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5篇
  免费   217篇
  国内免费   234篇
测绘学   878篇
大气科学   96篇
地球物理   253篇
地质学   686篇
海洋学   194篇
天文学   42篇
综合类   209篇
自然地理   31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117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139篇
  2012年   173篇
  2011年   152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Stepwise Conditional Transformation for Simulation of Multiple Variables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Most geostatistical studies consider multiple-related variables. These relationships often show complex features such as nonlinearity, heteroscedasticity, and mineralogical or other constraints. These features are not handled by the well-established Gaussian simulation techniques. Earth science variables are rarely Gaussian. Transformation or anamorphosis techniques make each variable univariate Gaussian, but do not enforce bivariate or higher order Gaussianity. The stepwise conditional transformation technique is proposed to transform multiple variables to be univariate Gaussian and multivariate Gaussian with no cross correlation. This makes it remarkably easy to simulate multiple variables with arbitrarily complex relationships: (1) transform the multiple variables, (2) perform independent Gaussian simulation on the transformed variables, and (3) back transform to the original variables. The back transformation enforces reproduction of the original complex features. The methodology and underlying assumptions are explained. Several petroleum and mining examples are used to show features of the transform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details.  相似文献   
52.
首先利用旱涝Z指数对全国9大气候区的旱涝进行了评定,并给出我国9大气候区旱涝Z指数的分布图。分析结果表明,1950年代我国除新疆地区处于偏早期外,其它几个区都处于多雨量期,1960年代由多雨向少雨转变的时期,1970年代——1980年代中期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雨量偏少期;1990年之后我国各个区的雨量都有所增加。此外,还应用Morlet小波变化对我国9大气候区降水的旱涝周期变化、旱涝分型及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16年、32年层次变化上,各气候区在不同时间段上,8年层次上降水的变化出现了一定的规律:东北、华北在1980年之后存在1年位相差;而长江中下游、江南及华南三者之间在1951~1970年时段上依次有着2年的位相差;长江中下游、内蒙及新疆之间依次存在着3年位相差。  相似文献   
53.
中国三峡地区汛期降水量的正态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嘉佑  黄茂怡  张印  朱蕾 《气象学报》2003,61(1):122-127
为了分析三峡地区降水量序列的正态性和谱结构,对降水量的常见各种变换进行试验性研究。试验包括单站降水量、降水量的平方根、立方根和Γ分布概率值等非线性变换,以及级别变换。研究区域多站平均降水量、区域降水量的主分量、区域降水量的非线性变换后的主分量和区域降水量的级别变换后的主分量等序列。研究发现三峡地区单站降水量的各种变换不改变序列原始谱结构,仅影响概率分布的偏度和峰度,使其较好地遵从正态分布,其中以Γ分布的变换以及级别变换在分布的偏度上为最好。 区域降水量的各种变换的综合指数(区域平均值和主分量)正态性及谱结构分析表明,除区域平均值变换后不改变原单站序列的谱结构外,主分量的综合指数能改变原单站序列的谱结构,同时也影响概率分布的偏度和峰度,使其能较好地遵从正态分布。其中以降水量的立方根和Γ分布概率变换以及级别变换,在分布的偏度上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4.
隐伏煤田的TM信息提取及地质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遥感图像上,被巨厚第四系冲积层覆盖的煤田区隐伏地质构造和火成岩分布信息是一种非直接的、微弱的隐伏信息,本文以淮北煤田为实例,探讨了从TM图像上提取这种信息的可行性与方法,并分析了其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55.
在地图内容和形式数学表示的基础上研究了地图的数学定义。由于引入隐式地图和变换条件,故所有储存地图信息的载体均可属于地图的范围,从而使地图定义获得了广义的解释和精确的表达  相似文献   
56.
针对成像光谱仪影像的专题分析,介绍了沿用常规遥感影像分析方法时的原理和新的算法,提出了影像融合方法的应用,说明了这些方法在学术思想上的归属,并简要介绍了各种方法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57.
从激波管内水汽瞬态相变实验研究的角度出发,探讨利用激波管理论及实验技术应用于人工影响降雨、消雹所涉及的云雾瞬态相变问题。首先介绍利用激波管研究水汽瞬态相变的概况,并介绍一些特殊激波管及实验状态的控制。然后介绍激波管内水汽相变过程研究的测试原理及方法。最后讨论在研究爆炸方法进行人工降雨、消雹和自然闪电、雷击等问题时,应用激波管理论及实验技术进行实验研究爆炸作用于云雾等微物理过程的方法和内容  相似文献   
58.
松辽盆地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成矿地质条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重点讨论了松辽盆地的地质背景、铀源条件、铀矿化异常与岩相古地理以及盆地后期改造的关系,介绍了该盆地后期改造的特征、后期改造的动力条件及铀元素的再分配,探讨了铀矿化异常与复合砂体、氧化还原条件及剥蚀面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预测了铀成矿远景地区,选出找矿的重点层位。  相似文献   
59.
应用C语言编写四字节24位采集器时间编码与七字节时间编码间的相互转换程序,并可在单片机上运行。为24位采集器与计算机和外界设备间建立透明时间编码通道。  相似文献   
60.
刘希强  林怀存  黄耘  李红 《中国地震》2004,20(3):247-256
基于Morlet小波变换,提出一种新的定量划分地震活跃期或平静期的分析方法,形成了根据复小波变换得到不同周期累加能谱极大值点变化、实小波变换振动周期谱时频分布以及指定周期的小波振动周期随时间变化的极值分布规律来研究地震活动韵律性及其时变特征的物理思路。通过对全球、中国大陆和华北地区浅源地震年释放能量的时间序列分析。对研究区强震活动的韵律性及其时变特征有了新的认识。根据目前强震活动具有的韵律性,结合历史地震活动情况,对未来研究区地震趋势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