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115篇
测绘学   40篇
大气科学   278篇
地球物理   62篇
地质学   47篇
海洋学   81篇
天文学   34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4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2013年10月22日凌晨3点29分,第313号小行星掩HIP47320,后者是长蛇座一颗4.7星。小行星掩星是一种时常发生的天文现象,倡,此次掩星中的被掩星是一颗亮星,在天气好的情况下肉眼就能看到,这种情况比较罕见。由于掩食带从西到东横贯北京市,所以在市区和近郊都能观测。届时,这颗恒星会突然消失,几秒种之后又重现。机会实在难得,所以笔者很想亲自见证恒星“消失”的奇观。  相似文献   
92.
上海近50年气温变化与城市化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上海地区2个气象站近50年的年均气温数据,采用回归分析、滑动平均和Mann\|Kendall检验法研究上海地区气温的年代际变化与跃变,城郊温差的年际变化;采用趋势拟合与相关分析,研究城郊温差与城市人口、GDP、能源消耗量、建成区面积和住宅竣工面积等各项城市发展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1)近50年来,上海地区年均气温缓慢上升,20世纪90年代后城郊温差呈锯齿状上升趋势,若以徐家汇代表城区,奉贤代表郊区,则近50年来,城郊温差增温率为0.23℃/10a.(2)1989~1990年为上海城区气温的跃变年份,而郊区的气温跃变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3)各项城市发展指标均与上海城郊温差有着显著的相关性,表明它们与上海城市热岛的发展关系密切,其中,住宅建设是上海城市热岛最主要的驱动因素,城市人口和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3.
COSMIC数据验证AMSU平流层低层观测的初步分析结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文英  陈洪滨 《地球物理学报》2009,52(12):2951-2957
基于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掩星数据在平流层具有较高准确性、稳定性的优势,本文尝试用新一代GPS掩星观测——the Constellation Observing System for Meteorology, Ionosphere, and Climate (COSMIC)资料验证不同卫星平台上先进的微波探测仪(AMSU)的平流层观测结果.通过COSMIC大气温度廓线与AMSU辐射传输模式结合,得到模拟亮温,然后与AMSU平流层观测进行匹配比较.分析表明GPS掩星数据能够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参量检验NOAA15、16、18卫星平台内部的偏差.通过一年数据的比较验证,初步显示不同卫星平台的AMSU观测亮温在平流层低层都偏低,并且NOAA18平台的亮温偏低程度明显大于NOAA15、16.AMSU亮温偏差在极地冬季较为显著,尤其南极地区NOAA18的偏差幅度达到1.8 K.结合24小时内AMSU观测亮温偏差变化及其样本分布特征,可以看到明显的太阳辐射差异可能是导致AMSU观测亮温在极地偏差显著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4.
福建地区MODIS卫星热红外资料异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MODIS卫星热红外数据,利用透热指数法和亮温增温异常点比值法,分析福建地区地震震前的热红外时空异常变化,发现透热指数与福建地区中等地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而地表的亮温增温异常区与未来发生的地震震中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95.
以Landsat TM/ETM+为基本数据源,利用遥感和GIS技术定量反演了哈尔滨市1989和2000年的地面亮温和植被指数(NDVI),对标准化地面亮温分级数据进行热力景观指数计算,研究城市热场分布的空间格局、时空变化规律和不同植被指数(NDVI)等级下热环境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89和2000年哈尔滨市建成区均存在显著的热岛效应,2000年建成区热岛效应增强,哈尔滨市总体地面亮温升高;热力景观日趋破碎,各景观类型受干扰程度较大,处于很不稳定的状态.NDVI与地面亮温的负相关性随着植被覆盖度的升高而增大;植被覆盖度与地面亮温的空间变异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96.
运用GMS红外探测辐射这温(TBB)资料,计算和分析了1980 ̄2000(缺1995 ̄1996)年热带太平洋中、西部逐月TBB距平场的相对变化,得到了判定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出现的门槛值,提出了快捷、客观地监测它们形成、发展及衰亡过程的方法,并且为其预测提供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97.
基于遥感和GIS的哈尔滨城区热岛效应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利用遥感和GIS技术对LandsatETM 热红外遥感数据进行处理,反演市区的地面亮温,并进行正规化处理和等级划分,研究城市热岛的时空变化规律和温度场的空间分布规律,揭示城市热岛效应空间格局。通过对哈尔滨市区热岛效应分析,可以确定城区内热岛效应的分布及监测城市化进程,为城市热环境质量评价和热源调查提供准确、丰富的信息。  相似文献   
98.
断层活动不是孤立的,一条断层的活动可能影响其他断层,并引起这些断层的活动,这些相互作用的断层称为关联断层.本文利用卫星热红外信息以南北地震构造带为例,分析了关联断层活动的时空变化,所使用的信息是经过处理的地表亮温残差低频分量TLOW.结果表明,在一定时段内研究区一些断层间除地震活动表现出相互呼应关系外,其地表亮温残差低频分量TLOW曲线相似,相关系数高,说明热红外信息与地震信息共同反映一个地区断层的关联活动.此外,也存在单独由地表亮温残差低频分量TLOW相关表现断层关联活动的情形,即断层间无地震活动的呼应关系,但也存在TLOW曲线的相关性,同样显示关联断层的相互作用.对TLOW的时空过程分析表明,关联活动组合可随时间发生变化.例如,1988~1994年间红河断裂与澜沧-耿马断裂、金沙江断裂等构成关联活动组合,1994~1998年又与小金河断裂、安宁河-小江断裂构成关联活动组合,这样的时空变化过程可能是地壳应力场重新分配的反映.本文的研究结果证明,卫星热红外信息有望成为研究断层相互作用的一个新的独立物理量,并将对地震动力学和构造物理学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
【目的】提出一种双热源驱动的双压有机朗肯循环(DPORC)系统,以期解决传统海洋温差能发电系统效率低和核电站低温废水排放造成的水域热污染问题。【方法】建立DPORC系统,研究在不同的干工质、湿工质和等熵工质下亚临界-亚临界有机朗肯循环(SSORC)和跨临界-亚临界有机朗肯循环(TSORC)系统热效率、?效率和透平出口干度等性能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与结论】在SSORC中,R123的综合热力学性能最好,其热效率和?效率分别达到5.52%和56.21%;湿工质R717和R152a在透平内膨胀过程中有可能会进入两相区,损坏透平叶片;SSORC比TSORC在系统热效率和?效率上更具优势。本研究可为超低温热源的有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
温差能驱动的水下滑翔器设计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论文设计开发了一种新型的温差能驱动的水下滑翔器,并对它做了水域实验研究。文章讨论了温差能驱动的滑翔器运动机理及其在垂直剖面的运动分析,得到稳态运动的参数解。结合能够把水域温差能转变为机械能的热机设计以及滑翔器的主要机械结构和控制硬件系统设计,完成了滑翔器的初步设计与开发。滑翔器在千岛湖进行了水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此水下滑翔器完全能够利用温差能实现预定的滑翔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