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29篇
  免费   814篇
  国内免费   1362篇
测绘学   967篇
大气科学   1026篇
地球物理   1311篇
地质学   2728篇
海洋学   818篇
天文学   339篇
综合类   491篇
自然地理   825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121篇
  2021年   169篇
  2020年   155篇
  2019年   233篇
  2018年   174篇
  2017年   249篇
  2016年   263篇
  2015年   310篇
  2014年   337篇
  2013年   430篇
  2012年   348篇
  2011年   378篇
  2010年   316篇
  2009年   408篇
  2008年   496篇
  2007年   486篇
  2006年   488篇
  2005年   405篇
  2004年   392篇
  2003年   334篇
  2002年   300篇
  2001年   231篇
  2000年   255篇
  1999年   194篇
  1998年   173篇
  1997年   164篇
  1996年   100篇
  1995年   111篇
  1994年   100篇
  1993年   73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基于SVD和修正Z指数的汛期旱涝预测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奇异值分解(SVD)方法、500hPa高度场、太平洋海温场和降水资料,建立起汛期降水的预测方程;经过适应本地化的Z指数修正,将预测结果转化为旱涝等级;将SVD技术与修正的Z指数结合起来,实现旱涝的气候预测;将研究成果推广应用到气象、防汛抗旱部门。结果表明:1)影响江淮分水岭地区汛期降水的因子有5个,分别是太平洋地区2个,印度半岛附近2个,欧洲地区1个;2)理论上的Z指数等级不符合江淮分水岭地区的实际状况,因而必须对Z指数进行修正。经过修正后的各个旱涝等级的划分概率较为合理,说明Z指数的5级指标是可靠的;3)利用5个影响因子可以建立汛期降水量与影响因子之间的预报方程,在共计8年的旱涝滚动预测和实况检验中,等级相符的有7年,只有2003年的预测试验相差一个等级,5级的预测准确率达到87.5%;4)经过气象、防汛抗旱部门2008年的应用,旱涝等级的预测意见和实际基本吻合,说明预测技术的应用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992.
黄荣辉  王磊 《大气科学》2010,34(5):853-864
本文利用1979~2007年日本气象厅JRA-25风场和高度场再分析资料和美国JTWC热带气旋的观测资料分析了7~9月份西北太平洋台风和热带气旋 (TC) 在我国登陆地点的年际变化及其与北半球夏季大气环流异常的东亚/太平洋型 (即EAP型) 遥相关的关系, 特别是分析了7~9月份在厦门以北登陆台风和TC数量的年际变化与夏季 (6~8月) EAP指数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当夏季 (6~8月) EAP指数为高指数时, 则7~9月份在东亚和西北太平洋上空500 hPa高度场异常将出现 “-, +, -” EAP型遥相关的波列分布, 这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偏北、 偏东。在这种情况下, 西北太平洋上较多的台风和TC的移动路径偏北, 这引起了7~9月份在我国厦门以北沿海登陆的台风和TC数量偏多。反之, 当夏季 (6~8月) EAP指数为低指数时, 在东亚和西北太平洋上空500 hPa高度场异常为 “+, -, +” 的 EAP型遥相关的波列分布, 这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偏南、 偏西。在这种情况下, 西北太平洋上较多的台风和TC移动路径偏南, 这引起了7~9月份在我国厦门以北沿海登陆的台风和TC数量偏少, 较多的台风和TC在厦门以南的华南沿海登陆。  相似文献   
993.
北京奥运会期间NO2浓度降低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2008年,北京市城区和近郊8月的NO2月均浓度大体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其中前5年二者均以每年约10%的降幅下降,2008年发生显著下降,降幅达40%左右。利用嵌套网格空气质量模式系统(NAQPM/IAP),采用敏感性试验方法,评估了气象条件与污染控制措施对北京奥运会期间大气NO2浓度降低的影响,评估不同污染控制措施对NO2浓度降低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污染控制措施是NO2浓度降低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面源的污染控制措施对于NO2浓度降低的作用最明显。  相似文献   
994.
张涛  王民栋  解莉燕  董洋 《气象科技》2010,38(3):336-339
针对云南省普洱雷达站新一代天气雷达接收系统出现的一次特殊故障,通过对主要性能指标进行标定和分析,判断雷达接收系统出现故障,并根据接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信号流程,运用频谱分析仪对接收系统的各信号频谱进行测试分析,完成故障定位和排除。此次故障排除过程充分体现了频谱分析仪在接收系统故障处理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95.
近46年西藏高原昼夜降水变化趋势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选取西藏地区18个气象站1961~2006年逐时降水资料,分析近46年昼夜降水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近46年,西藏大部分地区各时段夜雨率均呈减少趋势,昼雨率呈增多趋势;夜雨天数冬半年各区域都呈增多趋势,年和夏半年东北部和藏西北地区呈增多趋势,其他区域呈减少趋势,而昼雨天数大部分地区年、季都呈增多趋势。昼、夜雨率和雨次的年代际变率较大,各区域年代际变化不一致,无明显的增减趋势;夜雨率冬半年出现异常最多,各区域年、季多为异常偏少。昼雨率冬、夏半年出现异常较多,年和夏半年多异常偏少,冬半年基本上为异常偏多;夜雨天数夏半年出现异常的最多,东部地区以异常偏少居多,中西部地区以异常偏多为主。昼雨天数夏半年出现异常最多,南部边缘地区均为异常偏多,藏北地区也以偏多为主,其他区域多异常偏少。西藏大部分地区年、季昼夜雨率的大小更多依赖于降水强度,而非雨次的多少。  相似文献   
996.
