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7篇
  免费   275篇
  国内免费   243篇
测绘学   184篇
大气科学   210篇
地球物理   339篇
地质学   584篇
海洋学   245篇
天文学   25篇
综合类   131篇
自然地理   51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110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1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农桐间作地热量平衡和水分利用状况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实测资料系统分析了农桐间作地热量平衡各分量复杂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间作内外蒸发耗热(LE)仍是主要耗热项,湍流耗热(H)低于LE,但高于土壤热通量(Q);间作地各分量小于对照,但LE、Q占净辐射(Rn)比值高于对照;泡桐林带对各分量的影响与间作结构及测点位置有关。然后计算了间作中小麦、棉花水分利用率(WUE),其值与作物类型,生长期等因子有关,且间作地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82.
宋祥文 《福建地质》2001,20(2):57-69
这次会议是进入新世纪我局第一次工作会议,是一次总结过去,谋划未来的重要会议,开好这次会议对我局在新世纪实现新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会议的主要内容是认真学习温家宝副总理的重要讲话精神,总结回顾"九五"地矿工作改革发展的基本情况,讨论修改我局"十五"改革发展纲要、"十五"前三年经济责任制考核办法和精神文明建设考核办法,安排部署2001年工作.下面我代表局党组作工作报告.  相似文献   
83.
地质找矿过程中如何提高物探工作质量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六个方面讨论了在地质找矿工作中如何提高物探工作质量,更好地发挥物探作用.这些问题均为作者在多年野外工作中遇到后加以总结.这六方面内容为:测网敷设,物探数据的观测及室内整理,资料成图,岩矿石标本的物性测定,物探工作方法选择,成果解释.  相似文献   
84.
文中提出了在网络环境下要逐步实现图书情报的信息化、标准化、自动化和专业化。同时,图书情报工作人员要转变观念,树立新的服务理念,发挥图书情报在地震事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5.
王际桐 《测绘科学》2002,27(1):11-14
主要论述了与地名相关的地球信息科学、数字地球、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地图与电子地图等现代科技的发展及利用现代科技进行地堍用字和读音规范、地名信息系统、地名标志、地名技术规范、地名科研与管理等现代化地名工作问题。  相似文献   
86.
 Computer networks like the Internet are gaining importance in social and economic life. The accelerating pace of the adoption of network technologies for business purposes is a rather recent phenomenon. Many applications are still in the early, sometimes even experimental, phase. Nevertheless, it seems to be certain that networks will change the socioeconomic structures we know today. This is the background for our special interest in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s, in the role of spatial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formation of networks, and consequences of networks on spatial structures, and in the role of externalities. This paper discusses a simple economic model – based on a microeconomic calculus – that incorporates the main factors that generate the growth of computer networks. The paper provides analytic results about the generation of computer networks. The paper discusses (1) under what conditions economic factors will initiate the process of network formation, (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ividual and social evaluation, and (3) the efficiency of a network that is generated based on economic mechanisms. Received: 5 July 2000 / Accepted: 28 November 2000  相似文献   
87.
NO, NOx, NOy and O3 have been measuredduring the airborne EXPRESSO experiment, November 96,which took place near Bangui (Central Africa) at thebeginning of the dry season. This period correspondsto an intense burning activity. Chemical andphot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lanetaryboundary layer, which corresponds most of the time tothe monsoon layer, and the Harmattan layer, which issituated above the latter, have been studied forsavanna as well as rain forest areas. These two layersare very different when considering the chemicalcomposition (especially for ozone and NOz) andthe photochemical age.The relationship of photochemical ozone productionversus photochemical NOx oxidation products hasbeen investigated. Results indicate an ozoneproduction efficiency (OPE) ranging from 6.3 to 14.8in the planetary boundary layer. Thus, this layer ischaracteristic of a photochemically young and activeair mass. In this layer, the ozone potentialproduction increases with the air mass photochemicalage. On the other hand, the Harmattan layer shows anOPE ranging from 4.6 to 7.4. These values arecharacteristic of photochemically well-aged airmasses. In this layer, the ozone potential productionseems to be exhausted with values around 4.0 (i.e., 4ozone molecules produced for each NOx moleculeemitted).  相似文献   
88.
一个有限差分大气环流模式的并行效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适合于大规模并行处理机(MPP)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新一代九层大气环流模式(IAP 9L AGCM)被发展成功。本文描述了并行模式的设计原则,给出了该模式的并行版本在我国几种主要的并行机上的并行执行效率数据。采用消息传递方式(MPI)的区域分解方法用于实现程序的并行,结果表明,对于该模式,只有一维区域分解方法才能取得较好的并行可扩展性,即随着处理器的增加而能得到相应较好的并行加速比和并行效率。  相似文献   
89.
顾瑾平  钱家栋  王琤琤 《地震》2001,21(2):46-52
通过对测震学各单项指标的预测效能调研,为进一步提取前兆信息,选择了7项测震学指标:频次、地震蠕变、6值、缺震、η值、GL值和调制比,进行综合概率分析。7项指标对关注地区的全时空扫描并考虑了空间单元异常与中强震地点对应的模糊关系,得到指标在各空间单元异常后发生中强震的条件概率。根据历史上每个单项指标的预报效能求计算综合概率时的指标权重,按贝叶斯定律得到相应不同指标在不同时间窗和不同空间单元时中强震发生的加权综合概率。计算结果(1970年以来)表明,对华北地区和川滇地区这一综合概率方法预测效能的R值评估超过0.5。  相似文献   
90.
四川地震工作三十年的进展与新世纪的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回顾了四川省过去30年的地震工作,包括地震观测技术、地震预报、地震地质、工程地震、地震灾害预测和防震减灾系统。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