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18篇
  免费   4319篇
  国内免费   6097篇
测绘学   4316篇
大气科学   4566篇
地球物理   5708篇
地质学   10289篇
海洋学   3355篇
天文学   240篇
综合类   1942篇
自然地理   3518篇
  2024年   79篇
  2023年   275篇
  2022年   814篇
  2021年   966篇
  2020年   1136篇
  2019年   1168篇
  2018年   1091篇
  2017年   1260篇
  2016年   1327篇
  2015年   1461篇
  2014年   1537篇
  2013年   1771篇
  2012年   1616篇
  2011年   1676篇
  2010年   1341篇
  2009年   1484篇
  2008年   1518篇
  2007年   1585篇
  2006年   1511篇
  2005年   1361篇
  2004年   1190篇
  2003年   1031篇
  2002年   946篇
  2001年   790篇
  2000年   734篇
  1999年   655篇
  1998年   604篇
  1997年   531篇
  1996年   475篇
  1995年   432篇
  1994年   382篇
  1993年   323篇
  1992年   199篇
  1991年   176篇
  1990年   114篇
  1989年   86篇
  1988年   83篇
  1987年   52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4篇
  1954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 毫秒
111.
1 .IntroductionNondestructiveinspection (NDI)isveryimportantforensuringthereliabilityofoffshorestructuresintheirservicelives (Lauraetal.,1 996 ) .Itiswellknownthatdetectionofflawsinvolvesconsider ablestatisticaluncertainties.Asaresult,theprobabilityofdetection (POD)forallflawsofagivensizehasbeenusedintheliteraturetodefinethecapabilityofaparticularNDItechniqueinagivenen vironment.SincethedataofPODusuallyscatterlargely ,itisdifficulttodeterminewhichmodelfitstheavailabledatabest.Thismodelun…  相似文献   
112.
1 IntroductionThe South China Sea (SCS) is the largestmarginal sea in the western Pacific (see Fig. 1). It con-nects with the SCS through the Taiwan Strait, with thePacific through the Luzon Strait, with the Sulu Seathrough the Mindoro and Balabac Straits and with theJava Sea and Andaman Sea through the Sunda Shelf(For convenience, here we refer to the section at 1.5°N,Fig. 2). It is shown that the seasonal SCS circulation ismostly affected by the summer/winter monsoon, andthe no…  相似文献   
113.
厦门港潮汐水流及浑水悬沙整体物理模型于1989年建成后,已进行了不少有意义的试验研究工作,取得较好效果。本文主要介绍模型的设计思想、相似准则、浑水悬沙相似理论的探讨、模型设计方法以及模型沙的选择等。  相似文献   
114.
万纳断裂带为一典型的右旋走滑系统,由其南段前锋的拉奈—沙捞越走滑-收缩叠瓦扇、北段尾端的南海西南次海盆西南端走滑-伸展叠瓦扇和中段的万安盆地走滑-拉分双重构造所组成,其动力主要源自中生代末以来华南—印支陆缘岩石圈的拆沉作用和南海海底扩张,它的走滑拉分作用直接导致了万安盆地的产生,对该海域油气等资源的形成与聚集起了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5.
黄、渤海海岸风沙地貌类型及其分布规律和发育模式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于1990-1994年,对黄,渤海海岸风沙地貌,风沙沉积,风沙灾害和土地沙漠化现象进行详细的外业调查,测量和填图,在此基础上,利用GIS技术原理,对海岸岗沙地貌进行系统的分类研究,对海岸风沙地貌分布规律和发育模式进行较深入的探讨,结果表明,研究区风沙地貌,风沙灾害和土地沙漠化现象主要分布在冬,春季气候干旱,风力强而持久,砂源丰富的渤海海岸和山东半岛半岸的砂质海岸地区,海岸沙丘和风成砂地总面积达70  相似文献   
116.
太平洋海域海平面变化的灰色系统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太平洋海域48个长期验潮站的月均海平面分别建立了GM(1,1)模型。GM(1,1)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太平洋海域的海平面变化的趋势,它除了能给出连续的海平面变化速率外,同时能方便地给出海平面变化的加速率。模拟结果表明,在太平洋地壳均衡假设下,太平洋海域的月均海平面以平均速率0.17cm/a上升。在太平洋海域所取的48个长期验潮站中,有40个站在加速上升,全部站的平均加速度为0.00029cm/a2。且加速率逐渐增大。当然这些加速率都很小,但作为一种普遍性的趋势,这已足以说明:太平洋海域的海平面在加速上升  相似文献   
117.
使用块体混合层模式对一个固定海洋观测站所测的上层海洋之物理特性进行了模拟,结果发现了难以重复观测到的许多物理特征。文章提出了水块混合层模式,着重模拟了扩展湾流体系(EGSS)中的一个水块,在它被海流从佛罗里达海峡(24°N,80°W)带到挪威海(68°N,10°E)的过程中,其物理特性(其中包括温度、盐度、混合层深度和夹卷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模拟结果较好地再现了所观测的物理特性的演化。  相似文献   
118.
针对白沙河地下水含水层的内部结构和本区开采特点以及已出现的环境问题,建立了地下水资源管理模型,确定了优化开采方案。该管理模型针对本区每年2个管理时段的长度及其开采量均不同的特点,导出了新的响应矩阵的公式。管理模型的建立有助于对该区地下水的合理开采。  相似文献   
119.
用Niiler—Kraus类型的混合层积分模式,对TOGA—COARE强化观测期间由《实验3号》科学考察船观测资料得到的混合层深度和SST在季节内时间尺度的变化进行了模式研究。指出:1.混合层耗散参数与较长时间尺度过程风应力的变化存在着比较好的对应关系;2.模式可以较好的对风场和热通量场在季节内时间尺度的变化作出响应,模拟出季节内时间尺度SST的变化;3.Niiler,-Kraus模式在考虑耗散作用后,可用于海洋季节内时间尺度变化的模式研究。  相似文献   
120.
Ocean current forecasting is still in explorative stage of study. In the study, we face some problems that have not been met before. The solving of these problems has become fundamental premise for realizing the ocean current forecasting. In the present paper are discussed in depth the physical essence for such basic problems as the predictability of ocean current, the predictable currents, the dynamical basis for studying respectively the tidal current and circulation, the necessity of boundary model, the models on regions with different scales and their link. The foundations and plans to solve the problems are demonstrated. Finally a set of operational numerical forecasting system for ocean current is propo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