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94篇
  免费   529篇
  国内免费   526篇
测绘学   1561篇
大气科学   219篇
地球物理   622篇
地质学   1509篇
海洋学   536篇
天文学   426篇
综合类   420篇
自然地理   45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126篇
  2021年   169篇
  2020年   183篇
  2019年   226篇
  2018年   159篇
  2017年   232篇
  2016年   238篇
  2015年   273篇
  2014年   275篇
  2013年   334篇
  2012年   270篇
  2011年   310篇
  2010年   226篇
  2009年   347篇
  2008年   312篇
  2007年   325篇
  2006年   245篇
  2005年   229篇
  2004年   222篇
  2003年   188篇
  2002年   156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119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71.
应用遥感影像进行地表地质分析,具有数据量大、耗时短、费用低廉等优势,可以快速获取大范围区域的相关地质信息,因此,近年来,卫星遥感影像广泛应用于地质分析工作中。但是由于卫星影像在不同时期内的特征不同,且有大量不同的数据源,在不同影像上获取地质特征困难,因此,如何利用影像处技术增强影像中的地质特征,成为遥感影像地质判读的研究重点。地质断裂带调查一般借助各种直接与间接的调查方法以确认断裂带的存在与否和位置,了解断裂带的活动性,并提供点状或剖面数据材料。卫星影像在追踪研究贯穿地表且可为影像所解析的断裂带上,提供真实的影像证据,有助于直接分析影像中断裂带走向和延展。利用遥感影像处理计算,将卫星影像数据叠加到DEM上编制三维地形图,并利用计算机仿真,通过不同方向的投射光源,找出最适合的观察角及最能凸显出重点区域线状地类的状态。对于地质现象的分析及解释上,可提供较平面影像细致、准确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2.
GNSS坐标时间序列中不可避免地含有粗差,未剔除的粗差将会导致参数估计有偏。因此,粗差探测与剔除是GNSS坐标序列分析中一项重要的数据预处理工作。针对GNSS坐标时间序列特点,提出了一种将L1范数(L1-norm)估计与四分位距统计量IQR(interquartile range)组合的移动开窗粗差探测算法,称之为L1_Mod IQR。该方法的主要思想是,首先利用L1范数估计得到较"真实"的残差,然后再对残差采用IQR统计量进行粗差探测。将L1_Mod IQR法与"3σ"法、基于最小二乘的τ检验法等粗差探测算法进行了模拟计算与对比,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进一步采用L1_Mod IQR算法对中国区域10个IGS站的高程时间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区域IGS站高程序列的粗差剔除率最小为0.1%,最大为2.6%。并且以WUHN站为例与SOPAC提供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SOPAC提供的"Clean"数据仍含有大量的粗差,而L1_Mod IQR算法能够有效地剔除粗差。  相似文献   
173.
The Molí del Baró-1 site (north-eastern Iberia) has yielded one of the richest fossil assemblages of the continental upper Maastrichtian from western Europe. It includes abundant plant (charophytes, sporomorphs, angiosperm leaves, seeds and logs), invertebrate (mollusc shells, partial insect exoskeletons and eggs) and vertebrate (teeth, bones, eggshells) fossils. The fossil assemblage is composed of both parautochthonous and allochthonous remains that mostly deposited in a pool formed at the edge of a meandering river. Plant megafossil evidence suggest that at least three angiosperm species (a willow-like dicot, palms and a likely typhacean monocot) formed the plant community growing in this fluvial environment. Tooth remains indicate that crocodylomorphs were diverse (including atoposaurids, ziphosuchians and eusuchians) which together with small theropod dinosaurs likely consumed prey carcasses or scavenged near the depositional setting. Prismatoolithid eggshells also suggest the presence of nearby nesting area of theropods. On the other hand, hadrosauroids apparently dominated phytophagous faunas including lambeosaurines as well as more basal forms. The taxonomic composition of the Molí del Baró-1 site matches the expected for the timespan and environment and represents a relevant locality to know the diversity of the latest Cretaceous terrestrial ecosystems in south western Europe.  相似文献   
174.
The first order reliability method (FORM) is efficient, but it has limited accuracy; the second order reliability method (SORM) provides greater accuracy, but with additional computational effort. In this study, a new method which integrates two quasi-Newton approximation algorithms is proposed to efficiently estimate the second order reliability of geotechnical problems with reasonable accuracy. In particular, the Hasofer–Lind–Rackwitz–Fiessler–Broyden–Fletcher–Goldfarb–Shanno (HLRF–BFGS) algorithm is applied to identify the design point on the limit state function (LSF), and consequently to compute the first order reliability index; whereas the Symmetric Rank-one (SR1) algorithm is nested within the HLRF–BFGS algorithm to compute good approximations, yet with a reduced computational effort, of the Hessian matrix required to compute second order reliabilities. Three typical geotechnical problems are employed to demonstrate the ability of the suggested procedure, and advantages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 with respect to conventional alternatives are discuss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is able to achieve the accuracy of conventional SORM, but with a reduced computational cost that is equal to the computational cost of HLRF–BFGS-based FORM.  相似文献   
175.
