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47篇
  免费   464篇
  国内免费   452篇
测绘学   3236篇
大气科学   352篇
地球物理   565篇
地质学   944篇
海洋学   486篇
天文学   264篇
综合类   375篇
自然地理   44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170篇
  2021年   203篇
  2020年   189篇
  2019年   198篇
  2018年   129篇
  2017年   307篇
  2016年   289篇
  2015年   302篇
  2014年   296篇
  2013年   357篇
  2012年   357篇
  2011年   338篇
  2010年   268篇
  2009年   282篇
  2008年   351篇
  2007年   364篇
  2006年   336篇
  2005年   313篇
  2004年   257篇
  2003年   208篇
  2002年   156篇
  2001年   172篇
  2000年   128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110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Though many studies have focused on the causes of shifts in trend of temperature, whether the response of vegetation growth to temperature has changed is still not very clear. In this study, we analyzed the spatial features of the trend changes of temperature during the growing season and the response of vegetation growth in China based on observed climatic data and the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 from 1984 to 2011. An obvious warming to cooling shift during growing season from the period 1984–1997 to the period 1998–2011 was identified in the northern and northeastern regions of China, whereas a totally converse shift was observed in the southern and western regions, suggesting large spatial heterogeneity of changes of the trend of growing season temperature throughout China. China as a whole, a significant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vegetation growth and temperature during 1984 to 1997 has been greatly weakened during 1998–2011. This change of response of vegetation growth to temperature has also been confirmed by Granger causality test. On regional scales, obvious shifts in relationship between vegetation growth and temperature were identified in temperate desert region and rainforest region. Furthermore, by comprehensively analyz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DVI and climate variables, an overall reduction of impacts of climate factors on vegetation growth was identified over China during recent years, indicating enhanced influences from human associated activities.  相似文献   
962.
本文针对地震勘探深度域偏移速度建模研究,利用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ADCIGS)建立了以剩余速度为自变量,剩余深度为目标函数的关系式,及目标函数的梯度公式.利用导出的两个公式分别对剩余深度与剩余速度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通过理论分析和模型试算证明初始速度模型的误差具有方向敏感性,即正误差较负误差对速度建模迭代收敛更敏感.利用此结论进行深度域速度建模既可以提高计算效率也可以提高建模精度.  相似文献   
963.
陈鹏  张青  李倩 《干旱区地理》2015,38(4):770-778
随着遥感技术的飞速发展,利用遥感数据来进行水资源的监测、调查和分析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通过选取新疆博湖县境内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博斯腾湖为研究区,FY3A/MERSI影像为数据源,利用监督分类法从Landsat-ETM+影像提取水体,提取结果作为FY3A/MERSI影像水体提取精度验证的底图。采用单波段阈值法、基于阈值的多波段谱间关系法和基于阈值的水体指数法从FY3A/MERSI影像提取研究区水体,基于混淆矩阵法,提取结果分别与Landsat-ETM+影像底图作对比分析,最终得出结论,基于阈值的水体指数法中的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法提取研究区水体的总体精度最高,为96.37%,Khat为0.915。  相似文献   
964.
完整性认证是遥感影像获得有效利用的前提,完整性无法确定的遥感影像,其使用价值将大打折扣。传统认证技术没有顾及遥感影像认证过程中的特殊性,并不是所有用户都有权甄别遥感影像是否经过扰动。而且,传统认证技术对数据进行二进制级别的认证,已不能满足遥感影像的内容认证需求。本文从内容认证的角度研究遥感影像的多级权限管理,提出一种基于感知哈希技术与单向函数的遥感影像多级认证权限的管理方法。感知哈希技术能用很少的信息表征遥感影像的有效内容,并对不改变影像内容的操作保持鲁棒性,与密码学Hash函数有着显著的区别。多级权限的管理则通过建立与权限矢量对应的密钥矢量来实现,权限较高的用户可以通过自己的密钥计算出低权限用户的密钥,反之则不行。本方法首先以单向函数生成不同等级的权限密钥,然后,根据不同区域的地物影像进行敏感等级的划分,最后,计算不同区域影像的感知哈希序列,并通过不同级别的密钥加密生成的感知哈希序列。用户认证影像内容完整性时,根据权限的不同认证不同敏感度的影像。实验与分析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实现遥感影像的认证权限管理,并具有较高的实现效率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965.
