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地质学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2005年在河南西峡含恐龙蛋层中首次发现介形虫化石,产自红山水库-丹水剖面上白垩统赵营组下段64层,是以Eucypris-Mongolocypris-Cypridea-Talicypridea为特征的介形虫化石组合,由12属20余种组成.其中Talicypridea是中国、蒙古和东亚晚白垩世最典型的化石,在非洲刚果及南美阿根廷的晚白垩世地层中也有分布,因此赵营组的时代无疑应归属为晚白垩世.赵营组介形虫化石的新发现,为地层的划分对比、沉积环境的演变和盆地的演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广东河源盆地蛋化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源盆地沉积了白垩系-古近系,笔者将这套地层划分为3个岩石地层单位,新建仙塘组和东源组,沿用格岭组。在河源除发现恐龙骨骼、恐龙脚印、龟鳖化石外,于白垩系东源组中还产有大量蛋化石。该组蛋化石的分布,下部以圆形蛋为主,中-上部多见长形蛋。报道了三王坝村副圆形蛋(新种)Paraspheroolithus sanwangbacunensis Fang sp.nov.、风光村树枝蛋(新种)Dendroolithus fengguangcunensis Fang sp.nov.和瑶屯巨形蛋Macroolithus yaotunensis、长形长形蛋Elongatoolithus elongates。  相似文献   
3.
河南西峡白垩纪地层和蛋化石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本文在对西峡地区恐龙蛋化石分布进行全面评价同时,还首次报道了鳄类蛋化石、鸟类蛋化石、赵营组的无脊椎动物化石,这些新发现不仅丰富了西峡地区生物群面貌,也揭示了伏牛山南麓白垩纪构造盆地特点.  相似文献   
4.
印度板块在5500万年前的古近纪撞击了亚洲板块,造就了东西走向的雅鲁藏布江水系和喜马拉雅山系。根据近年来的研究,笔者又提出一个新观点:印度板块在约2亿年前与亚洲板块发生碰撞时,将一个发源于非洲、南美洲的“冈瓦纳恐龙动物群”送上亚洲大陆,在中国西南地区形成以禄丰龙、蜀龙、峨眉龙、马门溪龙为特征的恐龙类动物群。这一事件不仅使亚洲首次出现了恐龙动物,而且板块相撞还造就了南亚地区南北走向的横断山脉和伊洛瓦底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等纵向水系,以及四川盆地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豫西南-鄂西北-带恐龙蛋化石演化序列与环境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生代末期在秦岭大背斜的南翼发育了一系列北西-南东向构造凹陷,它们分别座落在河南的西峡-内乡、淅川、湖北的郧县一带,由北向南依次为:桑坪-夏馆盆地、西坪-赤眉盆地、淅川滔河盆地、郧县-郧西盆地。根据豫西南-鄂西北地区蛋化石地层分布规律,可揭示出秦岭东端伏牛山南部地区白垩纪构造盆地是由北向南依次形成,盆地基底时代由北向南呈阶梯状逐渐变新。  相似文献   
6.
韩迎建 《地球学报》1987,9(3):171-197
笔者在广西象州中坪马鞍山剖面上泥盆统“融县组”中部,首次发现了地层连续、岩性均一、牙形石带齐全的弗拉斯阶/法门阶界线层。这一界线层完全符合国际泥盆纪地层分会(SDS 1983)作出的关于划分弗拉斯阶/法门阶界线条件的决议。并与被誉为盆地相最佳剖面的西德Schmidt剖面(SDS Newsl.1986,no.1,Doc.C)的牙形石序列基本一致。无论是从岩石的均一性或是牙形石生物的连续性上,马鞍山剖面完全可与西德Schmidt剖面媲美,它是目前国内研究弗拉斯阶/法门阶界线的理想剖面之一。本文除了对这一界线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