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73篇
  免费   1936篇
  国内免费   2703篇
测绘学   2036篇
大气科学   1933篇
地球物理   2339篇
地质学   5959篇
海洋学   2031篇
天文学   187篇
综合类   2354篇
自然地理   5073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236篇
  2022年   345篇
  2021年   359篇
  2020年   301篇
  2019年   485篇
  2018年   259篇
  2017年   219篇
  2016年   287篇
  2015年   375篇
  2014年   1613篇
  2013年   999篇
  2012年   1244篇
  2011年   1280篇
  2010年   1151篇
  2009年   1311篇
  2008年   1106篇
  2007年   957篇
  2006年   844篇
  2005年   1160篇
  2004年   907篇
  2003年   1043篇
  2002年   844篇
  2001年   724篇
  2000年   543篇
  1999年   526篇
  1998年   407篇
  1997年   366篇
  1996年   325篇
  1995年   259篇
  1994年   268篇
  1993年   173篇
  1992年   196篇
  1991年   196篇
  1990年   166篇
  1989年   167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5篇
  1948年   4篇
  1943年   6篇
  1941年   6篇
  193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资源导刊(河南)》2019,(10):I0001-I0001
1919年5月4日,历史从这里转折。五四运动如闪电惊雷,劈开旧中国如磐铁幕,唤醒暗夜中沉睡的灵魂,以磅礴之力鼓动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志向和信心。五四运动以来的100年,是中国青年一代又一代接续奋斗、凯歌前行的100年,是中国青年用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的100年。  相似文献   
932.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把扶贫工作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摆在了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自然资源部门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深悟透弄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提高站位、精准施策、真抓实干,在确保如期打赢高质量脱贫攻坚战中积极行动、主动作为、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933.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是国家发展进入新阶段、新时代后的一次极其重要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党中央、国务院准确判断国情国力、作出正确决策的基本依据。通过调查掌握真实准确的土地基础数据,对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资源管理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34.
全球观鸟活动的规模达到了每年几千万人次,观鸟旅游已经成为世界野生动物观赏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气候变化改变了鸟类物候期及其空间格局,这不仅会影响观鸟者的旅游活动,还会进一步对观鸟旅游利益相关者的生计产生影响。监测并尽早地识别出这些影响,提醒利益相关者采取有效的适应策略意义重大。本文引入物候期这一气候变化的"指示器"来反映开展观鸟旅游的重要资源基础——鸟类活动时间以及栖息地格局的变化。通过对1980-2010年中国26个地区的98个物候序列的鸟类研究进行荟萃分析发现:中国鸟类离开、抵达、停留时间以及鸟类栖息地的格局都已经发生了改变。春季、夏季鸟类会提前离开或抵达,但在秋季它们的活动会延迟。鸟类停留的时间主要呈现延长的趋势。温度升高会使鸟类停留时间变长,对观鸟旅游的开展有利。中国低纬度地区和西部地区鸟类停留时间更长。鸟类栖息地的格局呈现出向北和向西迁移的特征。游客和景区工作人员均已感知到鸟类活动时间以及栖息地格局的变化对观鸟旅游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935.
徐冬  黄震方  黄睿 《地理学报》2019,74(4):814-830
以中国342个市域单元为研究对象,借助双变量LISA模型、空间面板杜宾模型等方法,探究了1998-2016年雾霾与中国城市旅游流的空间关联特征,分析了雾霾对旅游流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在中国雾霾PM2.5与城市旅游流有东高西低的分布特点,在胡焕庸线两侧的空间分布呈现出与地形和城市发展等因素的空间耦合性;雾霾与城市旅游流(含国内和入境旅游流)均表现出显著的空间集聚和空间依赖特征,雾霾污染对旅游流产生明显的影响并形成相应的空间效应;雾霾对旅游流的抑制区域在不断扩大,H-L型城市数量的增加、L-H型集聚区的片状扩张和华北、华中地区的L-H型集聚的“空心化”现象均表明旅游流具有低雾霾指向性;雾霾污染与旅游流的倒“U”型曲线关系表明经典的EKC假说对中国城市旅游流同样适用,且雾霾污染的显著负向影响主要存在于入境旅游方面;雾霾和旅游流均具有明显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将雾霾治理同经济发展、对外联系、旅游开发、生态保护和交通建设等因素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治理,才能为旅游发展创造美好的环境,实现国际、国内旅游健康、协调、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36.
