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0篇
  免费   195篇
  国内免费   200篇
测绘学   479篇
大气科学   133篇
地球物理   232篇
地质学   754篇
海洋学   120篇
天文学   45篇
综合类   173篇
自然地理   13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流磁测量作业中一般通过填写纸质记录表记录和检核观测数据,存在作业效率不高和不便数据存储、传输、存档和后续调用处理等问题。为此,在分析电子记录可行性的基础上,利用VS2008,在WM6平台开发流磁测量PDA记录软件。应用表明,该项工作对改进已有观测技术、优化数据管理方面,具有实践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92.
大庆长垣扶余油层沉积层序构成及充填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庆长垣是松辽盆地北部最重要的含油气构造,扶余油层是其主要含油层位之一。根据岩心、测井和高分辨率地震等基础地质资料,将扶余油层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7个四级层序。其储层砂体为冲积-河流环境的网状河道和曲流河道沉积,砂体厚度横向变化快,河道砂体不易预测和识别。在沉积演化上,河道发育经历了曲流河道-网状河道-分支河道的变化过程;决口扇在F2.2-F1.3时面积扩张,随着湖侵加剧,决口扇范围缩小至消亡;洪泛平原也随着基准面的上升、湖泊的发展,颜色由红色逐渐过渡到灰绿色和灰白色,分布面积也逐步缩小;湖相由早期的孤立河间湖发展到后期连片分布的稳定湖。层序构成和沉积响应过程受松辽盆地裂后热沉降构造背景控制,同时受气候和物源条件的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993.
钦亚洲  孙钧 《岩土力学》2012,33(1):307-313
基于Wheeler土体各向异性旋转硬化法则,结合边界面理论,构造一个能够反映土体初始各向异性及加载后应力诱发各向异性的边界面本构模型,并借助ABAQUS软件提供的UMAT子程序接口,采用隐式积分算法--图形返回算法实现。通过对正常固结状态下(OCR=1)高岭土试样三轴不排水剪切试验进行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ABAQUS自带的修正剑桥模型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表明本模型的模拟结果能够反映土体在偏压加载过程中产生的各向异性现象。在此基础上,采用本模型对中等超固结(OCR=4)高岭土试样三轴不排水剪切试验进行模拟,并再次与ABAQUS自带的修正剑桥模型模拟结果进行比较,表明本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中等超固结土在小应变情况下的非线性特性。相比于经典弹塑性模型,如修正剑桥模型,本模型的模拟结果更符合中等超固结土的变形特性。  相似文献   
994.
基于Matlab/Simul ink软件,设计实现了高动态GPS接收机的数字中频信号处理模块的仿真模型.模型可实现中频信号的跟踪和解调.给出了模拟信号源输入条件下的处理结果,结果表明模型的设计正确可行.模块可以为各种新的高动态GPS信号的跟踪算法的研究设计提供一个可视化平台.  相似文献   
995.
Architecture and Kinematics of the Dabie Orogen,Central Eastern China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he geometry of the Dabie Mountains is manifested in terms of the distribution of petro-tectonic units in three dimensions. It is identified into three segments from east to west, four horizons in vertical profiles and eight petrotectonic units from north to south. Three segments are the east, middle and west segments. Four horizons, from top to bottom, are two different meta-tectonic melange in the uppermost part, underthrust basement and cover below them, and mantle at the bottom of the profiles. Eight petro-tectonic units from north to south are: (1) the hinterland basin, (2) the meta-flysch, (3) the ultramafic rock belt (UM) Sujiahe eclogite belt (SH), (4) eclogite belt 2 (Ec2) with most eclogites of continental affinity, (5) eclogite belt 1 (Ecl1) with some eclogite of oceanic affinity, (6) the Dabie complex or underthrust basement of the Yangtze continent, (7) the Susong and Zhangbaling Groups or underthrust cover of the Yangtze continent and (8) the foreland belt. The (3), (4) and (5) units belong to meta-tectonic melange. Some ultrahigh pressure metamorphic minerals such as coesite and micro-diamonds have been found in (3) and (4) units; a possible ultrahigh pressure mineral,clinozoisite aggregate pseudomorph after lawsonite, was found in unit (5). The three tectonic units are speculated to be coherent initially; the UM and SH units are suggested to be the root belt in the east, middle and west segments respectively.The kinematics of the Dabie orogen is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top-to-south thrusting during the eclogite-granulite facies metamorphism, top-to-north extension during the amphibolite metamorphic stage, and faults or shear bands of brittle deformation and greenschist facies metamorphism were formed in the post-orogenic stage since the Late Jurassic and the movement pictures of these faults is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相似文献   
996.
