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98篇
  免费   1255篇
  国内免费   1408篇
测绘学   642篇
大气科学   2883篇
地球物理   993篇
地质学   3152篇
海洋学   1188篇
天文学   67篇
综合类   767篇
自然地理   2369篇
  2024年   106篇
  2023年   287篇
  2022年   389篇
  2021年   441篇
  2020年   351篇
  2019年   470篇
  2018年   263篇
  2017年   253篇
  2016年   268篇
  2015年   345篇
  2014年   642篇
  2013年   456篇
  2012年   664篇
  2011年   619篇
  2010年   587篇
  2009年   622篇
  2008年   781篇
  2007年   618篇
  2006年   495篇
  2005年   446篇
  2004年   393篇
  2003年   319篇
  2002年   271篇
  2001年   250篇
  2000年   222篇
  1999年   192篇
  1998年   179篇
  1997年   192篇
  1996年   164篇
  1995年   149篇
  1994年   138篇
  1993年   116篇
  1992年   133篇
  1991年   102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5年   4篇
  1954年   2篇
  194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河流对江苏海岸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全基 《海洋科学》1992,16(3):53-55
本文论述了江苏海岸发育的过程,探讨了长江、黄河、淮河等较大河流对海岸发育的影响。河流不仅能为海岸形态的塑造提供极为重要的物质基础,而且对于形成过程中的海洋动力作用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2.
73.
采用有限元分步杂交方法,在已建潮流场的基础上,建立了胶州湾疏浚物悬浮泥沙的二维输运-扩散模型,并应用于胶州湾前湾港区泛亚码头工程疏浚区的疏浚物输运扩散的数值模拟预测。根据预测结果分析了泛亚码头疏浚区施工期间悬浮泥沙对附近海域水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并对不同的疏浚方案进行了优选。  相似文献   
74.
温度,光周期和换水率对黑鲷卵,鱼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鲷商业化生产在某些国家已是一项重要的水产养殖行业。众所周知,温度是影响海水鱼苗卵黄囊时期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并且在营养生命开始时,它决定着鱼苗的生物特性。Tandler和Mason(1983年)发现:黑鲷鱼苗在孵化后最初12天的存活率,在连续光照下培养比12小时光周期有了明显地改善。还发现:光照强度在205~1370勒克斯之间对这种鱼的存活和体长生长有积极的作用。而且黑鲷鱼苗  相似文献   
75.
影响单位进尺成本的因素及其影响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用于分析不同因素对单位进尺成本影响的新方法--偏因素分析方法,该方法可用于在影响因素众多的情况下确定各因素对施工经济性的影响作用;同时介绍了成本影响系数这一新概念,成本影响系数表示了某一因素在一定的条件下对单位进尺成本影响程度的大小.在钻进技术经济研究中采用成本影响系数,可使对影响单位进尺成本因素的对比评价更加方便易行.以一个5 000 m取心钻进项目为例,计算了不同影响因素变化时的单位进尺成本和成本影响系数,最终根据成本影响系数绝对值的大小,对影响单位进尺成本的不同因素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76.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成像过程中会出现斑点噪声,一般用多视处理减少图像的斑点噪声,这对合成孔径雷达船只探测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对不同视数SAR图像的等效视数、空间分辨率和船只海面对比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一方面,多视处理增加了等效视数,改善了图像质量,更有利于船只探测;但另一方面,多视处理又降低了图像空间分辨率和船只海面对比度,对船只探测产生不利影响.最后本文选取了窗口滤波法和K分布法两种典型的SAR船只探测方法对多视处理的SIR-C SAR图像进行了船只探测试验,得到了最适合船只探测的多视处理的视数.  相似文献   
77.
东亚季风是全球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1~6]。了解北大西洋地区温度变化和东亚夏季风之间的关系对了解东亚季风的控制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葫芦洞和董哥洞石笋δ18O记录显示距今75~10ka北大西洋地区千年尺度温度变化对东亚夏季风变化具有重要影响:较强的东亚夏季风与北大西洋地区较高气温对应,反之亦然[7,8]。但是,在此之前东亚夏季风变化与北大西洋地区温度变化之间是否具有类似的联系?到目前为止对这一问题尚没有明确的探讨。根据最近分别在意大利北部[9]和中国中部获得的石笋δ18O记录,笔者发现,北大西洋地区冰芯记录的间冰段(Greenland…  相似文献   
78.
黑河流域水环境演变及其驱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基于近几十年来诸多学者对西北干旱区典型内陆河流域——黑河流域水环境演变诸方面研究成果,综述了上游山区成水环境、中游绿洲用水环境和下游荒漠天然绿洲水成环境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演变过程及其驱动机制。通过对各种古环境代用指标的对比研究表明:在大尺度上,流域上下游表现出阶段性的一致性水环境演变趋势;在小尺度上,则表现水环境演变的时空异质性。驱动机制方面,在空间上,流域上、中、下游水环境演变的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驱动作用各有侧重;在时间上,表现为不同尺度上气候变化与流域人类活动耦合作用的驱动机制。  相似文献   
79.
用XRF和ICP-AES方法分别测试了湖北辽瓦店遗址地层样品的氧化物含量和地球化学元素含量,恢复了遗址地层中夏代文化层、东周文化层和明清文化层记录的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特征。结果表明:1)夏代文化层时期,气候温暖湿润,生态环境良好,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和谐度高,有原始的手工业活动记录。2)东周时期气候开始进入干旱期,干旱程度在上东周文化层中部逐渐加深(LOI=6.98%),到了上东周文化层顶部气候进入暖湿期。该层Cu含量的异常高值(0.31mg/g)和出土的青铜器表明本文化层反映了青铜社会的繁荣期,而P含量的高值(22.73mg/g)和动物骨屑则反映了该期人们驯养、捕猎动物的普遍性。3)明清时期的气候趋于干凉,明代文化层中部有短暂暖湿期,后又进入冷干期。清代文化层中下部有暖湿特征,之后重新进入干冷期。该层Ca(均值101.5mg/g),Mg(均值60.27mg/g),Zn和Pb的高含量表明遗址曾有过制陶(瓷)业的历史。另外,Mg和Ca含量的高值与耕作区、墙壁灰浆、生活垃圾堆积等人类活动相关。Ca和Mg含量在近现代层逐步升高揭示了人类活动逐渐增强的事实。地层的平均粒径自上东周文化层(<142cm)开始出现振荡,暗示汉江洪水和季节性山洪发生的频率不断增加,表明恶劣环境条件虽然促进了人类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但原始生态系统却遭到破坏,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正反馈效应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80.
地理信息分类体系之间的语义不一致性,被认为是影响地理信息系统实现在语义层次上信息共享的最大障碍.首先,本文在阐述中国地理信息分类体系之间参照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语义的地理信息分类体系对比分析方法.其次,对中国现行的几种地理信息标准分类体系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最后,为中国地理信息分类体系的编制和修订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