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9篇
  免费   263篇
  国内免费   271篇
测绘学   424篇
大气科学   71篇
地球物理   341篇
地质学   577篇
海洋学   149篇
天文学   31篇
综合类   125篇
自然地理   8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A type of new conserved quantity deduced from Mei symmetry of Appell equations for a holonomic system with unilateral constraints is investigated. The expressions of new structural equation and new conserved quantity deduced from Mei symmetry of Appell equations for a holonomic system with unilateral constraints expressed by Appell functions are obtained. An example is given to illustrat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results.  相似文献   
92.
李杰  胡松杰 《海洋测绘》2010,30(2):32-34
根据Muhleman和Anderson在1981年给出的行星际空间等离子体密度模型,模拟计算了行星际等离子区对8GHz电波的距离延迟与太阳-地球-航天器夹角(SEP)和光路径长度(L)的关系。结果显示,在本文的模拟条件下,距离延迟随SEP和L从几毫米变化到几十米。最后,分别仿真了一条地火转移轨道和环火星轨道,计算了两种情况下行星际等离子区延迟对测站到航天器距离观测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3.
建筑物点云表面重建在高精度城市测绘、虚拟现实等领域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由于建筑物的几何形态多变,重建算法普遍存在计算速率慢、拟合精度低和模型结构不完整的问题。为此,本文以单体建筑物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加权约束的单体建筑物点云表面重建算法,在表面初始化过程中充分考虑数据对结构拟合的贡献。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正则集的单体建筑物表面重建算法,实现建筑物拟合过程中的加权拟合误差、近邻结构平滑的同步优化。针对多类建筑物三维点云的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的建筑物重建策略,本文的加权约束方法可根据不同类型的点云数据设计自适应权重,并选择模型拟合中最优的权重函数,在高噪声、低精度点云数据下能得到更高精度的单体建筑物表面模型。  相似文献   
94.
针对高精度GNSS定向应用场景,通过实验对比对低成本单频u-blox接收机的数据质量和解算精度。结果表明,u-blox接收机GPS、BDS观测值的信噪比略低于测量型接收机;伪距精度分别为0.91 m、0.56 m,相位精度分别为1.35 cm、1.20 cm。在静态观测环境下,u-blox的定向精度可以达到航向0.2°/m和俯仰0.4°/m;动态环境下解算结果稍差,但也可以达到航向0.3°/m和俯仰0.6°/m,略低于高成本测量型接收机单频数据的实时动态定向精度。  相似文献   
95.
提出一种确定不等式约束Partial EIV模型解及精度评定的新方法,在总体最小二乘准则下,将附有不等式约束的Partial EIV模型转换为标准最优化问题。采取WHP拟牛顿修正的SQP方法求解,并利用SUT法对参数估值进行精度评定,可以减小迭代次数、提高收敛速度,且精度评定方法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96.
在工程测量中往往采用工程坐标系,该坐标系坐标轴可能与GPS采用的WGS84坐标系的相应坐标轴间存在较大的旋转角,此时若仍直接按照一般方法进行三维约束平差计算会给结果带来不利影响,本文给出了一种适用大旋转角的GPS网三维平差方法,该方法能够很好地处理大旋转角时直接采用一般三维平差模型计算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又能够获得平差后工程网中各点的点位精度。工程应用表明该方法非常有效,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7.
本设计主要用于360°旋转的三维扫描,实现角度数据的实时获取。设计中采用单片机控制交流伺服电机进行自定的角度、速度与方向的旋转并实时上传时间、角度数据至上位机进行处理,实现了对平台旋转精度的控制与检测,着重研究了该传感器误差源的产生,对实际应用中的误差进行了定量分析,利用偏心改正、4分频等方法减少了误差,提高了参数精度。角度范围为360°,角度分辨率为0.01°。  相似文献   
98.
局部角度域波传播步进算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非均匀介质中波动方程出发,提出了基于一般标架的相空间(局部角度域)波传播的步进算法. 该方法在构造单程波的步进算法时,在选择标架或正交基等方面有更大的自由度. 我们以不随频率及深度变化且具有变尺度特性的Gabor_Daubechies紧标架为例,给出了单程波传输算子的具体形式及相应的波场步进算法;详细讨论了基于Gabor_Daubechies标架的传输算子的高频渐近展开问题,得出了在高频、小传输步长条件下传输算子的近似解析表达式,并给出使用条件. 通过模型算例,比较了精确传输算子与高频近似传输算子用于非均匀介质中波传播的结果,说明在一定条件下由两者得出的波场几乎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99.
通过边界保护正则化和约束反演,在反演的目标函数中引入各种先验信息约束,以解决波阻抗反演的病态问题和带限问题.为了克服波阻抗模型边界过于平滑,在反演中引入地层和断层等构造信息约束,并且通过调整地层分界面和断层处的正则参数值来实现构造约束.此外,采用各向异性扩散法进行平滑处理,改善反演结果.通过合成数据测试和实际资料反演,证明了本文提出的方法对刻画模型边界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0.
Soil water repellency has been conventionally considered as a fire‐induced effect, but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studies have suggested that natural background repellency occurs in many soil types, and many of them have suggested that water repellency can be re‐established over time after being destroyed. An experimental fire was conducted to study changes of the soil surface during the first 18 months following intense burning. The main objectives of this paper are as follows: (1) to investigate in situ water repellency changes at three soil depths (0, 2 and 4 cm) immediately after burning; (2) to evaluate the medium‐term evolution of water repellency under field conditions; and (3) to outline the main hydrological consequences of these changes. Also, different water repellency tests (water drop penetration time, ethanol percentage test (EPT) and contact angle (CA) between water drops and the soil surface) were carried out for comparison purposes. Field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soil water repellency was partly destroyed after intense burning. Changes were relatively strong at the soil surface, but diminished progressively with depth. Levels of water repellency were practically re‐established 18 months after burning. This suggests that water repellency in the studied area is not necessarily a consequence of fire, but can instead be a natural attribute. Finally, although limited in time, destruction of soil water repellency has important consequences for runoff flow generation and soil loss rates, and, indirectly, for water quality. Copyright © 2009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