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97篇
  免费   281篇
  国内免费   163篇
测绘学   577篇
大气科学   122篇
地球物理   546篇
地质学   1033篇
海洋学   69篇
天文学   20篇
综合类   285篇
自然地理   1389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123篇
  2020年   118篇
  2019年   131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149篇
  2016年   136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165篇
  2013年   234篇
  2012年   186篇
  2011年   222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181篇
  2008年   226篇
  2007年   214篇
  2006年   191篇
  2005年   196篇
  2004年   165篇
  2003年   166篇
  2002年   118篇
  2001年   121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91.
Long period body waves data recorded by the China Digital Seismograph Network (CDSN) are inverted for the seismic moment tensors of the April 26, 1990, Gonghe, QinghaiM S=6.9 earthquake and itsM S=5.0 after-shock occurred on May 7, 1990. In the inversion, the generalized reflection-transmission coefficient matrix method is used to generate Green’s function. From the inversion it is obtained that the rupture process of theM S=5.0 aftershock is relatively simple, and that of the main shock is rather complex. There are at least two events during main shock rupture process with an interval about 35 seconds. The focal mechanisms of two events are roughly the same as that of the aftershock, all of them were mainly reverse dip-slipping faulting with minor left-lateral strike-slip motion.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Gonghe earthquake was the result of the farther extension of one NWW-SEE striking buried fault on the southern margin of Gonghe basin from shallower depth to deeper depth and from NW to SE under the action of a nearly horizontal NE direction compressive stress. Contribution No. 95A0111, Institute of Geophysics, SSB, China.  相似文献   
992.
小波变换的边界处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耿则勋  钱曾波 《测绘学报》1996,25(3):165-172
小波变换是一种十分有效的信号算是方法。对信号进行小波时,在许多应用中人们要求原始数据能够或尽可能精确恢复。边界处理对数据的精确恢复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给出小波变换中边界处理的两种一般方法,并从理论上证明了该方法可以保证数据的精确恢复,最后的实验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993.
魏兴琥  刘志民 《中国沙漠》1996,16(4):422-427
在海拔3810m的西藏日喀则河谷沙地上,引进P2、郑杂5号和金龙宝3个西瓜品种,采用小拱棚、地膜加盖帽子棚和露地3种不同的栽培方式进行了栽培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小拱棚和地膜加盖帽子棚技术栽培西瓜完全可以成熟,露地西瓜不能完全成熟  相似文献   
994.
论述一个由数字化画幅式像片(或数字影像)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生成的DEM数据精度的确定方法。该方法的特点是只使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的观测,避免了其它测量系统(如解析测图仪)的影响。通过在数字视频测图仪(DVP)上所作的大量实验证明本文中设计的方法是普遍实用的。实验结果表明,影响DEM数据的精度的主要因素是像元大小。  相似文献   
995.
本文论述了利用共线方程对空间实验室影象实施数字几何纠正的理论依据、数据准备、外方位元素解求过程中参量的确定及锚点纠正法的可行性和纠正精度,提出了纠正过程中几个必须注意的环节,以提高精度,缩短机时。同时还介绍了自编软件包的组成。  相似文献   
996.
陀螺边的最佳位置问题是测量控制优化设计中的一个具体问题。在以往的文献中,曾用“解析法”进行过理想化的讨论,其结论难以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本文试图用数值方法探讨各种非理想化情况下的最佳位置,以弥补以往文献中的缺陷。另外,本文对以往文献中从未涉及过的附合导线的陀螺边最佳位置也作了初步的研究,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本文应用的方法是控制化化设计中的“模拟法”。  相似文献   
997.
泥石流是和龙市最主要的地质灾害。研究泥石流灾害危险性分区旨在为减轻和龙市地质灾害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本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获取了评价和龙市泥石流灾害的定量指标,并计算了各指标的权重。在此基础上得出各区域的泥石流危险度,据此对各区域进行了危险性分区。泥石流高危险区位于和龙市东北部。这些区域地质灾害频繁发生主要是由植被覆盖率低、地质环境质量较差、人类工程活动不当等因素所致。  相似文献   
998.
东莞市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东莞市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简析本区的环境容量和地表水体与地下水体的相互关系。分析了近20年来地下水环境质量的演化趋势,并分析了造成地下水水质污染和水环境恶化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关地下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管理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99.
Realistic Modeling of Seismic Wave Ground Motion in Beijing City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 Algorithms for the calculation of synthetic seismograms in laterally heterogeneous anelastic media have been applied to model the ground motion in Beijing City. The synthetic signals are compared with the few available seismic recordings (1998, Zhangbei earthquake) and with the distribution of observed macroseismic intensity (1976, Tangshan earthquake). The synthetic three-component seismograms have been computed for the Xiji area and Beijing City. The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thick Tertiary and Quaternary sediments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severe amplification of the seismic ground motion. Such a result is well correlated with the abnormally high macroseismic intensity zone in the Xiji area associated with the 1976 Tangshan earthquake as well as with the ground motion recorded in Beijing city in the wake of the 1998 Zhangbei earthquake.  相似文献   
1000.
就4S技术在“数字黄河”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论述,并对4S技术应用的关键问题作了探讨。通过分析认为,4S及其集成技术是“数字黄河”的神经网络,是建设“数字黄河”工程的核心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