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6篇
  免费   344篇
  国内免费   348篇
测绘学   296篇
大气科学   293篇
地球物理   747篇
地质学   820篇
海洋学   272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242篇
自然地理   53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123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154篇
  2012年   158篇
  2011年   156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145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48 毫秒
101.
Coastal areas of the world are under treat due to the conflicting requirements of functions such as habitation and/or recreation, which affect the strategic asset of coastal scenery itself. Coastal managers, together with planners, need coastal landscape inventories, where the quality of coastal scenery is a part of the inventory. In order to provide an evidence-based approach for sound coastal management decisions, [Ergin et al., 2004] and [Ergin et al., 2006] developed a novel technique ‘coastal scenic evaluation’ (CSE), which addresses the evaluation of coastal scenery. The CSE technique utilizes fuzzy logic to derive values obtained from a checklist of 26 physical and human parameters. The methodology enables the calculation of an evaluation index (D), which categorizes the scenic values of coastal sites into five distinct classes. Using this technique, coastal scenic evaluations were carried out at 34 selected sites on the Western Black Sea coast of Turkey. Based on the calculated D values, a five-class differentiation was obtained for the selected sites, to provide baseline information for any envisaged subsequent management plans for these areas.  相似文献   
102.
与碱性花岗岩有关的稀有稀土矿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德松 《矿产与地质》1994,8(6):401-406
概述了含矿碱性花岗岩产出的地质背景,含矿岩体的主要特征。根据岩石中暗色矿物与主要成矿元素的关系,将碱性花岗岩矿床划分为3种矿化类型:含Nb(Sn)黑云母花岗岩;含Nb(Sn)、HREE钠铁闪石-钠闪石花岗岩;含LREE霓石花岗岩,并指出,碱性花岗岩矿床在我国北部边区和攀西裂谷带具有良好的成矿前景。  相似文献   
103.
104.
山西地震带历史地震序列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美煊 《地震》1993,(5):40-46
在工程地震工作中需要知道某地震带或某地区未来100年内的地震活动水平,以便适当选择历史地震的统计时段,从而得到和地震活动水平相适应的不同潜在震源区的各级地震的年平均发生率。 本文利用极值理论、最大熵原理、马尔可夫模型的方法、莫尔纳方法和伯努里模型方法计算了山西地震带未来100年内中强震的年平均发生率、平均重现期大于等于某级地震的个数和发震概率,计算结果表明,山西地震带未来百年内将发生≥6.0级地震3次,发震概率为0.94左右;将发生≥6.5级地震1—2次,发震概率为0.84左右;有可能发生≥7.0级地震,发震概率为0.53左右;发生≥7.5级地震的可能性不大,发震概率为0.32左右;发生≥8.0级地震的可能性很小,发震概率为0.15左右。  相似文献   
105.
流域地貌系统的侵蚀演化与耗散结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马新中  陆中臣 《地理学报》1993,48(4):367-376
通过耗散结构的方法和概念,建立了流域地貌系统中熵产生和超熵产生的表达式。以此分析了流域系统的动力学机制,以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为例,建立了流域地貌系统的侵蚀演化模型。定量描述了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流域系统的侵蚀旋回,确定了流域的发育阶段。分析了流域系统侵蚀状况的空间不均匀性。  相似文献   
106.
107.
108.
利用区域性台网记录测定了任邱油田注水诱发地震的震源应力场和尾波衰减特征,结果表明地壳上层有很大水平应力,断层面解受注水井附近局部原生断层影响与华北现代应力场的优势破裂方向和错动方式有差别。地震应力降分布范围为0.2—3.0巴。平均尾波Q_0值为75,属于地壳上部沉积岩层的正常情况,发现在时间上表现出与注水量增减有关的波动。在空间上表现出震群密集区Q_0值较外围区偏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9.
研究新疆伊宁——乌鲁木齐和乌什——库尔勒1972年以来发生的49个震群的ρ值表明,ρ<0.55可作为前兆震群的判据指标。分析了ρ<0.55标准下的前兆震群的预测能力,认为,震群序列的ρ值具有一定的预报效能。  相似文献   
110.
段华琛 《华南地震》1990,10(3):41-46
本文用隶属函数和模糊聚类分析对泰安台和佘山台地倾斜矢量形变异常序列和当地地震序列进行统计研究,计算分析结果对于在统计范围内判别有无地震发生以及估计将会发生的地震震级大小,得到了预期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