本文运用面向对象分类与DEM数据相结合的方法,对资源卫星一号02C卫星遥感影像进行湿地提取。探索了基于对象与DEM信息的提取技术,在02C影像湿地的提取应用,对研究我国国产卫星在湿地监测和保护方面有重要的意义。研究结果表明:(1)面向对象的遥感影像信息提取方法,可同时兼顾影像光谱信息及空间信息,适用于02C影像的湿地提取,精度得到明显提高;(2)基于对象与DEM信息的提取方法,使沼泽地与草地相混淆的现象明显减轻,湿地分类精度进一步提高,该方法适用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湿地提取研究;(3)基于对象与DEM信息提取的水田、水体、沼泽地及河滩的精度,分别为88.46%、97.44%、86.96%和83.33%,满足资源卫星一号02C遥感影像对湿地进行监测和保护的需要。  相似文献   
966.
After completion of a study on predicting risky zones of earthquake of M≥8 for 1-3 years in the mainland of China,which was supported by Chinese Joint Seismological Science Foundation(D07018 and D08009),a further study was extended to that of greater magnitudes in the world.Based on the historical earthquake cases,we finished the research report,forecasting global earthquakes with magnitude more than 8.0 using the image analysis of seismicity.In this research report,we summarize 11 abnormal seismicity images for predicting earthquake of M≥8.0 around the world.In our research report,we predicted earthquakes of M≥8.0 from June 2009 to June 2014,the medium term predicting within 5 years period.Among these 5 predictive areas,three earthquakes occurred,which is Samoa M8.1 Earthquake on 29 September 2009,Talca M8.5 Earthquake on 27 January 2010,Chile,and Eastern Sendai M9.0 Earthquake on 11 March 2011,Japan respectively.Here we introduce the main items of the image analysis of seismicity and we predict three earthquakes and think that the image analysis of seismicity can be of help.  相似文献   
967.
对2007年7月至2011年8月乌什台水管倾斜仪和伸缩仪记录到的畸变图像进行分析总结,乌什周边5级以上地震发生前,乌什台水管倾斜仪和伸缩仪观测数据出现的突跳、掉格等畸变图像,可能是震前地壳运动的反映。  相似文献   
968.
多模态图像配准是图像配准研究中的重难点问题。本文将实数域的灰度图像转换到复数域的梯度图像,借鉴SAR图像配准的相干系数法,提出了基于梯度相关性的多模态图像配准相似性测度。通过中波红外和可见光图像的配准实验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为多模态图像配准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69.
非对称圆弧片状声源在井旁地层中产生的声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一种可用于随钻三维反射声波成像测井的圆弧片状声源,推导了该声源声学性质在波数-频率域内的数学描述,并利用实轴积分的方法对该声源在井旁地层中产生的声场进行求解,考察了声源的线度、频率等因素对该声源向地层中辐射的声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特定尺寸和特定频率下的圆弧片状声源产生的纵波场的水平和垂直指向性图中仅具有一个明显的主瓣,且主瓣三分贝角宽较窄,方位分辨率较高,指向性良好,适用于随钻三维反射成像测井;SV波场和SH波场的指向性图中存在两个或者多个角瓣,SV波场在垂直于井轴方向上辐射的能量为0,另外在井中发射和接收的反射SH波场和SV波场会相互干扰,所以难以利用SV波场和SH波场进行三维反射声波成像;声源的线度和频率等因素对其辐射声场影响较大,考虑到激励效率和方位分辨率等因素,对于本文描述的井孔模型,选择圆周角在75°和90°之间, 主频为12 kHz左右的声源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970.
在辐射成像应用中,DR及CT检测会产生大量的图像数据,对这些图像数据的处理涉及图像处理技术的方方面面。这些处理技术包括重建、可视化、图像增强、图像压缩和图像缺陷分析等。通常人们需要对图像中的特定区域(ROI)进行处理,并对图像上的ROI进行选择。ROI的确定,编辑是辐射成像图像处理的常用功能。本文介绍常用各种ROI,实现了这些ROI的勾画、编辑、选择等功能,并介绍了ROI与孔隙度计算及缺陷识别等应用的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