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0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156篇
测绘学   272篇
大气科学   356篇
地球物理   35篇
地质学   110篇
海洋学   97篇
天文学   69篇
综合类   42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为探究新冠疫情对黄渤海灯光渔船活动的影响,本研究基于可见光红外成像辐射计/昼夜波段(VIIRS/DNB)夜光遥感数据开发了适用于黄渤海灯光渔船的提取方法,提取了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每日灯光渔船点位信息。研究表明,疫情爆发后,2019年12月至2020年2月黄渤海灯光渔船数减少了57.3%。其中,中方水域降幅较大,达-63.07%;青海渔场、海州湾渔场、中韩渔业协定区渔船密集区大幅消失;韩方渔船转移到西海岸和济州岛周边水域作业。随着疫情得到控制,2020年2月至4月灯光渔船数增加了164.71%;沿岸灯光渔业恢复,渔民进入远海作业。2020年4月黄渤海灯光渔船数恢复到管控前(11月)的88.66%。通过分析灯光渔船数量的变动发现,中韩渔业协定区渔船数量变动最大,渤海水域变动最小。疫情主要影响青海渔场至海州湾渔场、中韩渔业协定区和韩国西海岸的灯光渔业。本研究结果为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渔船的动态监测和管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2.
L波段太阳射电爆发是导航系统不稳定的潜在影响因素,通过L波段内精密太阳射电流量的监测可以实时发现太阳射电爆发干扰导航事件,为此,云南天文台拟建立一个L波段多频点太阳射电监测系统。无线电环境的有效评估对于该监测系统观测数据的稳定获取至关重要。介绍了监测平台的无线电监测准备研究,通过对云南天文台L波段无线电环境进行100 h的测试,提出一种基于Simple Thresholding算法和CUSUM(Cumulative Sum)算法的改进阈值算法,遴选出介于北斗B1, B2和B3频点,全球定位系统L1和L2频点之间7个5 MHz无线电干扰较少的无线电通带,分别为1 551~1 555 MHz, 1 596~1 600 MHz, 1 161~1 165 MHz, 1 221~1 225 MHz, 1 246~1 250 MHz, 1 291~1 295 MHz和1 231~1 235 MHz,其洁净率分别为98.329%, 98.301%, 98.315%, 98.335%, 98.224%, 97.650%和98.260%,均符合太阳观测需求,为下一步接收机的设计和信号处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3.
基于实测高光谱数据的鄱阳湖湿地植被光谱差异波段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况润元  曾帅  赵哲  肖阳 《湖泊科学》2017,29(6):1485-1490
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出现为有效解决湿地植被种类的精细识别和分类提供了可能.通过实地测取鄱阳湖湿地5种植被的高光谱数据,在对数据预处理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数据误差范围和植被光谱均值差的植被光谱差异波段提取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包络线变换前后的光谱曲线提取植被的光谱差异波段,最后利用马氏距离法检验植被识别效果.结果表明:本文中的方法有效提取了植被光谱差异波段,其中变换前光谱差异波段分别为663~688 nm,变换后为581~636、660~695和1225~1236 nm.在光谱差异波段范围内,同种植被的马氏距离值小于异种植被的马氏距离值,可有效对植被进行识别.研究结果为湿地植被分类识别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为湖泊湿地植被以及湖泊生态环境的保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4.
应用MODIS遥感数据监测巢湖水质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吴敏  王学军 《湖泊科学》2005,17(2):110-113
以巢湖为研究对象,对MODIS的各个波段辐射率与水质参数叶绿素a浓度、悬浮物浓度和透明度进行拟合,分析了MODIS各个波段辐射率的拟合在监测大型内陆湖泊水质中的可行性.结果表明:MODIS波段辐射率的组合能与巢湖水质参数进行较好的匹配,MODIS波段1—4和10—11对于监测巢湖中叶绿素a浓度、悬浮物浓度和透明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5.
A photometric study of a contact binary system, GV Leo is presented. New observations were done using the B VR filter bands. We find that a revised orbital period is 0.26673171 d and the orbital period of this system is decreasing at a rate of dP/ dt = -4.95 × 10-7 d yr-1. The photometric solutions are fairly well fitted at a mass ratio of q = 0.1879, with a fillout factor of f = 17.74%.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re exists mass transfer from the more massive component to the less massive one at a rate of relative mass exchange, 6zl/m = -1.09× 10-7 yr-1. It is possible that this weak- contact system, that shows a decreasing orbital period, may undergo contraction of the inner and outer critical Roche lobes and evolve into a deep-contact binary.  相似文献   
156.