TMI微波亮温反演热带气旋KUJIRA(T0302)降水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热带降雨测量卫星的微波成像仪(TMI)和星载测雨雷达(PR)资料,选取2003年第2号热带气旋KUJIRA降水个例,采用高频通道直接组合方案和全通道间接对数组合方案建立了多频道线性回归算式,对4种不同分辨率(0.1、0.2、0.25、0.5)进行了TMI反演降水试验。结果表明,运用全通道间接对数组合法反演降水效果明显优于常用的高频通道反演效果,且更稳定,因此,低频通道微波信息在降水反演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运用0.2和0.25分辨率反演降水效果优于0.1和0.5分辨率,其中0.2分辨率更具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7.
Corrections of density effects resulting from air-parcel expansion/compression are important in interpreting eddy covariance fluxes of water vapor and CO2 when open-path systems are used. To account for these effects, mean vertical velocity and perturbation of the density of dry air are two critical parameters in treating those physical processes responsible for density variations. Based on various underlying assumptions, different studies have obtained different formulas for the mean vertical velocity and perturbation of the density of dry air, leading to a number of approaches to correct density effects. In this study, we re-examine physical processes related to different assumptions that are made to formulate the density effects. Specifically, we re-examine the assumptions of a zero dry air flux and a zero moist air flux in the surface layer, used for treating density variation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correcting density effects. It is found that physical processes in relation to the assumption of a zero dry air flux account for the influence of dry air expansion/compression on density variations. Meanwhile, physical processes in relation to the assumption of a zero moist air flux account for the influence of moist air expansion/compression on density variations. In this study, we also re-examine mixing ratio issues.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assumption of a zero dry air flux favors the use of the mixing ratio relative to dry air, while the assumption of a zero moist air flux favors the use of the mixing ratio relative to the total moist air. Additionally, we compare different formula for the mean vertical velocity, generated by air-parcel expansion/compression, and for density effect corrections using eddy covariance data measured over three boreal ecosystems.  相似文献   
998.
两种反演地表净太阳辐射的参数化模式在北京地区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表净太阳辐射(NSSR)在地表辐射平衡、地-气能量交换、天气预报、气候变化和太阳能利用等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能在广大的空间区域内快速地获取地表净太阳辐射的分布情况,特别是在无人观测的极地和海洋区域.本文基于CERES/SSF卫星数据,分别采用两种地表净太阳辐射(NSSR)的卫星反演参数化模式--Li模式与Masuda模式计算了北京市上甸子地区2005年1、4、7和10月的NSSR,并将反演结果与上甸子大气本底站的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两种模式进行了修正以更好地反演北京地区的地表净太阳辐射.结果显示:Li模式和Masuda模式反演结果与实测结果间的平均绝对误差在晴空条件下分别为62.2和50.8W/m2,在云天条件下分别为82.1和71.8 W/m2;Li模式相对于Masuda模式具有偏大的趋势,在晴天和云天条件下两者的平均绝对偏差分别为11.5和10.2 W/m2;对Li模式和Masuda模式进行线性拟合回归后能有效减小反演过程中的系统性偏差,修改后的Li模式和Masuda模式在所有天空状况下反演的月平均NSSR值与观测值问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1.8和-3.4 W/m2,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9.6和26.0 W/m2.  相似文献   
999.
利用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纳木错多圈层综合观测研究站在念青唐古拉峰扎当冰川垭口(30.47°N、90.65°E,5800m)和纳木错站(30.77°N、90.99°E,4730m)的逐日平均气温、相对湿度、气压等资料,与同期NCEP/NCAR再分析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讨论了再分析资料在纳木错流域湖泊/冰川区气候变化研究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扎当冰川垭口和纳木错站气压再分析资料的可信度好于气温,相对湿度稍差:扎当冰川垭口气压和相对湿度再分析值与实测值的差值在冬季偏大,夏季偏小,气温则相反.在研究期间,总体上再分析资料在冰川区的可信度好于湖泊区,再分析资料能很好地反映该地区地面气压、气温和相对湿度的日变化特征,在应用到该地区气候变化的研究时应考虑地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00.
西藏前冬环流及地温特征与夏季旱涝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取西藏地区各区域内严重干旱年和严重洪涝年各5年,分析了北半球500hPa高度距平场同期和前冬环流,同时对旱涝年前冬地温距平与当年夏季旱涝的关系也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干旱年和洪涝年前冬(12月~2月)环流距平分布状况和地温距平有明显差异,这些不同特征是预测西藏夏季旱涝的信号和重要因子。夏季伊朗高压位置偏北或偏南,西太平洋高压脊线和西脊点位置都有一定的指示意义。同时,也可根据2月500hPa高度场正、负距平区位置特点,预测了西藏主要农业区沿雅鲁藏布江一线雨季偏迟或偏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