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8篇
测绘学   32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41篇
地质学   75篇
海洋学   20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应用气相色谱-气体同位素质谱(GC-C-IRMS)分析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之前,需要对饱和烃样品中正构烷烃和异构烷烃进行预分离、富集,在预分离和富集过程中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是否发生分馏是高精度分析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比值(δ~(13)C)的关键。本文以正构烷烃混合溶液为对象,利用柱色谱、5■分子筛络合、环己烷-正戊烷混合溶剂两次洗脱,GC-C-IRMS分析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研究前处理过程中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是否发生分馏。结果表明:使用柱色谱分离前后,多数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比值相差-0.2‰~0.2‰;当5■分子筛不完全络合时,未络合的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比值偏重约0.7‰,可能发生了微弱的碳同位素分馏,但并未影响洗脱后的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比值;使用环己烷-正戊烷混合溶剂洗脱前后,碳同位素比值相差-0.2‰~0.5‰,以同样方式洗脱第二次,获得的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比值与模拟样品相差-0.3‰~0.2‰。分析不同回收率(20%)正构烷烃的单体碳同位素比值,处理前后的差值基本在0.3‰以内,可见当正构烷烃回收率低至20%左右时,其单体碳同位素仍未发生明显分馏。柱色谱分离-5■分子筛络合-混合溶剂洗脱方法适用于回收率大于20%的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分析。  相似文献   
12.
高分辨率模式雷达回波预报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静  才奎志  谭政华 《气象》2019,45(12):1710-1717
利用2018年7—8月GRAPES_3 km、东北短临(WRFRUC)高分辨率模式综合雷达回波预报数据和辽宁省SWAN雷达组合反射率(MCR)实况,基于邻域法FSS评分指数,分析模式在台风北上和副热带高压边缘暴雨过程中的雷达回波预报能力。结果表明:两家模式在不同降水过程中对小阈值雷达回波有较好的预报技巧,随着回波量级增大,模式预报FSS逐渐减小,雷达回波55 dBz时,FSS甚至为0。当邻域半径是3时,35 dBz以下的回波预报中GRAPES模式在台风北上暴雨中的预报技巧低于副热带高压边缘,35 dBz则相反。WRFRUC模式始终表现为台风北上暴雨中预报较好。当邻域半径9时,WRFRUC模式在台风暴雨中的FSS评分高于GRAPES模式,GRAPES模式在副热带高压暴雨中的FSS评分始终高于WRFRUC模式。GRAPES和WRFRUC模式的最大FSS评分技巧均出现在邻域半径是11时,分别为0.239和0.195。GRAPES模式中FSS评分在12 h逐小时预报中前3个时次较强,WRFRUC模式则表现为中间时次强,两头弱。  相似文献   
13.
全球寒武系四统划分框架正式确立   总被引:33,自引:4,他引:29  
彭善池 《地层学杂志》2006,30(2):147-148
国际地层委员会最近陆续发布了2005和2006年版《国际地层表》(http://www.stratigraphy.org/cheu.pdf),这两张新表较以往各版最为突出的变动是将寒武系分为四个统和十个阶,不再采用国际地学界沿用了近一百七十年的上、中、下3统的传统划分方法。这一改写是全球地层学的重大事件  相似文献   
14.
一种适用于沉积有机质族组分分离的微型柱色谱法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徐世平  孙永革 《地球化学》2006,35(6):681-688
硅胶-氧化铝柱色谱是广泛采用的沉积有机质组分分离方法。但在常规柱色谱分离方法中,存在吸附剂、溶剂使用量过大、烷烃/芳烃组分交叉严重等问题。介绍一种微型柱色谱分离法,其分离效果与常规方法的效果基本相同或略有改善,吸附剂用量与样品的比例由100~250降低为25~50,洗脱溶剂与样品的比例由1800~4600降低至250~500。同时,操作程序进一步简化,分析成本和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大幅度降低。  相似文献   
15.
