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69篇
  免费   797篇
  国内免费   840篇
测绘学   1581篇
大气科学   1145篇
地球物理   549篇
地质学   2641篇
海洋学   376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474篇
自然地理   628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97篇
  2022年   206篇
  2021年   304篇
  2020年   208篇
  2019年   302篇
  2018年   185篇
  2017年   216篇
  2016年   248篇
  2015年   291篇
  2014年   445篇
  2013年   333篇
  2012年   366篇
  2011年   350篇
  2010年   302篇
  2009年   302篇
  2008年   373篇
  2007年   301篇
  2006年   251篇
  2005年   225篇
  2004年   252篇
  2003年   231篇
  2002年   185篇
  2001年   152篇
  2000年   142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113篇
  1997年   131篇
  1996年   96篇
  1995年   104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102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4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1948年   2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2篇
  192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基于倒频谱的运动模糊图像PSF参数估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任意方向的直线运动模糊图像,说明只能直接在运动方向上得到运动参数,从而设置二维点扩展函数(point spread function,PSF).在此基础上,应用倒频谱分析法给出了PSF参数估计的方法.实验表明,该方法在模糊为任意方向且模糊范围介于5~55像素时对参数的估计误差较小,能保证较好的恢复质量;当模糊范围超出该范围时,估计误差急剧加大,估计值不可信,无法保证恢复质量.  相似文献   
42.
浅谈OpenGL在地学3维可视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维地形模型无论是在直观的视觉感受还是在空间分析等方面都是2维地学模型所无法比拟的。DEM是建立地学3维可视化的主要内容,也是3维地理信息系统GIS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本文所实现的程序是在VC 6.0平台基础上,基于DEM数据,利用OpenGL提供的相关功能函数,达到地学3维可视化的目的,同时利用纹理映射技术为3维模型贴纹理建立真实感强的3维环境。  相似文献   
43.
马槽滩磷矿区的矿体形态特征及合理勘查工程间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槽滩磷矿区矿体形态复杂,底板起伏不定,多年来勘查工程间距不断改变,因此用多种方法讨论了合理工程间距.探采对比和数理统计学方法求得控制资源量的合理工程间距分别为200m×150m和200m×100m;控制半变异函数的变程亦为200m×100m,均与现行规范相吻合。但沿走向和倾向的变异相同,因此建议用正方形网格进行勘查更为合理,间距为150m×150m。  相似文献   
44.
分析了TIN在土地整理中的地面整平(切割面水平或有一定坡度)、河道(或水渠)开挖及筑堤中的土方量计算和水域容积中体积计算等方面的应用。阐述了利用TIN进行体积计算的原理,结合地面整平与河道开挖介绍了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45.
通过对唐山市南湖景区、德国杜伊斯堡景观公园与纽约清泉公园三个典型案例的对比,分析了它们的景观设计手法、特点,同时对它们的异同进行了思考,为形成城市废弃地景观生态设计理论提供基本资料,为城市的管理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46.
一、引言 等高线是其它地形表示方法的几何基础,一组有一定间隔的等高线的组合可以用来较好地反映地面的起伏形态和切割程度。利用等高线数据来构建DEM是DEM数据生产的重要方式之一,不仅可以完整地表现地形的整体特征,还能保留某些复杂区域的地形特征。  相似文献   
47.
2005年在河南西峡含恐龙蛋层中首次发现介形虫化石,产自红山水库-丹水剖面上白垩统赵营组下段64层,是以Eucypris-Mongolocypris-Cypridea-Talicypridea为特征的介形虫化石组合,由12属20余种组成.其中Talicypridea是中国、蒙古和东亚晚白垩世最典型的化石,在非洲刚果及南美阿根廷的晚白垩世地层中也有分布,因此赵营组的时代无疑应归属为晚白垩世.赵营组介形虫化石的新发现,为地层的划分对比、沉积环境的演变和盆地的演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48.
北京地区泥石流灾害临界雨量阈值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利平  孙佳丽  南赟 《地质通报》2008,27(5):674-680
对历史上北京市泥石流灾害发生时前3日的雨量、当日激发雨量和最大1小时雨量进行了分析,确定了临界雨量阚值。参照山洪灾害与降雨频率分析法,分3种方案对北京市的泥石流灾害与降雨频率进行分析,计算了各地区不同时段(最大10分钟、最大30分钟、最大60分钟、最大360分钟、最大24小时、最大3天及最大7天)的临界雨量;并利用历史上泥石流灾害发生时的雨量值对3种方案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和对比,最后确定了准确度较高的一种计算方案。  相似文献   
49.
辽东南地区晚中生代地层发育不甚完全,具有两期盆地叠合演化的特征,即早中侏罗世和早白垩世两个演化阶段,经历了2次伸展裂陷和2次挤压反转。在详细研究辽东南地区各盆地岩石地层序列、生物化石组合特征、年代地层格架以及区域地层对比的基础上,讨论了盆地的演化阶段和演化规律,指出是古太平洋板块向东亚大陆边缘不同方向的俯冲与走滑,以及来自北方西伯利亚板块的持续碰撞挤压的联合构造应力场制约了中国东北地区晚中生代盆地的裂陷过程和构造反转的演化,进而为揭示华北克拉通晚中生代岩石圈演化的动力学机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0.
青藏高原羌D2井海相烃源岩评价和油源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羌塘坳陷D2井中侏罗统曲布组海相碳酸盐岩大部分为差—好烃源岩级别,少部分为非烃源岩级别,有机质母质类型以Ⅱ型为主,热演化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油源对比分析表明,羌D2井曲布组白云岩和含沥青角砾岩中油质沥青来自该组地层灰岩烃源岩,具自生自储性质。同时,中侏罗统雀莫错组灰黑色泥页岩作为烃源层也存在提供油源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