledge and simul-taneously consider the influence of data uncertainties on inversion results[1-5]. The essence of remote sensing lies in inversion. It is difficult to precisely retrieve parame…  相似文献   
86.
甘肃代家庄铅锌矿床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忠平 《甘肃地质》2006,15(2):42-47
代家庄铅锌矿床是通过区域化探异常查证工作,在西秦岭地区发现的SEDEX型铅锌矿床。本文根据代家庄矿区水系沉积物、土壤和岩石剖面测量结果,对Pb、Zn等成矿元素的分布特征和组合关系进行了分析,初步总结了代家庄铅锌矿床的地质和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归纳出该矿床的地球化学找矿标志,提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87.
To this day, deterministic physical models capable of explaining the evolution of grain-size distributions in the course of transport are still lacking. For this reason, various attributes of particle frequency distributions, in particular curve shapes and textural parameters, have for many decades been investigated for potential information about transport behaviour and size-sorting processes of sediments in numerous environments. Such approaches are essentially conceptual and hence rely heavily on the validity of the assumptions on which they are based. A factor which has to date been largely ignored in this context, is the fact that different methods of grain-size analysis (e. g. sieving, laser absorption and diffraction, settling velocity measurements), when applied to the same sample material, produce variable curve shapes, and hence incongruous textural data. This is illustrated by selected examples show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sieving and settling results, conversion of settling velocities into equivalent settling diameters (psi-phi-transformations), and the influences of particle shape, particle density, and water temperature.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particle-size distributions are not only method-dependent but also dependent on the adopted post-processing procedure. As a result, only frequency curves generated by the same method and subsequently processed by identical computational procedures can be meaningfully compared. Furthermore, the computation of textural parameters from bi- or multimodal size distributions produces spurious results which are unrelated to the processes leading to the mixing of different size populations frequently observed in nature. In such cases, only the decomposition of such distributions into individual populations and the spatial comparison of such populations makes any sense. Because a physical explanation for the generation of size distributions is lacking, a particular curve shape of a grain-size population has no meaning on its own. Only a systematic comparison of progressively changing curve shapes (and associated textural parameters) of sediments collected on a closely spaced grid can yield data suitable for sediment trend analysis.  相似文献   
88.
地层和岩浆岩含金高丰度是金矿赋集的物质来源,断裂构造是容矿、储矿的空间。一般说来,金成矿物质越丰富,就越有利于形成大矿、富矿。以江西金矿找矿为例,阐述正确圈定金异常,合理布置探矿工程,获得找金成果新突破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9.
在油气藏开发中后期,如何利用的已有的勘探成果和丰富的油气藏知识,加深对勘探区域油气开发潜力的认识,为油气田的稳产高产服务,是摆在油气田中后期开发人员面前的难题.油气田开发的研究人员,利用现有的资料,开发出了很多方法,结合地震测井等资料为油气田的稳产高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在分析了地震波在地质体中传播过程中能量变化,相应的产生了振幅变化的理论,利用三维地震数据,通过对三维地震数据解释层位对应的波形差异的分析,结合工区内的生产井和开发井的对应地层中的油气信息,进行反演得到地层的波形差异数据体,利用相应的绘图软件绘制二维平面图形,结合工区内的沉积相等地质信息对其数据体进行油藏解释,最终得到波形差异反演数据体,利用波形差异反演数据体进行油气藏的识别、描述和预测,为油气田的中后期开发服务.  相似文献   
90.
SMA复合摩擦阻尼器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形状记忆合金(SMA)的超弹性效应及高阻尼性能,结合传统Pall摩擦型阻尼器的特点,提出了一种SMA复合摩擦阻尼器。在建立阻尼器力学分析模型的基础上,对SMA复合摩擦阻尼器的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位移幅值、加载频率等对阻尼器的等效刚度、单位循环耗能和等效阻尼比的影响,并与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SMA复合摩擦阻尼器在加卸载循环下会形成比较稳定的滞回曲线,表明这种阻尼器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