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26篇
  免费   2348篇
  国内免费   3332篇
测绘学   485篇
大气科学   1213篇
地球物理   973篇
地质学   10160篇
海洋学   1046篇
天文学   231篇
综合类   784篇
自然地理   614篇
  2024年   153篇
  2023年   445篇
  2022年   495篇
  2021年   603篇
  2020年   476篇
  2019年   516篇
  2018年   422篇
  2017年   379篇
  2016年   438篇
  2015年   494篇
  2014年   726篇
  2013年   579篇
  2012年   635篇
  2011年   644篇
  2010年   595篇
  2009年   547篇
  2008年   530篇
  2007年   463篇
  2006年   456篇
  2005年   443篇
  2004年   394篇
  2003年   358篇
  2002年   433篇
  2001年   404篇
  2000年   360篇
  1999年   344篇
  1998年   336篇
  1997年   301篇
  1996年   305篇
  1995年   316篇
  1994年   298篇
  1993年   277篇
  1992年   314篇
  1991年   312篇
  1990年   271篇
  1989年   221篇
  1988年   71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5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5篇
  1974年   3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梅仕龙 《地质学报》1995,69(3):277-284
通过对层序界面的详细剖析,指明了层序地层系统是独立存在于地方性的岩石地层系统和全球性的年代地层系统之间的区域性、过渡性地层系统,并因此提出了一个新的三重地层分类方案;通过将层序界面概念和界线层型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出了应该将全球层型剖面和点选在层序界面的整合部位从而建立最佳自然界线的观点,为建阶工作指出了工程层位和地区;以二叠纪Guadalupian统和乐平统的分界研究为实例,对最佳自然界线的概  相似文献   
992.
陶然  曾允孚 《沉积学报》1995,13(1):18-26
根据旋回特征可把西藏南部的中白垩纪地层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级旋回主要是大套的碎屑岩与碳酸盐岩的交替,以及生物种类的变化,表现了当时海平面周期性变化。第二级旋回代表了古生产率和氧化还原的韵律性变化,通过对CaCO3含量的AR-FFT处理得出的周期(ZMa)与Berger等人所计算的理论周期基本相符。因此,可以认为这种旋回根本原因是因轨道参数变化所引起的古环流改变所造成,如地中海型环流与河口型环流的互换,必将导致古生产率以及海洋水体性质的改变。第三级旋回表现为层偶的变化,如泥岩与灰岩互层以及黑色页岩与灰岩互层,在本区主要有三个周期:4.3、5.2和9.2万年,它们分别相当于斜率(ε)和偏心率(C)的理论周期值,旋回的周期主要是因为气候的变化引起陆源物质的稀释作用发生周期性变化,气候的周期性变化是由于轨道参数的改变而引起,因此,这种族回具有全球的可对比性。第四级旋回是由于海水里季节性变化所引起的纹层状层理。  相似文献   
993.
胶北隆起硅化蚀变岩型金矿床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硅化蚀变岩型金矿发现于胶北隆起招掖成矿带,矿体产于韧性剪切带,其产状与本区其他类型金矿不同。金矿石为含金长英质糜棱岩,硅化发育。主要金属矿物是,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自然金、银金矿、硫碲铋矿。与黄铁绢英岩化蚀变岩型金矿相比,微量元素Co、Ni含量明显偏高,而Cu、Pb、Zn、Hg含量明显偏低。其成因类型为大气降水变质水热液型金矿。其成矿深度大,是胶北地区深部找矿的重要新类型。  相似文献   
994.
用一点相关法计算了春季4月份北半球500hPa遥相关型,得出4月存在5个遥相关型。它们的中心位置与冬季相比已有了较大的改变。计算了1951 ̄1990年各遥相关型的逐年强度指数。研究了它们的年际变化,指出4月的西太平洋型(WP)、欧亚型(EU)的强、弱是我国4月份大范围旱涝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5.
吴娟  李忠铁 《四川气象》1995,15(3):36-37
成都地区7月份“冷锋低值型”暴雨预报方法吴娟,李忠铁(成都市气象局邮码610041)1前言暴雨是成都地区汛期最主要的灾害性天气。本文主要讨论成都地区历年7月份较为常见的“冷锋低值型”暴雨天气过程中,各层系统的配置及预报因子的选取和方程的建立。经199...  相似文献   
996.
利用挪威斯瓦尔巴德地区的ELF/VLF观测资料和世界数据中心公布的Kp指数,分析了日侧极隙纬度低频波不同季节里的周日变化和1984年5月-1986年4月的年度变化及这些波与地磁扰动的某些关系.主要结果有:1.夏季ELF波出现率极大值最大,而冬季的最小,前者约为后者的3倍,而且此极大值无论哪个季节都出现在磁正午时段.2.VLF波出现率在夏季较小冬季较大;其极大值出现在磁午后至磁子夜前的2-4h时段里.3.夏季ELF波指数∑A与地磁指数∑KP日变化较相吻合,在太阳自转周内两者相关系数约为0.6.4.冬季VLF波指数∑A与∑Kp日变化相吻合,在太阳自转周内两者相关系数可达0.8.这些结果表明日侧极隙纬度ELF波和VLF波各有不同的产生机制和源区.  相似文献   
997.
一次阻塞形势下的严寒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994年1月北半球高纬地区500hPa环流特征分析,指出造成1994年1月份大范围天气异常的主要原因是阿拉斯拉阻塞高压的强烈发展和长期维持;同时指出,低纬暖空气向北输送能力是阻塞形势发生发展及崩溃的主要机制,而极极涡和东亚大槽是造成黑河地区温度持续偏低、降水偏多的直接影响系统。这对于今后相似形势下的天气分析与预报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98.
北极海冰面积变化与大气遥相关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蒋全荣  王春红 《气象科学》1995,15(4):158-165
本文综述了北极海注面积变化与大气遥相关型研究工作中的一些主要结果。诊断分析表明,北极海冰面积变化具有3-4年的振荡周期,大气中的遥相关型不仅与海冰面积变化的区域有关,还与海冰面积的振荡频率有关。海冰面积变化与大气遥相关型是互相维持的,一方的加强有利于另一方的加强,本文最后还对北极海冰和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对北半年冬半年中纬度大气环流影响的相似性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99.
1000.
1995年1月17日日本阪神地震—直下型冲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介绍了1995年1月17日日本阪神(大阪-神户)大地震的概况及其特点,重点分析了各类建筑物、结构物、土本构作物的破坏和砂土液化与次生火灾等现象及其产生原因,并结合本次大地震的经验教训及作者在历次大地震后赴现场考察的亲身体验,对今后我国抗震减灾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