基于FTIR和MODIS数据,建立了新疆沙漠宽波段(8~13.5 μm)地表比辐射率的最优估算模型。首先,利用傅立叶变换热红外光谱仪观测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地表比辐射率光谱数据,结合同期MODIS温度/比辐射率产品MOD11A1的29、31和32波段比辐射率值和MOD09A1的第7波段反射率值,建立宽波段地表比辐射率估算模型,并分别采用观测数据和光谱库数据验证了模型的精度,估算结果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041和0.0081。其次,选择最优估算模型,利用MODIS数据,估算了新疆4个沙漠的宽波段地表比辐射率,得到了沙漠地表比辐射率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库鲁克库姆沙漠气候干燥稳定,地表比辐射率分布较为均匀,范围为0.850~0.915;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受到植被和地表水分的影响,比辐射率空间分布不均匀,范围为0.890~0.915;库木塔格沙漠的地表比辐射率分布与其羽状地表类似,范围为0.860~0.910。  相似文献   
157.
高光谱影像具有图谱合一的特点,图像空间信息是遥感影像的重要信息,但以往基于最佳波段选择的降维方法中只考虑基于灰度统计的特征空间信息,忽视了图像空间信息,而且计算量大。综合高光谱遥感影像的特征空间与图像空间信息,提出了一种多特征结合的高光谱影像降维方法并应用于矿物填图中。统计分析波段相关性并划分不同特征子空间;计算各波段的分形维数,在各子空间选择分形维数较小的波段作为候选波段;在候选波段中,计算待识别地物光谱间的相关系数,并快速选择出最佳波段组合。经实验,应用该方法选出的最佳波段组合影像清晰、不同蚀变矿物对比明显,根据特征选择提取出的矿物蚀变信息与应用成熟的光谱角制图(SAM)提取结果大致相同,表明结合图像空间和特征空间的降维方法能够选择出理想的波段组合,有效降低高光谱数据的维数,信息提取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8.
基于中国大陆中强震自动矩张量测定系统,采用虚拟中国地震台网记录的近震波形(震中距4° ~ 12°),反演了新疆于田MS7. 3 地震的矩心矩张量。结果显示,地震发震断层面参数分别为走向243° /倾角70° /滑动角- 18°,表现为1 次左旋走滑为主兼有少量正倾滑分量的事件。矩心在水平方向上位于震中(36. 123°N,82. 499°E)以东约13 km,矩心深度约10 km。总标量地震矩M0为3. 05 × 1019N·m,换算成矩震级MW6. 92,推断震源破裂时大部分能量释放的持续时间约14s。同时探讨了自动矩张量测定系统在未来地震灾情预判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9.
纳木那尼峰地区冰川信息的综合提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喜马拉雅山脉西段的纳木那尼峰地区为例,基于ASTER遥感数据,采用波段比值法、ND-SI指数法等多种方法,自动提取冰川信息,对比分析各方法在山体阴影与非阴影区冰川提取的优势和局限,并集成各方法的优势综合提取该地区的冰川.结果表明,在阴影区ASTER3/AsTER4波段比值法提取的冰川信息更准确,而在非阴影区,NDSI指数法的提取结果较准确.综合波段比值法和NDSI指数法在阴影区和非阴影区的优势,分别提取阴影区和非阴影区的冰川,集成两部分结果,并采用掩膜方法剔除高海拔基岩区的积雪,得到了研究区的冰川数据.  相似文献   
160.
X 波段双极化雷达对云中水凝物粒子的相态识别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人工影响天气研究需对云中降水粒子的相态和分布结构进行准确识别,以便提高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效率.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车载X波段双极化雷达可提供与云中降水粒子大小、形状、相态等特征密切相关的4个极化参数:反射率因子、差分反射率、差分相移率、水平和垂直极化相关系数.利用这4个极化参数加上环境温度作为5个输入参量,建立了降水粒子相态模糊逻辑识别算法,识别的降水粒子有10种:毛毛雨、雨、湿霰、干霰、小雹、大雹、雨加雹、湿雪、干雪、冰晶.利用此雷达的实际观测资料,并与地面和飞机空中实测资料对照,对我国南、北方地区观测的降水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建立的模糊逻辑算法对云内水凝物粒子的相态识别分类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