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51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23篇
海洋学   8篇
天文学   14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基于2014年4月至2018年8月的全球航空客运数据,运用Gephi网络分析探讨全球城市网络联系强度的时空演化过程,并基于定积分的基本概念构建了“联系强度-空间距离”模型,从新的视角解读全球城市网络联系强度对空间距离的突破,研究得出以下结论:①全球城市网络联系强度在2014~2018年总体呈上升态势,西欧城市群、北美城市群、东亚城市群构筑了全球城市网络骨架;② 全球城市网络对空间距离的突破在2016年达到峰值后又呈现阶段性回落,反映出全球城市网络演化与重构的复杂性和波动性。  相似文献   
142.
针对我国现有以地面雷达为主要空管手段的监管体系中,轻小型无人机飞行目标存在的“看不到”“管不了”等难题。该文提出了基于北斗短报文通信技术的无人机系统飞行监管技术与方法,研究制定了无人机资源注册、任务注册机制,以及无人机飞行诸元传输协议;研究突破了无人机机载设备终端电磁兼容、北斗通信传输频次加密、多系统导航定位、FPGA优化集成等关键技术,研制了小型化、轻量级、高频次北斗短报文无人机飞行监管机载终端,开发了网络化无人机飞行监管综合运行管理平台。全套系统在国土测绘、海洋监测、灾害应急等领域开展5个节点应用示范,有效实现了无人机多架、协同、异地、同步在线超视距通信与监管。研究成果填补了我国无人机飞行安全管理的空白,进一步推动了无人机产业化发展,有力保障了我国低空空域开放政策的有序推进。  相似文献   
143.
按照领域专用、性价匹配的思想,设计并实现了一套满足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立体测绘要求的无人机航空摄影系统。该系统以双翼无人机为遥感平台,以数字相机为传感器,配置3轴稳定云台,直接获得数字航空影像,具有自主飞行、低空作业、无需机站支持、起降距离短、滑翔性能好等特点。系统包括双翼无人机、飞行自动控制与安全、CCD数字相机、稳定云台、空地无线通讯、地面站和数据处理等7个子系统。分别介绍了系统的总体结构和各子系统的技术状况;分析和比较了系统的GSD、像点移位、基高比等关键参数在保证成像质量和成图精度方面的合理性;报告和展示了系统在广州新客站、丹江口文物考古测量工程的试验情况和部分成果;最后对系统的改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4.
自然结冰试飞是运输类飞机合格审定必须实施的高难度、高风险试飞科目,需要在环境温度、云中液态水含量(LWC)和云滴中值体积直径(MVD)满足条件,含有大量过冷水的环境中完成规定的飞行动作。利用2020年3月16日、26日及27日阎良机场国产某大型运输机自然结冰试飞的地面、高空、卫星、雷达和机载探测等多源观测资料,对3次自然结冰试飞气象条件进行了对比分析,并验证了李佰平等改进的自然结冰潜势算法有效性。结果表明:改进的自然结冰潜势算法对于结冰区域的预报较为准确,但在结冰强度预报上需进一步优化。西风系统因水汽条件不足,结冰气象条件较南支系统要差。高空冷空气未到达试飞区域前,云中环境温度偏高,结冰强度较弱;冷暖空气交汇的区域,LWC较高,MVD较为合适,结冰较强。研究结果对未来在阎良机场开展运输类飞机自然结冰试飞的窗口期和空域选择、协同指挥保障均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5.
孙晶  蔡淼  周毓荃  欧建军 《气象科技》2022,50(3):403-411
针对直升机自然积冰试飞,结合直升机飞行特性,分析了不同气象条件下试验飞行路线确定原则。利用模式预报和实况监测产品,设计了直升机积冰试验飞行方案,并在2018年3月新疆乌鲁木齐外场试验中进行了应用和检验。结果表明,直升机自然积冰试验飞行方案的确定原则需要充分考虑直升机的飞行特性。在层状云中进行自然积冰试飞,根据积冰区相对云区位置,考虑从云底或云顶进入积冰区的原则。建立了飞机积冰飞行方案设计流程。利用积冰潜势预报系统提前72 h开展概率预报,利用云降水显式预报系统提前24 h开展云条件预报,利用卫星雷达探空等观测资料提前3 h开展积冰条件监测预警。预报和监测结果显示,计划试验当天云的宏微观条件较为理想,符合飞机积冰形成的条件。针对此云层设计了采取云底进入探测区和云底退出的规避方式,在云中采用多次往返爬升和平飞寻找过冷水区以完成积冰探测。实际飞行也采用了云底入云并云中探测到了积冰和过冷水,是一次比较成功的飞机积冰航线设计和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