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36篇
  免费   690篇
  国内免费   913篇
测绘学   848篇
大气科学   293篇
地球物理   1077篇
地质学   3072篇
海洋学   322篇
天文学   102篇
综合类   358篇
自然地理   46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120篇
  2020年   142篇
  2019年   150篇
  2018年   127篇
  2017年   160篇
  2016年   156篇
  2015年   163篇
  2014年   241篇
  2013年   376篇
  2012年   301篇
  2011年   317篇
  2010年   250篇
  2009年   290篇
  2008年   343篇
  2007年   387篇
  2006年   389篇
  2005年   366篇
  2004年   321篇
  2003年   308篇
  2002年   234篇
  2001年   234篇
  2000年   208篇
  1999年   156篇
  1998年   121篇
  1997年   102篇
  1996年   92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山地灾害研究的发展态势与任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积善  王成华 《山地学报》2006,24(5):518-524
泥石流、滑坡等山地灾害已成为世界各国十分关注的自然灾害问题。据最近几年的国际学术会议,泥石流、滑坡研究的前沿领域是:泥石流、滑坡活动的地带性与全球气候变化的规律;泥石流、滑坡起动机理、动力学模型;泥石流、滑坡等山地灾害风险分析、发生时间预报;成灾机理与减灾防灾关键技术。国内研究较晚,但发展很快。经过近50 a的研究,涉及上述诸多研究颁域。但研究不深,还存在不少差距。据国内外研究态势,针对山地所实际,提出了在泥石流、滑坡理论创新和防治关键技术等研究方面12条任务。  相似文献   
82.
Remote sensing, evaluation of digital elevation models (DEM),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GIS) and fieldwork techniques were combined to study the groundwater conditions in Eritrea. Remote sensing data were interpreted to produce lithological and lineament maps. DEM was used for lineament and geomorphologic mapping. Field studies permitted the study of structures and correlated them with lineament interpretations. Hydrogeological setting of springs and wells were investigated in the field, from well logs and pumping test data. All thematic layers were integrated and analysed in a GIS. Results show that groundwater occurrence is controlled by lithology, structures and landforms. Highest yields occur in basaltic rocks and are due to primary and secondary porosities. High yielding wells and springs are often related to large lineaments, lineament intersections and corresponding structural features. In metamorphic and igneous intrusive rocks with rugged landforms, groundwater occurs mainly in drainage channels with valley fill deposits. Zones of very good groundwater potential are characteristic for basaltic layers overlying lateritized crystalline rocks, flat topography with dense lineaments and structurally controlled drainage channels with valley fill deposits. The overal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use of remote sensing and GIS provide potentially powerful tools to study groundwater resources and design a suitable exploration plan.The online version of the original article can be found at  相似文献   
83.
The hydraulic behaviour of the karst aquifer in the Hubelj spring catchment area (SW Slovenia) was studied by using an indirect research method based on natural tracers. The variations of natural tracers (in precipitation and in groundwater) during the storm event made possible the separation of the Hubelj spring storm hydrograph by the three-component separation technique. The results produced information on the aquifer recharge, storage and discharge processes, as well as on the mechanisms that affected them. They verified the so-called epikarst hypothesis presuming that an important part of a karst aquifer recharge reaches rapidly and intensively from the epikarst zone. It was demonstrated that epikarst water could occupy up to 50% of the spring discharge during precipitation events. This phenomenon could have important consequences on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problems of karst aquifers, including engineering problems in karst areas. With this respect the results could give way to new engineering ideas.  相似文献   
84.
用强度折减法和FLAC^3D计算边坡的安全系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采用强度折减法和FLAC^3D计算边坡的安全系数问题进行了研究。对边坡破坏的判断标准、边坡滑面位置的确定及计算参数对安全系数计算结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用FLAC计算时,边坡的破坏可以通过节点最大不平衡力突变、节点最大速度突变、特定点位移的不收敛等特征进行判断,同时边坡破坏的滑面也可以由速度等值线图等方法表示出来。另外,通过分析发现,弹性常数、剪胀角等参数对安全系数计算结果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5.
86.
福建平潭虎潮山滑坡成因机理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虎潮山滑坡位于平宏公路12k 704~12k 884段北侧山坡体上,是平潭海岛通往陆地的唯一公路通道。论文通过定性的工程地质分析和定量计算评价了虎潮山坡体稳定性的变化趋势,提出改建公路超挖深切坡脚和持续长时间强降雨导致的孔隙水压力作用是边坡发生滑动破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7.
四川省康定县滑坡灾害发育特征与形成条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康定县地处四川盆地西缘山地及青藏高原过渡地带。县域内地势险峻,地形切割强烈,地层与地质构造复杂,新构造运动强烈,地震活动频繁。加之降水充沛,致使山地灾害十分发育,其中滑坡灾害占山地灾害的38.32%。通过搜集资料及现场调查,概述了该县县域内滑坡灾害的分布;从行政区划、自然地理及灾害规模等3方面统计分析了滑坡灾害的发育现状;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降雨、地震活动、人类工程活动等方面总结了滑坡灾害的形成条件,并提出防治对策与措施,力求有效地预防与减少滑坡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88.
滑坡稳定性分析与安全系数取值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地质灾害中,滑坡灾害分布最广、发生频率最高、危害最大,是我国地质灾害防治的主要对象。滑坡研究的主要任务之一是稳定性分析。论文针对三板溪水电站进水口滑坡和水布垭水电站大岩淌滑坡,分别采用刚体极限平衡法、块体单元法、有限单元法对稳定安全系数和条间推力分布曲线进行分析和比较,研究各种方法的差异和计算精度,以及各种方法稳定安全系数的取值标准,希望为水利水电工程边坡设计规范有关有限单元法、块体单元法条目的编写和相应的允许安全系数取值标准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研究结果表明:①块体单元法计算的安全系数与刚体极限平衡法计算的安全系数可以采用相同的取值标准,而有限单元法计算的安全系数取值标准可适当降低;②块体单元法计算的条间水平推力、条间剪切力与刚体极限平衡法(尤其是Sarma法)计算的条间水平推力、条间剪切力非常相近,有限单元法计算的条间水平推力、条间剪切力较小;③分析方法、力学模型与参数取值应与安全系数取值标准相匹配。  相似文献   
89.
(六)寨-(水)任二级公路施工后,滑坡、坍塌、崩塌现象甚多,边坡治理迫在眉睫。桩锚支挡体系是一项主动性加固边坡技术,具结构轻巧、用材合理、施工简单、工期短、费用低等特点。论文通过其在(六)寨-(水)任二级公路K56段高边坡治理工程中的应用,对桩锚支挡体系的设计及施工要点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90.
面向对象的建模在GIS软件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GIS软件的特点出发,总结传统软件开发方法在GIS开发中的弊端,从而对面向对象技术在GIS软件建模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