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1篇
  免费   416篇
  国内免费   696篇
测绘学   122篇
大气科学   141篇
地球物理   302篇
地质学   1851篇
海洋学   115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136篇
自然地理   19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173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132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喀喇昆仑地区康西瓦断裂以南被划为晚三叠世的变质杂岩,由两套影像特征迥然不同的岩石组成,其中一套与塔里木板块的结晶基底非常相似,野外实勘证实这是一套深变质岩,其岩性组合及变形变质特征与塔里木板块的元古界一致;另一套为晚三叠世地层。两套地层间为一条在遥感图像上具有明显的线性特征但还未曾识别的大型断裂,根据对两侧地质环境的分析,认为它可能是一条重要的地质界线。  相似文献   
952.
We determined the mineralogical and petr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ultramafic rocks dredged from two oceanic core complexes: the Mado Megamullion and 23°30′N non-transform offset massif, which are located within the Shikoku back-arc basin in the Philippine Sea. The ultramafic rocks are strongly serpentinized, but can be classified as harzburgite/lherzolite or dunite, based on relict primary minerals and their pseudomorphs. Strongly elongated pyroxene porphyroclasts with undulatory extinction indicate high-temperature (≥700 °C) strain localization on a detachment fault within the upper mantle at depths below the brittle–viscous transition. During exhumation, the peridotites underwent impregnation by magmatic or hydrothermal fluids, lizardite/chrysotile serpentinization at ≤300 °C, antigorite crystallization, and silica metasomatism that formed talc. These features indicate that the detachment fault zones formed a fluid pathway and facilitated a range of fluid–peridotite interactions.  相似文献   
953.
针对被动型铷原子频标电路模块中由三极管等数量众多的分立元件搭建的9倍选频放大模拟电路和种类繁多的集成电路搭建的5.3125 MHz综合器电路,给出了数字化电路解决方案。在此新方案中,通过使用一种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对锁相环进行编程控制,可以实现对10 MHz参考信号18倍频的精确控制;同时,利用该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内部"虚拟"的集成电路对10MHz参考信号进行分频变换可以得到5.3125MHz信号。实际使用证明,这种设计方案具备易于集成、调试简单的优点,在替换原有模拟倍频、综合器功能电路后,成功实现整机锁定,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或优于原有水平,使整机向数字化、小型化迈出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954.
采用715m埋深的矿井巷道揭露的煤系地层和正断层作为试验对象,由巷道和其侧帮水平钻孔构成相互垂直的二条电法观测线,在断层下盘进行注水,时空域观测二条测线上岩体的地电场响应.试验中动态反演电阻率图像可以跟踪水体渗流运动过程,判定岩体中断层导水性能及其控水作用;自然电位随着岩体内注入水体逼近电极而上升,停止注水而下降,自然电位指示岩体水体渗流的波动规律;激励电流的升降与出水点位置相关,距离出水点越近激励电流上升越明显.试验表明对于受断层控制的深部复杂岩体的水体渗流,可以运用地电场的时空特性进行监测评价.动态地电场监测技术,可用于复杂岩体的导、隔水性能研究.  相似文献   
955.
针对ArcGIS软件复杂钻孔三维精细地质模型自动构建研究存在的不足,该文在简要分析MultiPatch三维空间数据模型和深入研究复杂钻孔三维空间精确定位方法的基础上,探讨了基于ArcGIS Engine的复杂钻孔三维精细地质模型自动构建工作流程,并从空间精确定位、属性精细表达两个层面对钻孔三维精细地质模型构建算法进行了设计与实现.经软件功能研发及实际应用检验表明,该研究能够有效实现复杂钻孔精细地质属性特征的三维空间精确定位及多尺度精细表达,为应用ArcGIS Engine自动构建复杂钻孔三维精细地质模型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途径,也可为基于ArcGIS Engine的复杂地质体三维可视化建模及精细地质属性表达研究提供应用借鉴.  相似文献   
956.