为了深入认识济南岩溶泉水及地热水循环过程,本文以泰山北翼碳酸盐岩含水介质空间分布特征为研究出发点,分析其埋藏条件和连续性特征,并利用数理统计、空间插值、Piper三线图、概念模型等方法,结合水动力场、水化学场、水温度场和水年龄场“四场”分析,揭示区域地下水循环规律。结果表明:地表分水岭与齐广断裂、禹王山断裂、聊考断裂等深大断裂控制了泰山北翼地区岩溶含水介质空间展布,大致呈现由南向北埋藏深度逐渐增大的变化趋势,受马山断裂、东坞断裂、文祖断裂等次级断裂影响岩溶含水介质上下盘有不同错动,但东西展布仍具有较好连续性;区域地下水循环过程极其复杂,泰山岩群、寒武纪及奥陶纪各类含水岩组通过排泄 渗漏、断裂垂向径流、水平地下径流等形式发生水流交汇,并在山前局部地区与第四纪松散孔隙水产生水量交换,最终通过泉或人工开采形式排泄。区域地下水流具有统一的“四场”,并且呈现明显的水平与垂向分带特征,大致沿东阿断裂及其延长线—吴家堡—华山—章丘区—淄博磁村一线划分冷泉与地热水的分界线,以600 m、1000 m划分出浅、中、深循环深度分界线;冷泉以浅循环为主,中、深循环为辅,地下水矿化度、温度、年龄偏低,而地热水以中、深循环为主,浅循环为辅,地下水矿化度、温度、年龄偏大。不同含水介质水流具有一定内在关联,构成一个完整的岩溶水系统。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重点研究了有作物条件下不同供水农田的“四水”相互转化,突出了有作物条件下降水入渗、潜水蒸发的差异性,土壤水在农业生态环境中的重要性,为水资源多目标开发,探索新路子。  相似文献   
17.
水厂麻粒岩中辉石的穆斯堡尔效应研究表明,斜方辉石的谱图为两组四极双峰,分别由M_1和M_2位上的高自旋态Fe ̄(2+)产生,而单斜辉石则为三组四极双峰,其中两组较强的双峰分别由M_1和M_2位上的Fe ̄(2+)产生,第二组弱双峰是由四面体和八面体位置上的Fe ̄(3+)共同产生的。水厂麻粒岩中辉石的有序程度高,并且斜方辉石有序度大大高于单斜辉石,而单斜辉石M_1、M_2位置的畸变程度高于斜方辉石。在压力相同的条件下,Fe ̄(2+)的有序度具有明显地温度效应,高温有利于Fe ̄(2+)做有序分布。  相似文献   
18.
云南三江一河典型地区河谷第四系发育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程捷  罗绍峰 《现代地质》1994,8(1):11-19
三江一河(金沙江、怒江、澜沧江、红河是流经云南境内的4条主体水系,将上述4条河流河谷第四系的野外观察加以总结得出;金沙江河谷局部发育早一中更新世的湖相层和河湖相层,常形成晚期阶地的基座,晚更新世至全新世冲积层构成四级阶地;怒江河谷第四系发育较差,在六库的上游河谷中冲积层极不发育,只有局部地方有少量的河漫滩砂砾层(全新世),在六库至过街河段中,尤其是过街盆地,发育有中更新世至全新世的冲积层和洪积层,前者构成五级阶地,后者形成巨大的洪积扇分布在河流右岸的谷底或苍坡上;澜沧江除景洪、勐罕(橄榄坝)盆地外,其它河段主要为峡谷,第四系很少,在景洪盆地中发育有第二、第一级阶地和河漫滩冲积层;红河的第四系有中更新世至全新世的冲积层,并构成五级阶地。基于上述第四系特点,简要地讨论了这4条河流的形成时代。  相似文献   
19.
A sequential fractionation procedure employing a series of selected mild organic solvents of different polarity has been applied for the isolation of chemically different organic fractions from a brown coal humic acid. Elemental composition, 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 i.r. and electron spin resonance analysis were carried out on the isolated humic fractions. They were characterized by: (a) a low polydispersity, (b) a decreasing aliphatic and increasing aromatic character along the series, (c) very different molecular weight which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E4/E6 ratios (particle aggregation and molecular association) and free radical concentrations (chemical and biochemical activity).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were found between physico-chemical parameters of the isolated humic fractions, i.e. Mn, Mw, E4/E6 ratios, spins/g contents and the dielectric constants of the solvents used. This suggested the efficiency of the applied procedure in isolating chemically different organic fractions from the bulk, original humic acid.  相似文献   
20.
1 INTRODUCTIONMany hydro-momhological mathematical models neglect the innuence of river bed maerialheterogeneity and its time and space changes during transport and related erosion/dePosition processes. Inthese models a rePresentative diameter of the river bed grain-size distribution (for examPle d5o) isspecified as initial data in each comPutational point of the modeled domain. Different d5o can be assignedto each ghd point but temPoral changes in bed material gradation cannot be simul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