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67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9篇
海洋学   6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IKONOS立体像对提取DEM及正射纠正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国荣 《现代测绘》2007,30(5):26-26,29
利用高分辨率的IKONOS立体像对进行DEM的提取及对影像进行单片正射纠正,这是IKONOS影像用于立体测图的基础。进行上述处理必须建立IKONOS影像成像模型,即有理函数模型,在分析有理函数模型的基础上,阐述了上述操作的原理,并通过实验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62.
简要介绍了IKONOS卫星遥感影像适用于地理信息产品生产的特点,然后通过试验生产,并与传统的航片相比较,详细分析了利用IKONOS影像作为数据源生产1:10000基础信息产品在精度、生产流程、工作效率、生产周期、外业工作量和价格等方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63.
丁辉  张茂省  王佳运  裴赢 《地球学报》2018,39(2):233-240
针对地质遗迹资源调查依靠野外考察效率低、成本高及容易造成资源遗漏问题,将高空间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引入地质灾害遗迹调查评价。基于IKONOS多光谱数据进行自然彩色变换,采用乘积法变换与全色数据进行融合,将遥感数据与DEM数据叠加生成三维遥感影像图,在遥感解译和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莲花寺高速远程滑坡的形态特征、堆积体结构、成灾范围、成因机理及动力学过程进行研究,为陕西华县莲花寺滑坡地质遗迹评价提供直接的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高空间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应用于地质灾害遗迹调查评价,相对于传统野外考察等手段具有无比的优势。陕西华县莲花寺高速远程滑坡类型、特征、规模具有国际性对比意义,属国际罕见的滑坡灾害遗迹点,其稀有性对于研究高速远程滑坡这类特殊地质景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具有极高的科考研究和科普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64.
青海省聚乎更煤矿区矿山地质环境遥感监测及质量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2011年和2012年获取的2期IKONOS2数据为信息源,在波段组合、数据融合和正射纠正等图像预处理基础上,针对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进行人机交互解译,对青海省木里煤田聚乎更煤矿区因煤矿开发而引发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情况进行了遥感调查与监测;并将矿山环境调查结果与矿区基础地理及地质资料相结合,根据矿区环境的实际状况,合理选择矿山地质环境评价因子及权重指标,对该矿区的矿山地质环境质量进行了动态评价。结果表明:聚乎更煤矿区的矿山地质环境质量呈明显下降的趋势,2012年采矿活动对矿山地质环境有影响的面积较2011年增加了近10 km2,主要是地表植被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破坏,且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进程远远跟不上矿山环境恶化速度。  相似文献   
65.
利用PCI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对QUICKBIRD和SPOT5遥感影像进行纠正、数据融合、线性增强,在MapINFO软件支持下,进行遥感图像与矢量数据同名点的配准,矢栅叠加,输出更新变化部分,进行外业调绘,根据调绘信息进行数据更新。  相似文献   
66.
从实际生产需要出发,进行IKONOS立体像对用于SPOT5卫星影像测绘产品的精度检测方法试验,研究在自然环境、交通条件等非常恶劣的外业工作困难地区,利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进行测绘产品精度检测的方法。  相似文献   
67.
邵梅  罗万银  车雪华 《中国沙漠》2020,40(3):151-158
沙丘移动与形态监测是风沙地貌研究的重要内容,传统的测量方法对大范围的风沙地貌进行动态监测存在很大的困难。光学影像配准与关联(Co-registration of Optically Sensed Images and Correlation,COSI-Corr)技术的出现为区域风沙地貌的动态演化与监测研究提供了良好契机。讨论了COSI-Corr技术在沙丘移动和形态监测中的优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无人机野外地面实测结果检验了COSI-Corr的测量精度。结果表明:沙丘背风坡底缘COSI-Corr测量精度最高,月测量误差0.01~0.53 m,达到影像分辨率的1/30像元;在沙丘背风坡底缘,COSI-Corr测量精度与沙丘底面积呈线性关系,底面积越大,COSI-Corr测量误差越大;个别沙丘脊线部位出现极大异常点,与沙丘脊线部位的光噪影响有关。COSI-Corr技术在风沙地貌监测中尚属起步阶段,一些具体的问题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的去检验和改进,但它确实极大提高了野外风沙地貌动态监测的效率,为研究大尺度范围内风沙地貌的时空动态演化过程提供了可能,在未来的风沙地貌研究中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8.
为了改善常用的主成分融合方法的融合效果,本研究结合算术运算对其加以改进,并将融合结果与主成分、Brovey和小波变换三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新方法目视优于其他三种方法,更好地保持了地物的光谱特征,监督分类可使总体分类精度达到80.45%,比主成分融合的精度提高了8%。定量指标中,均值、标准差与原图像接近,光谱扭曲小,清晰度明显提高。在四种方法中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69.
内外业一体化调查方法在土地调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东省龙门县土地利用更新调查为例,介绍了内外业一体化调查方法在土地调查中的应用,并论述了内外业一体化调查方法在生产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70.
High spatial resolution satellite data (IKONOS) combined with in situ data was used to quantitatively estimat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idal flat characteristics for the Hwangdo tidal flat, Cheonsu Bay, Korea. The classification result was accurate in terms of a comparison with the in situ data, and the overall accuracy was 90.7%, which confirmed the validity of the classification. GIS analysis based on a probabilistic model was applied to a quantitative estim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surface sediment facies and the spectral reflectance. Mud flat facies showed a high positive correlation (R2 = 0.91), and sand flat facies showed a high negative correlation (R2 = 1.00), which was a good reflection of the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of Hwangdo tidal flat. Relationships between each sediment facies and DEM also showed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top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in the study area. The study revealed that intertidal surface sediment classification using high resolution remote sensing imagery and in situ data successfully shows spectral and top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udy area. It was noted that spectral reflectance was affected by a combination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cluding grain size, topography, and remnant surface water. It is possible to determine the type of tidal flat through quantitative estimates of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urface sedi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pectral reflecta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