通过对琼东南盆地东部水深数据和高精度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对盆地东段中央峡谷体系的形态特征和内部充填结构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刻画。研究结果显示:琼东南盆地中央峡谷体系东段呈NEE向分布于长昌凹陷中央,峡谷具有相对笔直的通道,较为狭窄,剖面上表现为明显的“V型”形态,两侧发育陡峭的峡谷侧壁;东段峡谷的内部充填沉积物由滞留沉积体、块体流-席状砂复合体、浊流沉积体和垮塌沉积体构成,垂向上显示出多期的形成演化过程。形态特征和充填结构表明,盆地东段峡谷主要受到该区域古地貌特征的影响和控制,形成于晚中新世早期的长条状负地形为中央峡谷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空间,限制了盆地东段峡谷的形态特征,该地貌特征将持续影响峡谷内部的沉积物输送和堆积样式。更新世以来充分的沉积物供给在陆架坡折处形成了大量的陆坡峡谷,沉积物以垂向输送的方式沿着坡降向下运移,在下陆坡位置形成现代深水扇,并被现今中央峡谷的头部区域所捕获,在地貌特征的限制下,沉积物将发生转向输送,沿着盆地东段峡谷的走向,自西向东发生轴向运移。盆地东段构造控制型峡谷是造成琼东南盆地东西部中央峡谷体系在形态和充填上具有明显差异的原因。研究区内3种不同的现代沉积物输送方式,对于更好地理解盆地西部沉积物运移和西段峡谷的形成过程也具有一定的指示和对比意义。  相似文献   
997.
四川地震应急指挥软件技术系统在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的应急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暴露出一些不足,经过分析和总结有了一些启示和建议,这些将为四川省地震应急指挥软件技术系统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8.
介绍基于BLOC86程序的新疆地区震源深度定位软件的原理、主要功能模块和使用效果.利用该软件定位新疆测震台网地震,计算结果稳定性较好,与震中烈度结果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有效弥补了大震应急工作对震源深度参数的需求.  相似文献   
999.
考虑滑床不同地基系数的抗滑桩受力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詹红志  王亮清  王昌硕  张楠 《岩土力学》2014,35(Z2):250-256
基于目前在抗滑桩理论研究方面多将滑床层状地层等效成均质体,在多层地基横向受荷桩挠曲微分方程的基础上,推导出考虑滑床不同地基系数的弹性抗滑桩嵌固段变位、内力和应力计算的公式。用Matlab软件编写了抗滑桩变位、内力和应力计算与图形处理程序,有效提高了抗滑桩变位、内力和应力分析效率和计算精度。工程实例表明,考虑滑床不同地基系数计算方法对比等效法,滑面处位移、滑面处转角、剪力最大值、弯矩最大值分别增大25.76%、18.04%、14.90%和4.16%,而滑动面处桩侧应力较等效法减小44.91%。该研究成果对滑坡为不同岩性的岩体进行抗滑桩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气象计算网格平台资源监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气象计算网格聚合的计算资源具有地理分布、系统异构、运行状况与使用负载各不相同等特点。气象计算网格平台软件系统的资源监视模块, 涉及了远程气象网格节点、资源状态信息获取、web展示等3个层次。资源状态信息获取层可分为轮询、收集、整理等功能, web展示通过资源地理视图和资源列表栏目实现。基于ARCON客户工具箱技术开发实现了资源信息轮询和收集功能。现已实现对国家级网格节点及北京、成都、广州、沈阳4个区域级中心网格节点和安徽省级网格节点的10个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的集中监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