中国城市体系网络化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当前,学者普遍认同城市体系研究的重心从等级范式向网络范式转向。在大量的文献梳理基础上,阐述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体系研究范式的转向过程,并进一步梳理中国城市网络研究的进展、问题与关注重点。结果表明:2010年之后,网络成为中国城市体系研究的主流范式,等级体系文献数量呈波动递减趋势,全国和长三角成为热点关注区域;属性数据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早期城市网络研究中数据匮乏的状况,关系数据应成为未来研究的侧重点;不同研究视角及其所应用的数据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多元视角的综合研究成为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城市网络研究未来可能的突破点,包括:调整国家城市网络的研究框架、超越交通数据直接考察城市间的实体联系、测度企业外部的横向联系、有向加权网络分析和可视化、增加研究中的地理“意味”等。  相似文献   
937.
中国碳强度关键影响因子的机器学习识别及其演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卫东  唐志鹏  夏炎  韩梦瑶  姜宛贝 《地理学报》2019,74(12):2592-2603
碳强度影响因子数量众多,通过在众多因子中评估其重要性以识别出关键影响因子进而解析碳强度关键因子的变化规律,是中国2030年碳强度能否实现比2005年下降60%~65%目标的科学基础。传统的回归分析方法对于评估众多因子的重要性存在多重共线性等问题,而机器学习处理海量数据则具有较好的稳健性等优点。本文从能源结构、产业结构、技术进步和居民消费等方面选取了56个中国碳强度影响因子指标,采用随机森林算法基于信息熵评估了1980-2014年逐年各项因子的重要性,通过指标数量与信息熵的对应关系统一筛选出每年重要性最大的前22个指标作为相应年度关键影响因子,最终依据关键影响因子的变化趋势划分了3个阶段作了演进分析。结果发现:1980-1991年,碳强度的关键因子主要以高耗能产业规模及占比、化石能源占比和技术进步为主;1992-2007年,中国经济进入快车道增长时期,服务业占比和化石能源价格对碳强度的影响作用开始显现,居民传统消费的影响作用在增大;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进入经济结构深化调整时期,节能减排力度大大增强,新能源占比和居民新兴消费的影响作用迅速显现。为实现2030年碳强度下降60%~65%目标,优化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促进技术进步,提倡绿色消费,强化政策调控是未来需要采取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938.
采用Mann-Kendall、Theil指数、空间马尔科夫链等方法,对1994-2014年中国十大重点产业创新产出时空演化进行分析,并对创新发展空间分异成因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① 研究期内,中国重点产业创新产出分为两个时段,成果呈指数型增长;② 创新产出差异先增后减,东、中、西、东北板块间差异小于板块内部,创新产出发展呈现出传染扩散与等级扩散的双重特征;③ 邻域环境影响创新发展,创新产出水平发生类型转移的单元集中在东、中部地区,且活跃度不断提升;④ 经济社会与政策条件、高等教育基础条件对重点产业创新发展有明显的正向驱动作用,而工业化程度影响微弱,未来加强对高等教育基础与智力资本的投入可进一步增强重点产业创新发展竞争力。  相似文献   
939.
基于水资源约束的中国城镇化SD模型与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城镇化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尽管经济和社会发展主控要素还在发挥重要作用,但水资源在生产、生活和生态方面发挥主控作用的局面愈益明显。在中国城镇化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s,SD)模型基础上,从水资源供给、需求和水环境等层面将水资源作为主控要素嵌入原有模型中,拓展出基于水资源约束的中国城镇化SD模型,并对水资源利用进行了多情景模拟。结果表明:① 系统存流量和灵敏度检验证明模型模拟效果良好,具有可操作性。② 部门用水效率一定时,产业发展对水资源供需平衡的影响比人口增长更为明显。③ 在实行节水农业、节水工业、高生活需水、高生态环境需水和高再生水利用的综合协调方案中,2050年中国城镇化的发展约共需6789.70亿 m3水资源,基本实现水资源供需平衡。  相似文献   
940.
2018年12月22日,中国地理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会员代表220多人出席了会议。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宋军,中国地理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傅伯杰,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所长、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葛全胜出席大会开幕式并致辞。老一辈地理学家陆大道、刘昌明、郑度、张耀光等院士专家应邀出席大会。大会开幕式由中国地理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发虎主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