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7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185篇
测绘学   159篇
大气科学   153篇
地球物理   102篇
地质学   248篇
海洋学   60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40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41.
以实测悬沙粒径、流速、含沙量资料为基础,通过悬沙不同粒级组分、中值粒径以及粒度参数的统计,分析椒江河口最大浑浊带核部悬沙粒径分布变化特性。研究表明,悬沙粒径分选主要受物质来源、潮流动力作用下底部部分物质再悬浮和絮凝沉降3个因素的影响。其中第二个因素起主导作用,大潮期比小潮期显著,第三个因素的作用主要发生在涨落憩前后低流速期,并在表层较近底层的水体明显。  相似文献   
142.
利用UMRAO数据库22个耀变体源的偏振数据,根据Lazarian&Pogosyan理论模型分析研究了耀变体射电波段的偏振随波长的变化,得出不同类的耀变体偏振随波长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与Lazarian&Pogosyan理论模型吻合较好。由此得出如下结论:(1)反常去偏振耀变体源中反常法拉第旋光起主导作用,反常去偏振相对较少;(2)热辐射与同步辐射混合作用,高频波段的偏振度小于低频波段的偏振度(反常去偏振);(3)当被观测波段波长小于吸积盘热辐射对应的维恩波长时,高频波段的偏振度大于低频波段的偏振度(常规去偏振)。  相似文献   
143.
波段选择是高光谱遥感图像分类的重要前提,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高光谱遥感图像波段选择的改进二进制布谷鸟算法,通过使用混合二进制编码算法更新子代鸟巢和使用遗传算法交叉方式更新被发现鸟巢两个方面对二进制布谷鸟算法进行改进,找出在图像中起主要作用且相关性低的波段,实现对高光谱遥感图像降维。将本文算法运用于PaviaU数据集和AVIRIS数据集,并与二进制布谷鸟算法、二进制粒子群算法、最小冗余最大相关算法、Relief算法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改进二进制布谷鸟算法波段特征选择效率更高,且选取的波段更具代表性,能够较好地提高后续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144.
东秦岭二郎坪群和石界河群之间发现了一条强应变带(称之为回龙湾强应变带),呈NNW—SSE向延伸,面理置换强烈,韧性剪切变形特征明显,糜棱岩发育。该强应变带的发现表明,二郎坪群和石界河群之间既非不整合接触,也不是整合接触,而是断层接触关系。结合原岩建造、沉积环境和变质作用特征,作者认为二郎坪群和石界河群之间并非简单的地层学上的上下关系,而是两个近乎同时异地的变质地质体。  相似文献   
145.
高红  徐寄遥   《地球物理学报》2007,50(4):1011-1016
本文探讨了OH Meinel夜气辉辐射的光化学模式,给出OH(ν≤9)分子数密度分布的计算通式,重点研究了化学反应HO2 O→OH(ν≤6) O2对ν≤6各振动能级上OH分子数密度分布以及(ν′—ν″)(ν′≤6)振动带气辉辐射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反应对数密度的贡献随振动能级的减小而增大,对(ν′—ν″)振动带辐射的贡献随着较高振动能级ν′的减小而增大,以春分时为例,它可使第1振动能级上的OH分子最大数密度和(1—0)带的最大辐射率增加约33%,第6振动能级上的最大数密度和(6—ν″)带的最大辐射率增加约7%,(1—0)带的辐射强度增加约30%,(6—ν″)带的强度增加约11%.该反应使各振动能级上分子数密度的高度分布剖面以及各振动带体辐射率的高度分布剖面变宽,最大数密度、最大发射率所处的高度下降1km左右.此外,该反应的影响程度随着原子氧密度的降低而增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并且在夏至时最大,在冬至时最小.  相似文献   
146.
国外地震电磁现象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综合介绍了国外在地震电磁观测研究方面的进展和实例,结果显示地震电磁信号在地面和卫星观测记录中非常丰富.地面异常信号频带宽、分布范围广,时间上多集中于震前一个月或几天的时间段内出现.卫星地震电磁信号集中于ELE-VLF频段,时间上以震前几个小时为主,说明电磁信号具有明显的短临特性.我国地震电磁未来的发展方向应在现有的基础上,以超低频段为主,并发展地面与电磁卫星的三维立体联合观测,为地震短临预报服务.  相似文献   
147.
数字检波器在地震勘探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地震勘探精度的要求和发展,对地震仪器和检波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只有接收到来自地下的有效反射信号,尤其是深层的高频弱反射信号,才能通过室内处理达到提高勘探精度的目的。数字检波器具有直接输出数字、高保真矢量场、感应器倾斜校正等特点,其动态范围与目前最先进的地震仪器相匹配,对来自地下的地震波没有改造,真实地记录了地震波的特性。针对数字检波器的特性进行了系统试验,通过试验效果分析认为:在信噪比方面,单个数字检波器与单个普通检波器无明显的差别,但单个数字检波器的信噪比明显低于多个普通检波器组合的信噪比;在能量方面,单个数字检波器的能量相当于多个普通检波器组合的能量;在频率方面,教字检波器比普通检波器的频带宽,可以预测,数字检波器将广泛地应用于高分辨率地震勘探中。  相似文献   
148.
主成分分析法在油荧光光谱波段选择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355nm激光器发射激光入射到海水表面,激发海表面溢油的荧光光谱,运用高光谱图像降维中应用广泛的分段主成分分析算法对油荧光光谱进行波段选择。该算法把每个分段被映射到主成分的信息量的大小作为是否被选择的标准,保证了选择波段的信息丰富;通过分段分析消除了传统主成分分析的全局性引起的波段忽略问题,获得较为满意的降维效果。  相似文献   
149.
天然闪锌矿可见光催化还原甲基橙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可见光下天然闪锌矿的光催化还原能力,通过可见光下天然闪锌矿对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实验讨论了天然闪锌矿晶格中的杂质缺陷、导带能级位置、光生空穴捕获剂和溶液pH值对可见光催化降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抗坏血酸做空穴捕获剂的条件下,经2 h的可见光催化实验,甲基橙能被天然闪锌矿完全还原降解。天然闪锌矿晶格中丰富的杂质缺陷在禁带中形成杂质能级,可将闪锌矿对光的响应拓展到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与天然金红石相比,闪锌矿对甲基橙的较强光催化还原降解效果与其导带电子更负的氧化还原电势有关。此外,空穴捕获剂和pH值的选择都是影响催化效果的关键因素。天然闪锌矿在可见光催化降解污染物领域颇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0.
Accurate prediction of strength in rocks with distinct bedding planes requires knowledge of the bedding plane orientation relative to the load direction. Thermal softening adds complexity to the problem since it is known to have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strength and strain localization properties of rocks. In this paper, we use a recently proposed thermoplastic constitutive model appropriate for rocks exhibiting transverse isotropy in both the elastic and plastic responses to predict their strength and strain localization properties. Recognizing that laboratory‐derived strengths can be influenced by material and geometric inhomogeneities of the rock samples, we consider both stress‐point and boundary‐value problem simulations of rock strength behavior. Both plane strain and 3D loading conditions are considered. Results of the simulations of the strength of a natural Tournemire shale and a synthetic transversely isotropic rock suggest that the mechanical model can reproduce the general U‐shaped variation of rock strength with bedding plane orientation quite well. We show that this variation could depend on many factors, including the stress loading condition (plane strain versus 3D), degree of anisotropy, temperature, shear‐induced dilation versus shear‐induced compaction, specimen imperfections, and boundary restrai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