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54篇
  免费   666篇
  国内免费   630篇
测绘学   2015篇
大气科学   579篇
地球物理   1641篇
地质学   1485篇
海洋学   534篇
天文学   51篇
综合类   693篇
自然地理   1352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325篇
  2021年   379篇
  2020年   346篇
  2019年   308篇
  2018年   202篇
  2017年   282篇
  2016年   274篇
  2015年   278篇
  2014年   324篇
  2013年   437篇
  2012年   405篇
  2011年   392篇
  2010年   305篇
  2009年   350篇
  2008年   384篇
  2007年   472篇
  2006年   402篇
  2005年   323篇
  2004年   305篇
  2003年   278篇
  2002年   229篇
  2001年   230篇
  2000年   164篇
  1999年   138篇
  1998年   152篇
  1997年   104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73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3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提高大气温度测量的准确度,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地面气温观测系统并推导了相应的辐射误差修正方程。首先,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对该测温系统进行结构优化设计以及辐射误差量化计算。然后,利用BP神经网络算法拟合可针对多变量变化的辐射误差修正方程。最后,以076B型强制通风测温仪器的测量值作为温度基准,验证该测温系统的测温精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新型地面气温观测系统的测量值与基准温度的均方根误差(RMSE)和绝对误差(MAE)分别为0.031 ℃和0.041 ℃。  相似文献   
992.
改进灰色马尔科夫模型在基坑预测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坑预测问题关系到工程施工的安全,在施工过程中对基坑进行周密的监测和变性预测分析显得尤为重要。针对传统预测模型存在固有偏差和可靠性低的缺点,采用新陈代谢的原理对无偏灰色加权马尔科夫模型进行改进。该模型先用无偏灰色模型拟合系统的总体变化趋势,然后,对拟合残差进行马尔可夫状态划分,并根据各阶权重对不同步长的转移矩阵进行加权处理,用加权后的无偏灰色马尔科夫模型进行预测。在每一步的预测中,利用新陈代谢的原理不断更新建模所使用的数据。将该模型用于基坑沉降预测,并通过实例进行验证。实验表明:基于新陈代谢的无偏灰色加权马尔科夫模型提高了基坑沉降预测的精度和可靠性,预测精度与未改进模型相比提高了8.54%。  相似文献   
993.
针对狭长区域GNSS控制网边长差异较大的问题,本文通过划分子网来降低数据处理的难度,从基线处理和网平差两个方面,分析了系统误差来源,研究了基准处理中卫星轨道误差、对流层误差以及网平差中位置、尺度、方位和时间演变基准误差的改正方法,形成了一套高精度数据处理方案。基于该方法,对三峡库区GPS滑坡监测网的实测数据进行了分析与处理,获得了高精度的处理结果,本研究对狭长区域GNSS控制网的建立具有借鉴意义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94.
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和卫星影像分辨率的不断提高,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本文介绍了对卫星影像进行DOM(数字正射影像)制作、河涌排放口定位、污水等级监督分类及变化监测等在城市污水行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5.
排水管网属于地下隐蔽设施,具有变化慢、变化隐蔽两大特点,因此其空间数据主体相对稳定,而改造节点、更新数据困难。本文通过排水管网GIS系统收集管网管理一线工作人员存在的数据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修补测及成果确认,从而快速修复管线,完善排水管网数据库,提高数据现势性。  相似文献   
996.
对于十分规则的道路网(城市道路)来说构造网眼是十分容易的,且得到的道路网眼完整性较高,然而对于乡村道路,由于数据采集习惯或数据质量的影响,道路在居民地附近容易断开,导致计算机不能构造完整的网眼。本文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利用居民地聚类和缓冲区分析的方法辅助道路网眼的构建,从而提高了乡镇郊区道路网眼的完整性,为采用网眼合并的方式进行综合的方法,以及各种基于网眼的空间分析提供了有效支撑。  相似文献   
997.
城市交通网络分形维数的不确定性估计、控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度-半径维数模型作为描述城市交通网络复杂不确定性现象的一种分形分维方法,其自身存在的不确定性往往被忽视,且相关研究更是鲜见报道。故针对该模型在分形维数测算全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问题,本文率先开展了系统剖析、定量估计和质量控制研究。首先对数据源、矢量化处理、测算中心、尺度选择、以及分维数模型估计等一系列环节进行了不确定性估计与分析,其中首次给出了分形维数在一定置信水平下的不确定性度量区间,并依据误差传播理论对误差的传递和累积进行了描述;然后着重提出了基于LMed S(Least Median of Squares)的质量控制方法。最后通过对拉萨市的算例实验表明:道路的矢量化过程、测算中心和测算尺度的选择都会导致分维的不确定性;并在对数据质量进行控制的基础上,通过置信区间对长度-半径维数模型的不确定性进行了在一定概率水平下的首次度量;同时结合区域现状对研究结果给出了合乎实际的解释。本文在描述表征不确定性问题的分形几何和分形维数的基础上,系统地揭示了其自身不确定性的本质,不仅进一步丰富了分形分维理论,为控制其质量奠定理论基础,而且可为城市交通网络分形维数的地学应用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8.
介绍了大连市沿海丘陵地区地铁施工控制网布设、观测中关键技术的研究及解决方案,其中利用GPS静态观测与传统精密导线测量相结合组成混合网平差、将精密导线点纳入二等水准网,实现平高复用等技术,可给同类工程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9.
为了提高供水管网巡检效率,基于GIS和物联网技术设计实现了供水管网巡检系统。该系统能够有效地解决地理信息分析问题,也为管网改造、爆管抢修等业务提供支持,并为管网设备管理提供了科学化、制度化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00.
Selective omission is necessary for road network generalisation.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use of supervised learning approaches for selective omission in a road network. To be specific, at first, the properties to measure the importance of a road in the network are viewed as input attributes, and the decision of such a road is retained or not at a specific scale is viewed as an output class; then, a number of samples with known input and output are used to train a classifier; finally, this classifier can be used to determine whether other roads to be retained or not. In this study, a total of nine supervised learning approaches, i.e., ID3, C4·5, CRT, Random Tree, 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 naive Bayes (NB), K-nearest neighbour (KNN), multilayer perception (MP) and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BLR), are applied to three road networks for selective omission. The performances of these approaches are evaluated by both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and visual inception. Results show that: (1) in most cases, these approaches are effective and their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is between 70% and 90%; (2) most of these approaches have similar performances, and they do not have any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3) but sometimes, ID3 and BLR perform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NB and SVM; NB and KNN perform significantly worse than MP, SVM and BL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