中条山地区是华北克拉通中部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内前寒武纪地层广泛出露,新太古代地质体主要分布在北东走向的中条山主山脉和近东西向王屋山"同善天窗"内。"同善天窗"中主要出露虎坪花岗质片麻杂岩及宋家山群。虎坪杂岩中黑云斜长片麻岩的锆石U-Pb上交点年龄为(2 530±13)Ma,εHf(2 530Ma)为3.89~7.12;英云闪长岩207 Pb/206 Pb加权平均年龄为(2 551.4±2.7)Ma,εHf(t)为5.49~9.67。结合近年来华北克拉通新太古代晚期中部造山带镁铁质火山岩Nd同位素及遵化二辉橄榄岩的Hf同位素特征,推测华北克拉通中部造山带新太古代晚期地幔εHf(t)与εNd(t)具有一定的线性关系,中条山新太古代晚期地幔εHf(2.55Ga)为8.2~9.5,显示华北克拉通地幔在2.55Ga之前即发生过大规模的分异。虎坪变英云闪长岩幔源Hf同位素的特征需要新生玄武质地壳俯冲熔融,类似特征的花岗岩往往存在于洋内俯冲带或是洋脊俯冲的特殊构造环境;因此,虎坪英云闪长岩的产出可能代表了中条山2.55Ga的洋脊俯冲或是年轻洋壳的壳内俯冲事件。  相似文献   
957.
王熙  王明镇 《地球学报》2012,33(1):49-56
安徽寿县新元古界四十里长山组底部粉砂岩层中发现了一个滑塌-滑脱软沉积物变形复合构造,剖面观察显示,该沉积变形构造经历了滑塌变形、滑脱变形、震动液化变形等3次以上的变形过程,很好地保存了原始沉积面貌和沉积变形特征;分析该沉积变形构造的成因,发现变形构造属于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类型,形成于浅海陆棚边缘斜坡相带。引起软沉积物变形的动力是地震事件产生的多次震动波作用,造成软沉积物滑塌、滑脱褶皱、震动液化泄水等变形作用,形成了具有复杂变形特征的软沉积物变形复合体,是一次地震事件多次地震活动的沉积记录。  相似文献   
958.
Bedded manganese ore deposits occur in many localities within the accretionary belts of the Shikoku region, SW Japan. The deposits occur mostly in bedded chert or its metamorphosed equivalent. These chert-hosted manganese deposits are considered to have been manganese nodule/crust-bearing siliceous sediments on deep-sea floor and have been converted to manganese ores by low-grade metamorphism through subduction-accretion process. The mineral assemblages of the ores reflect the metamorphic grade of the accretionary complexes. On the other hand, iron-manganese deposits and some manganese deposits occurring directly over basalt are considered to have been the hydrothermal precipitates associated with submarine volcanism.  相似文献   
959.
南祁连亚曲含镍铜矿基性杂岩体形成年龄及机制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亚曲岩体的实地调查和研究, 利用ID-TIMS方法对岩体定年, 获得(440.74±0.33) Ma成岩年龄, 为加里东期。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及区域对比研究表明, 亚曲基性杂岩体以低Ti、亏损Nb和Ta、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为特征。结合其同位素特征, 提出该岩体的形成与祁连山及其邻区460~440 Ma时期俯冲向碰撞转换的作用有关, 可能是岛弧岩浆作用的结果。这对于南祁连化隆一带区域铜镍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亦对丰富完善早古生代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的研究和形成机制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60.
产于北巴颜喀拉山扎日加地区的变质核杂岩具有典型的二层结构.由构造片岩、构造片麻岩、千枚岩等组成穹状背斜核,其中心为燕山期二长花岗岩体,盖层为巴颜喀拉山群浅变质砂板岩.核部与盖层之间为剥离断层.它的厘定表明巴颜喀拉沉积盆地下面存在中元古界的古老基底,并对大场金矿的成因类型提出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