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7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71篇
测绘学   60篇
大气科学   289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99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29篇
自然地理   13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41年   2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51.
152.
根据哀牢山北段向风(西南)坡与背风(东北)坡共8个测站资料和农业资料,讨论了西南季风翻越哀牢山后的焚风效应——光温增加和水湿减少。这对作物、果树发育有促进作用,对农业有增产效益。当地的农业布局应考虑到焚风效应。  相似文献   
153.
对产量预报方法做了新的尝试性研究。首先从作物生长发育的生物学特点(微观)出发建立初始预报模型,再利用系统分析方法将初始预报模型转化为社会产量预测模型,讨论了建立气象产量生物学解释预报模型的思路及其合理性,同时初步讨论了该模型在业务使用中的思路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4.
1引言2003年6月9日凌晨,孙吴县遭受了历史罕见的霜冻灾害,全县11个乡镇的8.55×103hm2作物受灾,占总播种面积的21.8%。霜冻主要出现在山区河套,背阴坡及低洼地块灾害严重。孙吴本站6月9日最低气温为1.3℃,地面最低温度为-0.2℃。2冻害成因2.1前期背景入春以来,孙吴县连续几个月降水偏少,气温偏高。春季(3~5月)总降水量为47.1mm,比历年少36.1%;平均气温为4.2℃,比历年高2.7℃。孙吴县2003年春季气温、降水情况(见表1)。截止到6月上旬,全县各地都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旱象。致使土壤含水量少,土壤热容量小,降温速度快,是此次冻害发生的一个重要原…  相似文献   
155.
2004年作物生长季(4~9月)我区气温变化频繁,大部地区平均气温比历年平均值偏高1~2C,全区4~9月降水量与常年值相比,中部地区偏多,西部、东部大部地区偏少,尤其是赤峰、通辽、兴安盟和呼伦贝尔市西部地区。我区中部地区,整个作物生长季光、温、水匹配较为适宜;而东部地区人春以来,气候干燥,降水异常偏少,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严重旱灾。  相似文献   
156.
燕子洞贵州省中部惠水县羡塘乡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中心,该乡有溶洞12629个,被称为“万洞之乡”。其境内摆郎河源头有个燕子洞,洞口直径垂直高度215m,洞内栖息有国内最大种群的白腰雨燕,被誉为“天下第一高洞,人间最大燕群”。春末到冬初,洞内燕子最多可达上百万只,整日飞进飞出  相似文献   
157.
兵团农四师位于伊犁地区,土地总面积664107hm2,耕地面积103351hm2,现有21个农牧团场,38个工交建商企业,46个师直事业单位,总人口22万,分布于伊犁州8县1市。主要种植小麦、水稻、玉米、高粱、豆类、油料(油菜、向日葵、胡麻、蓖麻、亚麻、红花)、棉花、甜菜、打瓜、薰衣草、薄荷、啤酒花、瓜菜、薯类、苜蓿等20多种作物,是兵团种植作物种类最多的农业师。在促进新疆经济建设,维护边疆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冰雹是农四师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它不仅给农牧业生产造成重要灾害,同时,给人民群众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危害。据不完全统计,每…  相似文献   
158.
气候变暖对中国水稻生产可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张宇  王馥棠 《气象学报》1998,56(3):369-376
利用随机天气模型,将大气环流模式预测的气候情景与水稻模式相链接,研究了气候变暖对中国水稻生产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大气中CO2浓度加倍,中国水稻主产区适宜水稻生长的日数将延长6~11d,积温增加220~330℃·d。积温的相对增长率由南向北呈增长趋势。水稻产量形成期低温天气出现频率将减少,而高温天气出现的频率增加。若品种与播种、移栽期不变,水稻产量将下降;而若通过改变品种使作物生育期基本保持目前的状况,减产幅度将比品种不变时明显偏小,部分地区还有可能增产。  相似文献   
159.
为了加强玉米良种更新换代,大陆的许多育种单位每年冬季都去海南岛搞玉米种子繁育工作。笔者1997年10月至1998年3月曾在海南岛三亚地区繁育玉米种子。如何使作物在南繁期间正常生长,趋利避害,避开不利气候影响,使南繁工作顺利进行,是关系到各育种单位南繁成败与否的大事。  相似文献   
160.
灰色系统理论在估产中的应用:以吉林省梨树县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树清  陈春 《地理科学》1998,18(6):581-585
以吉林省梨树县为例,阐述了利用灰色系统进行了玉米气象估产的方法,其中包括用GM(1,1)模型进行了趋势产量预测,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确定主气象因子群,以及利用GM(1,1)进行气象产量预测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