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10篇
  免费   1453篇
  国内免费   1394篇
测绘学   2143篇
大气科学   822篇
地球物理   981篇
地质学   4039篇
海洋学   913篇
天文学   167篇
综合类   735篇
自然地理   457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238篇
  2022年   252篇
  2021年   365篇
  2020年   259篇
  2019年   391篇
  2018年   281篇
  2017年   294篇
  2016年   288篇
  2015年   359篇
  2014年   568篇
  2013年   460篇
  2012年   513篇
  2011年   566篇
  2010年   452篇
  2009年   482篇
  2008年   443篇
  2007年   396篇
  2006年   395篇
  2005年   339篇
  2004年   291篇
  2003年   255篇
  2002年   256篇
  2001年   254篇
  2000年   218篇
  1999年   219篇
  1998年   198篇
  1997年   159篇
  1996年   118篇
  1995年   135篇
  1994年   121篇
  1993年   109篇
  1992年   95篇
  1991年   73篇
  1990年   78篇
  1989年   83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7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6篇
  1954年   5篇
  194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992.
993.
本文采用连续介质水电比拟法,对不完整河旁三维井流与完整河旁二维井流作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前者水井出水量只能达到后者出水量的80%左右;实测的两类流场图,显示出三维井流与二维井流的许多重要特征和区别,对此作了详细对比分析,阐明了流量显著变小的机理;指出不完整河旁井流问题按三维流计算的必要性;对当前工作提出了重要且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4.
995.
通过理论分析和模型试算,进一步明确阐述了对实测重磁位场资料采用三维处理的合理性和用二维处理的不合理性。提出三维处理的必要性和其实用价值。并对目前的三维曲面位场数据处理方法做了评述。  相似文献   
996.
地理科学二次文献与信息资源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理科技情报工作,是一项为地理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活动。地理科技情报工作的总方针,是“开发地理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而开发、利用地理文献资源,提高服务质量,是地理科技情报工作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当今,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新技术革命正在蓬勃发展,世界进入信息时代。我们怎样能在浩如烟海的地理文献资料中,搜集到最有用的情报,迅速地把地理情报经过处理、  相似文献   
997.
998.
CVN硬盘系统和软件相关处理在e-VLBI试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中国VLBI网(CVN)的e-VLBI技术研究进展.CVN包括上海佘山、乌鲁木齐南山2个固定观测站和云南昆明的流动站,以及上海天文台的2台站硬件相关处理机。2003年上海天文台自行研制了基于PC技术的VLBI数据记录、回放系统,命名为CVN硬盘系统,并成功将其安置于CVN观测站和处理机系统。硬件处理机经过改造后,已能处理来自硬盘和原有磁带系统的数据.从2003年至今,中国VLBI网采用该硬盘系统进行了多次VLBI观测和e-VLBI试验。在CVN硬盘系统基础上,软件相关处理技术的研究也得以开展。软件相关处理原型程序已经被用于台站条纹检测、卫星条纹搜索和数据处理中。该软件获得的计算结果被成功用于国内第一个3台站卫星VLBI的延迟和延迟率闭合试验,以及国内首次利用VLBI数据进行的卫星定轨试验。除此之外,该软件还用作硬件处理机的条纹引导器。为适应未来“嫦娥”月球探测工程,CVN将扩展成含有4个观测站和2个相关处理机(硬件、软件)的实时VLBI网。今后,e-VLBI将被应用于月球卫星导航以及测地和天体物理的VLBI观测。  相似文献   
999.
纳米计量学的基础技术组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满足ASTROD激光宇航动力学任务慨念计划的高精度要求 ,以及实现新质量标准 ,我们开始进行次纳米激光测长与纳米定位控制的研究。本文将回顾我们在清华大学与工研院测量中心的研究成果 ,介绍如何利用外差式激光干涉仪、挠性微动台与压电陶瓷 ,进行次纳米激光测长与纳米定位控制。此研究成果将做为ASTROD计划中 ,无拖曳航天技术的研发基础。之后讨论如何将纳米定位控制系统与扫描穿隧显微镜进行整合 ,完成计量型扫描穿隧显微镜 ,进一步将微结构的测量尺寸直接追溯至长度标准。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