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2篇
  免费   370篇
  国内免费   400篇
测绘学   602篇
大气科学   71篇
地球物理   259篇
地质学   1290篇
海洋学   156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262篇
自然地理   45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103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92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159篇
  2013年   145篇
  2012年   187篇
  2011年   225篇
  2010年   174篇
  2009年   188篇
  2008年   150篇
  2007年   166篇
  2006年   163篇
  2005年   138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81.
矢量数据的叠加显示能够提高三维虚拟地球的表达效果与分析能力。受限于GPU的计算精度,在三维虚拟地球中矢量数据绘制普遍存在抖动现象和深度冲突现象。对基于WebGL的矢量数据三维绘制中计算精度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使用CPU RTC技术和GPU RTE技术提高顶点变换的精度,使用多视锥渲染算法和深度平面技术解决深度缓存精度问题。实验证明,这几种技术和算法可以有效缓解抖动现象和深度冲突现象导致的视觉干扰,改善了各种尺度和范围的矢量数据在三维地形上的叠加显示效果。  相似文献   
82.
铅合金中的镉和锡由于含量较低,国家标准方法均为单一元素分析,步骤繁琐,检出限高,难以达到理想的检出要求。本文建立了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铅合金中微量级(μg/g级)杂质元素镉和锡的分析方法。采用单一的低浓度硝酸溶解铅合金,用低温慢溶的方式使样品溶解更加完全,减少了多离子对仪器的干扰;通过铅基体匹配和加入酒石酸保证了标准与样品介质的一致性,同时避免了锡的水解;以~(103)Rh作为内标元素,~(111)Cd和~(118)Sn作为测量同位素克服了质谱干扰。方法检出限为镉0.05 ng/g、锡0.04 ng/g,比国家标准方法的检出限(1~6μg/g)低,精密度小于4%。该方法试剂用量少,减少了处理样品的复杂性,实现了合金中微量级元素的准确测定。  相似文献   
83.
付仲良  翁宝凤  胡玉龙 《测绘学报》2016,45(9):1115-1121
针对当前常用示意性地图生成方法中往往存在简化程度不够、未考虑长度信息以及时间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stroke构造、移位一体化的道路网示意化方法。该方法在对道路网进行stroke划分构造的同时,直接对其进行渐进式的移位示意化及拓扑检查。同时本文还提出利用相似分形维数来定量比较并验证不同示意化方法的有效性。试验表明,本算法在考虑原始线形的基础上,示意化过程简单,时间效率较高,减少了拓扑冲突问题,保证了拓扑一致性及路网的均衡分布,具有较好的清晰度和认知度。  相似文献   
84.
为了进一步研究新型交叉性学科——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建设与发展问题,该文对我国高校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现状进行了剖析。为适应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我国已有28所高校开设了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此专业主要设置在理工类普通高等院校,并以测绘科学背景院校为主。不同的学科背景,专业培养目标各具特色,课程体系与结构设置差异较大。为深化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在专业的地区分布、设置院校、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与结构等方面尚需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85.
非量测相机影像三维模型构建及精度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三维模型构建投资大、周期长、技术难度较高的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Agisoft PhotoScan的非量测相机影像三维模型构建及精度检验方法。在对非量测数码相机数据进行预处理的基础上,利用Agisoft PhotoScan软件进行数据定向、点云提取、建立不规则三角网及数字高程模型和数字正射影像的制作;根据生成的数字高程模型和正射影像建立研究区域的三维场景模型。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可快速建立高精度三维模型,缩短建模时间并降低投资成本。  相似文献   
86.
张建坤  陈昌彦  陈浩 《测绘科学》2016,41(8):156-160
针对盾构施工参数变化对施工引起的地表变形的重要影响,该文构建了盾构施工参数与地表沉降变形关系模型。以北京市某地铁盾构区间施工过程中的实测数据为基础,分析了不同盾构施工参数与地表沉降变形的关联度和相关性,得到不同参数对沉降变形贡献值的大小;之后,利用多元回归模型方法建立主要影响参数与地表变形的关系模型,并进行模型的合理性检验;最后,利用该模型得到的沉降量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符合性较好。  相似文献   
87.
Defense Meteorological Satellite Program (DMSP)/Operational Linescan System (OLS) nighttime imagery provides a valuable data source for mapping urban areas. However, the spatial extents of large cities are often overestimated because of the effect of over-glow from nighttime light if a fixed thresholding technique is used. In the work reported here, an inside buffer method was developed to solve this issue. The method is based on the fact that the area overestimated is proportional to the extent of the lit area if a fixed threshold is used to extract urban areas in a region/county. Using this method, the extents of urban areas in North China were extracted and validated by interpretations from Landsat Thematic Mapper imag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it areas had a significant linear relationship with the urban areas for 120 representative cities in North China in 2000, with an R2 value of over 0.95. This demonstrates that the inside buffer method can be used to extract urban areas. The valid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side buffer model developed in 2000 can be directly used to extract the extent of urban areas using more recent nighttime light imagery. This is of great value for the timely updating of urban area databases in large regions or countries.  相似文献   
88.
以济宁市湿地公园建设为例,论述了区域内湿地公园建设的基础条件、现状和发展方向。分析了不同类型的湿地公园建设重点和保护恢复的主要措施,针对济宁市河流、库塘(塌陷地)、湖泊为主体的湿地公园的植物景观建设特点,提出相关的景观建设要点和植物配置建议。  相似文献   
89.
随着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的启动,国土资源部提出了国家、省、市新的三级地下水监测站网建设要求。该文介绍了各级地下水监测站网的基本概念、主要建设内容,各级地下水监测站网建设服务对象、基本要求,细化了各级地下水监测站网建设要求,规范了建设行动。  相似文献   
90.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case history of determination of effective depth of prefabricated vertical drains (PVDs) under embankment loading on a very soft clay deposit in central China, near Jiujiang, Jiangxi Province. The height of the embankment was 5.3 m and construction time was about one year. The PVDs were installed to a depth of 8.5 m at a spacing of 1.5 m in a triangular pattern. Field observations and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 were employed to analyz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oft deposit during embankment construction. The influential depth of the embankment loading was evaluated based on settlement, excess pore pressure, and stress increase in subsoil, both from the observed data and FEM analysis. The effective PVD depth was determined in the following ways: (1) the depth of 5% subsoil settlement of surface settlement; (2) vertical stress increase in subsoil of 25% in-situ stress; and (3) consolidation time/PVD depth relation by FEM. Based on the analysis, the effective depth of PVDs was determined to be between 10 and 12.8 m for this field ca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