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4篇
  免费   367篇
  国内免费   382篇
测绘学   684篇
大气科学   343篇
地球物理   275篇
地质学   1329篇
海洋学   175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175篇
自然地理   28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127篇
  2019年   125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117篇
  2016年   129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179篇
  2013年   198篇
  2012年   194篇
  2011年   213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54篇
  2008年   141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61.
蔺新望 《陕西地质》2003,21(1):45-51
塔里木板块南缘早古生代时期继承了震旦纪的古地理格局,处于浅海陆棚—半深海环境,沉积了一套海相碳酸盐岩和碎屑岩地层。根据区域地层划分、古生物化石和最新的同位素测年数据,确定了塔里林板块南缘地层时代为早古生代。通过沉积学和地球化学方法初步分析,确定了该地区为早古生代的大地构造背景—具有被动大陆边缘性质。因此,系统研究塔里木板块南缘早古生代沉积地层,对于重塑早生代以来该区板块构造格局及演化历史有重要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62.
青藏铁路抛石路基的温度特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8,他引:12  
铁路道渣和片石铺层的对流换热为多孔介质的热传导问题,根据多孔介质中流体热对流的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应用伽辽金法导出了多孔介质对流换热的有限元公式,并对抛石路基和传统道渣路基在未来25a创温度变化进行了预报分析和比较.计算结果表明,在150cm的抛石厚度,片石直径为10cm,年温度较差30℃的倩况下,在路基中心线y=一5m处,抛石路基下的冻土温度要比传统路基的温度低2.45℃,抛石路基有对其下面的冻土提供冷能的制冷作用,可以保证冻土路基的稳定.因此,推荐该种路基作为青藏铁路高温冻土区的路基结构,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冻土区的铁路.  相似文献   
63.
城市建设出现了地形图图式未规定的地物要素,地形测量、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制图技术的应用给图式的设计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旨在探讨设计和修订图式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4.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graphics, the three-dimensional (3D) visualization brings new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to the traditional cartography. Therefore, the topographic 3D-map emerges to adapt to this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and the applications of topographic 3D-map are spread rapidly to other relevant fields due to its incomparable advantage. The researches on digital map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map database offer strong technical support and abundant data source for this new technology, so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topographic 3D-map will receive greater concern. The basic data of the topographic 3D-map are rooted mainly in digital map and its basic model is derived from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DEM) and 3D-models of other DEM-based geographic features. In view of the potential enormous data and the complexity of geographic features, the dynamic representation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becomes the focus of the research of topographic 3D-map and also the prerequisite condition of 3D query and analysis. In addition to the equipment of hardware that are restraining,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3D representation, the data organization structure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will be the core problem of research on 3D-map. Level of detail (LOD). space partitioning, dynamic object loading (DOL) and object culling are core technologies of the dynamic 3D representation. The objectselection, attribute-query and model-editing are important functions and interaction tools for users with 3D-maps provided by topographic 3D-map system, all of which are based on the data structure of the 3D-model.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basic theories, concepts and cardinal principles of topographic 3I)-map,expounds the basic way to organize the scene hierarchy of topographic 3D-map based on the node mechanism and studies the dynamic representation technologies of topographic 3D-map based on LOD, space partitioning, DOL and object culling. Moreover. such interactive operation functions are explored, in this paper, as spatial query, scene editing and management of topographic 3D-map. Finally, this paper describes briefly the applications of topographic 3D-map in its related fields.  相似文献   
65.
在对德兴铜矿矿山废水的光谱特征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不同类型水体(酸性水、碱性水以及河流水)的特征光谱,并利用地物谱特征开展矿山废水pH值污染指标提取研究。针对水体光谱反射率低、特征光谱不明显的特点,采用矿区卫星Hyperion高光谱数据,应用ISA算法和掩膜技术识别出水体分布并进一步与MNF变换有效结合,根据波段散点图进行不同pH值水体的有效分割。为矿山废水污染的诊断和监测提供了新技术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6.
2002年度(2001年12月~2002年11月),广西各地平均气温17.1~23.5℃,大部地区偏高0.3~1.2℃。年度降水量1035.0~2897.1mm,桂东大部偏多1~4成,桂西大部正常。日照时数1019~2323h,大部地区偏少10~412h。2002年度主要气候事件以春旱、暴雨洪涝、热带气旋、寒露风较为突出,年度内气候条件对各行业的影响有利有弊。  相似文献   
67.
山东省龙卷风发生的气候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藤田-皮尔森强度分类法对1950年~2000年山东省出现的351次龙卷风进行分类,其中F0级61次,F1级256次,F2级34次。山东半岛、鲁中、鲁南出现次数较多,鲁西北较少。1950~1972年发生次数明显高于1973~2000年。龙卷风发生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发生较多。龙卷风主要发生于午后至傍晚,多数龙卷风仅能维持几分到十几分钟。  相似文献   
68.
天山北坡牧草生长季节土壤水分变化特征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牧业气象试验站多年土壤水分观测资料的整理分析,认为夏季土壤水分比较丰富,其随深度分布呈降水型;春季土壤水分含量最少,秋季次之,其随深度分布呈蒸发、降水型。旬土壤水分含量在牧草生长期呈两峰三谷型。  相似文献   
69.
袁景凤 《气象》1997,23(4):13-16
1996年北半球主要环流特征是:500hPa西太平洋副高偏弱,脊线位置初夏偏北,盛夏西端持续偏南;亚洲西风带后冬至初春经向环流明显发展,7月亚洲中纬度地区常有阻塞形势维持,500hPa青藏高原位势高度偏高,夏季南支印缅槽较弱。  相似文献   
70.
通过对厦门,安溪,九仙同山峰尤溪等4站25年5-6月逐时降水资料的统计分析,初步揭示了汛期闽南地区不同形环境下的短历时降水的气候和条件气候的分布特征,得到若干对短时了和服务有参考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