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7篇
  免费   441篇
  国内免费   232篇
测绘学   921篇
大气科学   406篇
地球物理   570篇
地质学   311篇
海洋学   265篇
天文学   270篇
综合类   310篇
自然地理   37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118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117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146篇
  2012年   166篇
  2011年   174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143篇
  2008年   177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5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本文着重讨论了双光束条纹型激光多普勒测流系统中。光学分束系统参数与散射信号的关系,列出了有关的公式。计算了园形截面的散射颗粒直径与干涉条纹周期呈不同比值时对信号的影响.其结果与以前采用矩型截面进行计算的结果差异较大。以设计一台激光海流计为例,推荐一种以选择与散射粒径相匹配的条纹周期为出发点的光学参数选择方法。最后介绍作者提出的为实现这种选择的光学布置。  相似文献   
12.
西太平洋暖池变异及其对西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场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用热带太平洋上层XBT温度资料,分析研究了西太平洋暖池区(0°~16°N,125°~145°E)上层海洋的变化特征以及与西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场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西太平洋暖池区的垂向温度存在显著的年际变化,尤其在次表层(120~200m)的变化最为明显.西太平洋暖池区的次表层冷暖信号明显早于西太平洋次表层的海温异常.分析发现,西太平洋暖池区的海温异常是导致整个西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场变异的关键区,当西太平洋暖池区的次表层冷暖信号加强时,3~4个月后西太平洋海温场出现大范围的冷暖异常.  相似文献   
13.
肖琢静 《海洋预报》1994,11(1):82-82
船舶的遇险信号和遇险报告浩翰的大海,不仅是生命的摇篮,风雨的故乡,还是廉价的交通大道,为国际间的物质、文化交流提供了方便条件。航行在海上的船舶,一旦因某种原因遇到重大危险,严重危及到船员生命和船舶的安全,需要援助时,经船长命令和签署后,船上的电台可发...  相似文献   
14.
将计算机和高速DSP处理器引入测深仪,采用低噪声设计以获取高质量的回波,并通过高速DSP处理器实现了实时高精度测深和数据采集。通过功率可控发射机和大动态增益接收机实现了高质量信号的采集,通过全量程数据窗和高精度数据窗的独特设计,既保证了测深的搜索能力,又保证了测量精度,实现了测深控制的智能化。  相似文献   
15.
自从1973年Wnt基因被发现以来 ,通过对线虫、果蝇、两栖类、哺乳动物以及人类Wnt家族基因、蛋白及其生物学功能的研究 ,表明Wnt家族基因产物与其它相关基因的蛋白组成了一条复杂的信号传导途径。该途径在胚胎发育、细胞分化以及组织器官形态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Wnt[1]基因起名来源于小鼠中的Int-1(Wnt-1的最初命名 )以及果蝇中的wingless(wg)。随着研究的进展 ,越来越多的Wnt同源基因从线虫到脊椎动物被发现。Wnt家族编码糖蛋白 ,通常大约350~400个氨基酸 ,其中有100个保守的氨基酸均匀分布于序列中 ,有些Wnt蛋白中的N末端、C末端…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给出了满足给定数字特征和谱的随机序列的产生方法,即用无记忆非线性变换实现非正态随机信号的模拟.该法与Gujar法相比较,放宽了变量概率分布的限制,只要求变量矩的存在。同时考虑无记忆非线性变换对谱的影响,用异于Liu的方法在频域上求解输入正态分布随机序列的谱.  相似文献   
17.
浅剖仪垂直探测分辨力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浅剖仪所采用的PCW信号和Chirp信号的性质,推导了两类浅剖仪垂直地层分辨力的公式,对影响浅剖仪垂直地层分辨力的各个因素给出了详细分析。比较了两种典型浅剖仪垂直地层分解力指标。  相似文献   
18.
用DFS—V地震仪辅助道记录折射地震信号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健明 《热带海洋》1993,12(2):82-88
  相似文献   
19.
1 概述在水声技术应用中,经常碰到利用测量目标的散射信号强度来判别目标的特性和参数。例如研究深海散射边界层,倾废扩散,悬浮沉积物的运迁和分布规律等等,都涉及到将声散射信号进行采集、存贮和回放处理,从而可以作出不同深度,不同时间或地点下信号的变化曲线,进一步研究其分布规律,使得研究工作更加直观、快速,并可以提供用户各种最终有用的图表或曲线。一般来讲,要求的技术性能如下:(1)能反映出记录的时间、地点。(2)对原始信号的存贮,并能按一定深度取样和平均。  相似文献   
20.
水下自航式海洋观测平台技术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水下自航式海洋观测平台是一种新型海洋观测平台,主要用于无人、大范围、长时间水下环境监测,包括物理学参数、海洋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参数,海洋化学参数、海洋生物学参数及海洋工程方面的现场接近观测。其特点是:成本低,环境适应性强,可冲破人工潜水极限而进入现场进行接近观测,免除了ROV需要水面支援母船的累赘,减少作业经费,体积小,使用方便,便于布放回收;可根据水声信号摇控或预置程序控制,按要求进行相关项目观测;有自主动力,水下运行时间相对较长,有源噪声低,可进行隐弊观测,正是基于以上的优点,近几年颇得海洋环境监测和海军方面的青睐,本文介绍了国际上水下自动观测平台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提出了我国开展研究水下自动观测平台的重要性及研究的面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