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67篇
测绘学   51篇
大气科学   172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62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35篇
自然地理   8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01.
广西晚稻低温冷害空间分析模型构建及其区划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根据晚稻生长状况、受害程度与低温冷害强度关系,确定晚稻冷害等级指标;利用广西90个气象台站46年的气候资料和站点地理信息,采用GIS技术和数理统计回归分析以及气候资源的细网格推算方法,建立晚稻冷害的空间分析模型,推算出1km×1km分辨率的冷害指标因子空间分布;并根据晚稻冷害分级指标,通过GIS的空间分析能力,分析广西晚稻低温冷害的空间分布特征,得出广西无冷害和轻度、中度、严重冷害等四个区域的区划结果,制作广西晚稻低温冷害区划专题图,对分区结果进行评述并指出了冷害的战略防御和应急防御措施,为广西水稻生产的趋利避害和优化布局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02.
Impacts of El Nino-Southern Oscillation events on China's rice production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This paper aims to demonstrat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ENSO and rice production of Jiangxi province in order to identify the reason that ENSO might have little effect on Chinese rice production. Using a data set with measures of Jiangxi’s climate and rice production, we find the reason that during 1985 and 2004 ENSO’s well correlated with rainfall did not promote Chinese rice production. First, the largest effects of ENSO mostly occur in the months when there is no rice in the field. Second, there is almost no temperature effect. Finally, the monthly distribution of rainfall is almost the same in ENSO and neutral years because the largest effects are during months when there is the least rain. In addition, due to the high irrigation share and reliable and effective irrigation facilities of cultivated land, China’s rice production is less climate-sensitive.  相似文献   
403.
水稻产量构成要素年际波动气象因子相关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双流县1985年-2003年水稻田间实际观测资料和同期气象数据,分离气象产量,作各发育期气象因子点聚图分析和标准化处理,得到相关系数,建立多元回归方程,利用积分回归分析不同发育期气候要素对气象产量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在播种一出苗期,气象产量和气候积温呈负相关;在三叶一移栽期,气象产量和活动积温呈正相关;在拔节一孕穗期,气象产量和有效积温呈正相关;在开花一乳熟期,气象产量和最高气温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404.
综合利用前人研究结果与江苏地区水稻生长所需的光、温、水特性,提出了江苏水稻气候适宜性评价指标为适宜生长期、5—10月降水量、t≥10℃活动积温、日照时数;依据现有稻麦(油)两熟的耕作制度,确立了江苏水稻气候适宜性区划因子和分级阈值。基于1961—2019年江苏省及周边共85个站(市、区)的气象数据,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水稻气候适宜性评估模型,并确定综合评估指数,利用ArcGIS的自然断点法,将江苏中熟中粳、迟熟中粳、早熟晚粳、中熟晚粳种植适宜区进行区划。通过30 a尺度下的年代际分析发现,由于适宜生长期延长和活动积温增加,使得四个品种特性的水稻适宜种植区域均有所调整,其中晚熟粳稻的种植范围北扩到淮河以南地区。  相似文献   
405.
江淮地区气温变化对一季中稻产量和产量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晓群  许莹  赵海燕 《地理研究》2008,27(3):603-612
在气候变暖背景下,最高和最低气温不同的变化特征会对水稻产量和产量构成产生明显影响。根据江淮地区代表性站点近50年来一季中稻产量形成阶段最高和最低气温的统计分析表明,1991年以来,最低气温升温速率大于最高气温,日较差减小,极端高温事件强度、频率有所增强。利用安徽省农科院2000~2004年中稻分期播种试验水稻产量和产量构成数据与产量形成阶段的最高与最低气温不同步长滑动平均值进行动态相关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气温对水稻产量构成和产量在始穗前和始穗后各有一个负影响时段,其影响程度始穗前大于始穗后;对结实率影响最大,其次是千粒重,再次是产量;最低气温的影响大于最高气温。随着滑动步长的增加,最高气温负影响程度的增大主要体现在抽穗前,最低气温则贯穿于整个产量形成过程中。  相似文献   
406.
不同水肥条件下水稻氮素运移与转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不同的水肥处理,采用15N示踪方法,观测分析了氮素在稻田的时空分布及运移规律、挥发及淋失损失规律、氮素在水稻植株中的分布特征、稻田氮量平衡等。结果表明:不同灌溉方式下,由于稻田水分状况的差异导致土壤养分时空分布不同,从而影响其对作物的有效性;由于节水灌溉稻田水分相对较少,基质浓度较高,挥发损失高于淹灌。虽然节水灌溉下稻田渗漏液NH4及NO3-浓度较淹灌高,但由于此时总渗漏量显著减少,氮的总淋失较淹灌条件少;节水灌溉下,适当增加追肥次数,有利于减少各种氮素养分的损失,提高氮肥利用率;节水灌溉下水稻对氮素的吸收利用率高于淹灌,且有利于氮素养分向稻谷转移。  相似文献   
407.
408.
宁夏灌区水稻不同灌溉量植株高度的气候生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水稻株高增长速率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分别建立了水稻株高,株高增长速率的气候生态模型和宁夏灌区水稻株高分布函数,揭示水稻生长发育与气候因子、不同灌溉量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09.
对浙江省农业地质环境调查有关农产品安全性资料成果,分析在茶、稻中的铅、氟含量水平及安全性,并探讨了影响农产品安全的原因,进行了茶叶和水稻中铅、氟限量标准的讨论,认为国内对食品卫生标准制定趋于偏紧。参照日本、加拿大的茶叶氟元素限量标准,提出浙江省茶、稻的铅、氟元素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410.
多时相MODIS影像水田信息提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稻种植及其分布信息是土地覆被变化、作物估产、甲烷排放、粮食安全和水资源管理分析的重要数据源。基于遥感的水田利用监测中,通常采用时序NDVI植被指数法和影像分类法分别进行AVHRR和TM影像的水田信息获取。针对8天合成MODIS陆地表面反射比数据的特点和水稻生长特征,选取水稻种植前的休耕期、秧苗移植期、秧苗生长期和成熟期等多时相MODIS地表反射率影像数据,通过归一化植被指数、增强植被指数及利用对土壤湿度和植被水分含量较敏感的短波红外波段计算得到的陆表水指数进行水田信息获取。将提取结果与基于ETM+影像的国土资源调查水田数据,通过网格化计算处理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利用MODIS影像的8天合成地表反射率数据,进行区域甚至全国的水田利用监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