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79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238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53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5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藏北高原草甸下垫面近地层能量输送及微气象特征   总被引:61,自引:9,他引:52  
利用GAME/Tibet 1998年IOP观测资料,分析研究藏北高原草甸下垫面近地层的地面加热场、地表能量平衡、地面阻曳系数CD及感热通量整体输送系数CH等特征,得到了一些有关藏北高原草甸下垫面近地层能量输送及微气象特征结构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122.
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中段两侧不同下垫面的小气候分析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王健  桑长青  何清 《中国沙漠》2003,23(5):577-580
塔里木沙漠公路位于塔里木盆地,纵贯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集沙漠特征与温带大陆性气候于一体,不少地段曾因流沙较为严重,造成了工程施工的难度,通过对沙漠公路塔中段两侧不同下垫面进行小气候分析,比较其差异来说明自然沙面、草方格、低矮防护林带、沙石路面等的不同防沙能力。从几种防沙效果来看,沙石路面短期内有一定的压沙作用,但长期效果不好;草方格短期效果较好,但随着时间推移,防沙效果逐渐减弱;防护林带体系随着林带的逐渐长成,效果将会越来越好,属于生态型防沙,意义重大而且深远。  相似文献   
123.
地形及下垫面对渤海大风影响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盛春岩  李建华  范苏丹 《气象》2014,40(11):1338-1344
为研究渤海周围下垫面对大风的影响,利用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模式,对2009年4月13和15日两次渤海东北大风过程进行了地形和海洋下垫面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渤海北部地形对渤海海面大风有增强作用。地形的存在会使大风区更偏东,冷空气速度略偏慢,而辽宁东部地形的阻挡作用会使黄海北部海面风速减小。辽河平原喇叭口地形的存在使喇叭口东北部风速增大,而喇叭口西南侧及渤海海面风速减小。由于海洋下垫面较光滑,会对海上大风起到增强作用,引起"向岸风"效应。海洋下垫面对大风的增强作用与大风强度有关,风速越大,海面对大风的增强作用越明显,向岸风作用也就越明显。两次东北大风的试验结果表明,海面对大风的增强作用在渤海北部约2~3 m·s~(-1),渤海南部约3~5m·s~(-1)。渤海海洋下垫面对大风的增强作用大于渤海北部地形动力作用。  相似文献   
124.
成都精细下垫面信息对城市气象影响的模拟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肖丹  陈静  陈章  张波 《气象》2011,37(3):298-308
为了提高成都市精细化天气预报水平,使用成都地区精细下垫面土地利用资料,在WRF中耦合了单层城市冠层模式,对2008年7月6 日晴空背景下的成都城市气象特征进行了模拟,并和使用旧土地利用资料、slab模式的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模拟结果表明城区因为不透水下垫面的增加,使得地表蒸发和地表水汽通量显著减小,潜热通量减小,感...  相似文献   
125.
城区下垫面特征对成都地区一次暴雨过程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娜  王咏青  施娟  倪萍 《高原气象》2011,30(6):1472-1480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成都地区的一次区域性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并利用WRF模式对暴雨过程中城市下垫面的可能影响进行了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WRF模式能较好地模拟出这次暴雨过程。改变城区下垫面特征后,与控制试验相比,敏感性试验的暴雨落区变化较小,强降雨中心面积有所增加,对四川盆地东部丘陵山区的温度增加影响...  相似文献   
126.
基于WRF模式的三峡地区局地下垫面效应的数值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WRF模式,在模式下垫面中嵌入长江水体以及改变地形高度,研究了三峡地区长江水体和局地地形在有降水和无降水事件中的局地效应.结果表明,在有降水事件中,水体下垫面为降水提供了局地水汽,同时在局地喇叭口和峡谷地形动力强迫作用下,近地面河谷风增加,偏南气流携带水汽北上,三峡地区下游段在峡谷地形的"狭管"效应作用下,河谷风偏...  相似文献   
127.
广东雷电活动的对流潜热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LIS和Latent Heat Research Product等TRMM卫星产品及广东省闪电定位仪观测资料对广东雷电活动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粤北、粤东和粤西等convLHMean(对流潜热)上下层差值为50K/h以上的较大正值区域基本对应着较高的山脉地形,说明对流潜热的垂直变化与广东地区山地抬升作用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8.
南京市区不同下垫面对近地层温度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裴海瑛  姜爱军  叶香 《气象科学》2011,31(6):777-783
利用南京市内设立在4种不同典型下垫面的自动气象观测站逐时温度资料,采用对比分析方法,分析不同下垫面对城市近地层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绿地在日出日落后温度变化最明显,春秋两季温度变化速率超过2℃/h,夏冬两季也可达1.2℃/h,这使得绿地夜晚温度较低;城市水体日出日落后的温度变化速率最小,因而城市水体夜晚温度较高,尤其在春秋两季最为明显;城市中的生活区和校区在日出日落后温度变化速率稍高于城市水体,夜间温度一般高于绿地,低于水体.另外,不同下垫面对城市气温的季节变化也有影响,城市水体秋冬季节温度高,绿地在夏季温度低,使得温度的平均年变化减小;城市生活区和校区温度的季节变化特征与前两者相反.温度年变化在四季转换过程中的不均匀性在不同下垫面上也有不同的特点,在冬半年,城市水体温度的月际变化较大,而绿地月际变化小,夏半年则出现完全相反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9.
青藏高原融冻过程中能量和水分循环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彭雯  高艳红 《冰川冻土》2011,33(2):364-373
采用与先进陆面模式耦合的区域气候模式WRF V3.1,利用NCEP/DOE再分析资料作为驱动场,对青藏高原东北部1 998年5-7月进行模拟.首先,对模拟区降水、感热和潜热通量的空间分布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WRF模式能够合理且较好的模拟出高原东北部降水、感热和潜热通量的空间分布状况.通过对融冻过程中土壤温、湿度及水文要...  相似文献   
130.
基于上海市奉贤、青浦和宝山三座梯度观测铁塔半径1 000 m区域的下垫面粗糙元几何形态参数,使用四种形态学方法(Rt, Ra, Ma, Ka)进行空气动力学参数估算,分析各方法计算结果及其对计算参数的敏感性,并以基于铁塔梯度观测数据的动力学计算方法(Lw)结果为参考,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在本文研究区域内,形态学方法与动力学方法计算结果在数值和分布趋势上都有差异。其中,形态学方法的零平面位移显著小于动力学方法,Ka方法结果最大,与动力学方法也最为接近;动力学与形态学方法的粗糙度差异相对较小,Ma和Ka与动力学方法结果较为接近。(2)通过对四种形态学方法对计算参数的敏感性的对比,Ka方法对建筑高度及其变化率、建筑排列方式等最敏感。首先,Ka方法计算结果与zH max、σH和z H的相关性均较高,其中zd对建筑高度的非均匀分布更敏感,z0则与zH的相关关系更显著。其次,在本文研究区域中,Ka方法随λF和λP变化最显著,即对建筑排列方式最敏感。(3)通过与动力学方法的对比,认为Ka方法的方案一最适用于以本文研究区域为代表的、上海典型城市下垫面的动力学参数估算。此外,在观测资料、形态学数据较少的情况下,Rt方法可作替代方案进行计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