赵娟 《地质与勘探》2016,52(3):518-523
青海省祁漫塔格地区位于柴达木盆地西南缘,是青海省重要的铁多金属成矿基地之一。利用88442个野外采样点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数据,采用Geo Expl软件圈定了该地区的衬值异常。衬值是指各元素0.5 km×0.5 km网格化数据与其园域搜索半径5km、移动步长0.5km移动平均值的比值。选用自定义累频"90、95、98、100"确定了异常的外、中、内带。通过常规方法和衬值圈定的异常的对比,表明衬值异常能够削弱不同地质背景差异,使异常形态更为规整,浓集中心更为明显,并且可能发现新异常。  相似文献   
176.
谢邦廷 《地质与勘探》2016,52(5):885-892
运用地电化学技术在内蒙古半干旱草原风成砂浅覆盖区朝不楞多金属矿外围开展了1∶50000面积性勘查工作,并与常规土壤测量开展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从元素异常强度、衬度、规模及与已知矿体空间对应性等方面对比,地电化学测量比常规土壤测量具有显著优越性;(2)地电化学测量在区域上显现出Ag-Pb-Zn-Bi-Cd及Cu-Co-Cr-Fe-La-Mo-Ni两套元素异常组合,与已知见矿钻孔中探测到的矽卡岩型铁矿及热液型铅锌矿均有出现具有较好的对应性;(3)在工区东部及东南部未知区发现多处异常强度、规模较大的多元素组合异常,建议开展进一步的勘查工作,以实现该矿区找矿突破。  相似文献   
177.
杨宏伟  赵文津  吴珍汉 《地质学报》2016,90(9):2206-2218
一直以来月球上都没有发现像地球上一样的全球板块构造现象,被认为是属于单板块构造的行星体并且是不活动的。随着月球地形探测精度的提高,人们逐渐发现了一些地质现象表明月球并不像之前想象的一样是不活动的。高精度的月形数据显示出了月球上除了存在众所周知的(撞击作用产生的)复杂的撞击构造外,仍然存在许多可能由内生作用产生的构造特征:如裂谷、山脊、火山群等。本文利用最新高精度月球激光高度数据(LOLA数据)建立了全月60m(相当于7秒网格)高精度月形图。由于数据量超大(TB级别),作者编写了基于并行架构的集群计算处理代码,其计算效率提高了近300倍。基于这些图件,作者在全球范围内找出许多重要的构造现象,并根据其构造及地质特征进行分类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并不像之前认识一样,月球上的确存在许多地质构造体是由月球的内生地质作用所产生,并建立对于月球结构和构造的新认识。此外,通过对比发现,像地球上全球尺度的线性山脉只是板块构造运动的结果;另一方面,在无板块构造的行星上,就像月球一样,会产生大面积的高地(月陆)和低地(月海地区),这种地质现象很有可能是行星地壳岩浆演化的直接结果。在文章最后,作者还将制作出的60m分辨率的全月月形系列图件附后并公开,以方便其他科研人员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并以此敬献中国地质科学院60周年庆典。  相似文献   
178.
以SRTM-DEM为控制的光学卫星遥感立体影像正射纠正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浩  张过  蒋永华  汪韬阳 《测绘学报》2016,45(3):326-331
针对全球测图缺少统一的控制基准的问题,提出了利用SRTM-DEM作为控制基准,对光学卫星遥感影像进行正射纠正的方法。首先,对光学卫星影像构建的立体影像对进行自由网平差并制作DEM;然后,以SRTM-DEM作为控制,将DEM作为单元模型,进行独立模型法DEM区域网平差,获得单元模型的定向参数;最后,改正立体影像的成像几何模型参数,进行正射纠正。选取湖北咸宁和江西某地两个测区的资源三号数据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资源三号正视全色影像的平面定向精度由12.93像素提高到6.85像素。  相似文献   
179.
通过地形建模,将6个地形隶属函数按照101×101,112×112,126×126,144×144,168×168,201×201,257×257 7种格网密度生成6种局部地形单元的规则格网DEM;使用反距离加权(IDW)等7种插值算法,将前6种格网密度下的DEM插值成257×257规格;从原始257×257DEM中随机抽取检查点计算残差,并对残差中误差进行分析。通过分组插值实验,运用控制变量法、方差分析等方法研究地貌类型、采样密度和插值算法对DEM插值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0.
2015年10月26号发射的天绘一号03星是中国传输型立体测绘卫星天绘一号系列的第3颗卫星。三线阵和多光谱影像数据是天绘一号卫星的重要数据,用于立体测绘、彩色融合、遥感观测等多种用途。因此,为了推动天绘一号03卫星影像数据早日为相关领域提供服务,本文采用客观评价的方法,对天绘一号03星的三线阵和多光谱影像质量进行了全面的评价分析。评价结果显示(天绘一号)03星的清晰度、对比度、细节能量、边缘能量、功率谱、信息容量指标值远高于天绘一号01、02星。说明天绘一号03星三线阵/多光谱影像在地物细节和边缘纹理特征的描述上优于天绘一号01、02星,同时载荷接收的信息量远高于天绘一号01、02星。天绘一号03星较高的信噪比指标说明其载荷抑制噪声的能力优于天绘一号01、02星。边缘辐射畸变和增益调整畸变表明在辐射均匀程度上,天绘一号03星三线阵/多光谱影像介于天绘一号01和02星之间。因此,与同类天绘一号01,02星的三线阵与多光谱影像相比,天绘一号03星影像质量有着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