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35篇
  免费   1056篇
  国内免费   1094篇
测绘学   723篇
大气科学   2760篇
地球物理   614篇
地质学   1183篇
海洋学   470篇
天文学   66篇
综合类   392篇
自然地理   1277篇
  2024年   73篇
  2023年   242篇
  2022年   279篇
  2021年   369篇
  2020年   266篇
  2019年   319篇
  2018年   234篇
  2017年   236篇
  2016年   237篇
  2015年   280篇
  2014年   382篇
  2013年   309篇
  2012年   341篇
  2011年   291篇
  2010年   304篇
  2009年   329篇
  2008年   312篇
  2007年   306篇
  2006年   237篇
  2005年   231篇
  2004年   215篇
  2003年   238篇
  2002年   173篇
  2001年   209篇
  2000年   161篇
  1999年   141篇
  1998年   104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106篇
  1995年   98篇
  1994年   87篇
  1993年   83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79年   3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1年   1篇
  193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1 毫秒
81.
用TRMM资料研究江淮、华南降水的微波特性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热带测雨卫星TRMM (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 于1997年11月发射成功, 其首次携带了空载雷达, 有关资料已在网上对公众发布。利用热带测雨卫星上的微波成像仪TMI (TRMM Microw ave Imager) 资料以及其和测雨雷达TRMM/PR (Precipitation Radar) 资料联合反演的地面瞬时降水产品, 采用散射指数 (Is) 法从理论上探讨了我国江淮、华南降水尤其是暴雨的微波特性, 其中Is表达式通过江淮、华南晴空TMI资料统计回归得到。以联合反演的地面瞬时降水产品为真值, 用面积相当法对14个降水个例求Is降水阈值, 研究了阈值和降水面积以及85.5 GHz垂直通道最低亮温的关系, 并寻求了Is和降水的相关特征。研究表明:Is降水阈值随降水面积的增大或85.5 GHz垂直通道最低亮温的降低有增高的趋势; Is与强对流性降水瞬时雨强对应很好, Is≥60 K是一个好的暴雨指标。最后进行了初步的雨强反演试验研究, 由于TMI资料分辨率的提高以及时空配合较好的真值, 反演的地面瞬时降水与真值相关效果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82.
江淮流域夏季严重旱涝与大气季节内振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NCEP/NCAR的再分析资料和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提供的中国台站降水资料,分析研究了江淮流域大范围严重旱涝的20-70天大气季节内振荡(ISO)特征。结果表明,对应江淮流域严重涝年,200hPa青藏高原北部存在ISO气旋性环流,青藏高原南部存在ISO反气旋性环流;大气ISO流型在对流层中低层850hPa主要是我国长江以南、南海和西太平洋地区为大气ISO反气旋性环流,我国长江以北到日本地区的大气ISO气旋性环流,我国江淮流域位于这两个ISO涡旋西侧偏南气流和偏北气流的交汇处;旱年反之。利用向量经验正交展开方法得到,上述大气ISO环流型分别是旱涝年大气ISO流型的第一模态,并且涝年大气ISO流型的振幅强,旱年振幅弱。进一步分析揭示,严重洪涝(干旱)年分别对应对流层中上层江淮流域及其以北的中高纬度地区有强(弱)的大气ISO活动。中高纬度地区的大气ISO在严重洪涝年向南传播,与低纬度向北传播的大气ISO在江淮流域汇合;而在严重干旱年,虽然大气ISO可向北传播,但向南的传播却很不明显。  相似文献   
83.
84.
非稳态泊松模型预测西北地区地震带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震概率预测 ,即根据某个地震构造区 (地震带或震源区 )内已发生的地震 ,预测未来一定时段发生某一震级段或某一震级下限以上地震的可能次数和概率 .这一方法在地震危险性分析和地震预测等方面 ,都有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该方法的主要特点 ,是根据地震构造区已发生的地震事件 ,建立适宜的地震统计模型 ,而不必考虑地震事件的详细过程和活动图象 .随着对一些地震构造区地震事件现象及其发生的地球物理、力学机制和数学物理模式的不断研究 ,相继发展了一些概率预测模型 ,以描述不同的地震事件过程 .目前研究和应用较多的主要有稳态和非稳态泊松…  相似文献   
85.
应用2002年10月1日至2003年3月31日逐日20hT213Rain3-P的0~72h预报结果,对广西区域非汛期内之雨与无雨转折之灵敏度指数以及同期中雨及以上降雨的诊断成功率作系统的分析,发现它们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季节性特征,对业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86.
选取钦州市7月8个重旱、13个重涝年,从天气气候角度着重对其前期冬季(12~2月)500hPa环流形势、环流特征指数以及青藏高原冬季积雪、北太平洋海温进行对比诊断分析,发现7月旱涝年前冬大型环流已出现较大的差异,其前一年12月的极涡强度、高原高度场,北太平洋赤道海温,以及前冬(12~2月)西太平洋副高面积指数、前冬青藏高原冬季积雪的多少,在旱涝年也有明显的不同,可作为旱涝发生的前期强信号,并确定其描述指标。  相似文献   
87.
北太平洋海温异常对中国东北地区旱涝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孙力  安刚 《气象学报》2003,61(3):346-353
文中利用 196 1~ 2 0 0 0年中国东北地区 80个测站 4 0a的月降水和同一时期的北太平洋海温资料以及奇异值分解 (SVD)技术 ,分析了北太平洋海温异常对中国东北地区夏季旱涝的影响。结果表明 :东北地区夏季降水与北太平洋海温异常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联系 ,当前期冬季和春季甚至是前一年夏季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如果处于异常偏暖 (或偏冷 )状态 ,并且西风漂流区具有较明显的SST负 (或正 )距平分布时 ,则东北大部分地区夏季降水具有整体偏多 (或偏少 )的倾向。当然 ,东北地区降水与北太平洋海温异常之间的这种联系也并非是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  相似文献   
88.
现今人们特别关心天气 ,收看天气预报已经成为每天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但是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 ,生活质量的提高 ,常规的天气预报已不能满足需求。气象部门开展了针对需要的专业气象预报 ,气象指数预报是其中的一种。气象指数预报在发布指数等级的同时 ,还加了预报提示。按照气象指数预报 ,人们可以避开那些对人身体健康和活动不利的气象因素 ,充分利用有利的条件 ,很方便的安排好自己的生活。早晨起床后 ,想要到户外锻炼身体 ,先看一下晨练指数预报 ,预报提示是否适宜晨练。要去上班了 ,看看上下班天气预报 ,预报提示是否要带上雨具。再看…  相似文献   
89.
森林火险气候预测业务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海波  宋文玲  赵振国 《气象》2003,29(S1):83-86
利用逐日资料计算林火气象指数,确定了重点防火期内林火气候预测指标,并以此为基础初步建立了重点林区森林火险气候预测业务系统。  相似文献   
90.

现今人们特别关心天气,收看天气预报已经成为每天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