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12篇
  免费   1080篇
  国内免费   1463篇
测绘学   1593篇
大气科学   1878篇
地球物理   885篇
地质学   1651篇
海洋学   711篇
天文学   43篇
综合类   482篇
自然地理   1412篇
  2024年   94篇
  2023年   277篇
  2022年   352篇
  2021年   386篇
  2020年   272篇
  2019年   322篇
  2018年   270篇
  2017年   225篇
  2016年   242篇
  2015年   287篇
  2014年   497篇
  2013年   315篇
  2012年   420篇
  2011年   412篇
  2010年   385篇
  2009年   387篇
  2008年   365篇
  2007年   378篇
  2006年   346篇
  2005年   351篇
  2004年   231篇
  2003年   201篇
  2002年   219篇
  2001年   184篇
  2000年   139篇
  1999年   138篇
  1998年   134篇
  1997年   187篇
  1996年   113篇
  1995年   129篇
  1994年   99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76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毛嘉富  王斌  戴永久 《大气科学》2008,32(6):1379-1391
对动态全球植被模型M-SDGVM (Modified Sheffield Dynamic Global Vegetation Model), 在1996~1998年15个欧洲森林通量站碳通量和水汽通量的季节和年际变化进行模拟和评估研究, 总的来说, 模型能够合理再现各个站点春、 夏季节碳的吸收, 秋、 冬季节碳的释放, 以及水汽释放的季节变化趋势, 其中, 对水汽通量的模拟更为理想。对模型的上述适应性评估研究表明, 改进后的M-SDGVM有能力研究不同气候条件下欧洲森林生态系统碳、 水循环过程及其响应机制, 但是, 模型对部分站点的模拟仍存在不确定性, 通过对这些偏差及其可能的产生机理进行分析, 有助于模型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962.
朱飙  王振会 《气象科学》2008,28(2):163-167
本文主要讨论了变分原理在解决有关非均质波动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使用普通变分原理、限制性变分原理、多重尺度法对惯性重力内波方程进行研究的结果,发现使用变分原理,限制性变分原理都是有条件的,即它们仅对某些类型的方程才有效,而对于有些方程用不同的方法,可得到不同的结果.这些对以后正确使用变分原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63.
1956-2006年中国高温日数的变化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全国541个站的均一化日最高气温资料,分析了高温日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全球变暖的响应。结果表明:1956-2006年我国高温日数有两个高值中心,分别出现在吐鲁番盆地和江南地区。高温日数呈现"增加-减少-增加"的趋势;新疆的高温日数有准3 a的周期变化,中国东部4个地区的高温日数都存在3~6 a的周期变化。中东部地区高温日数由减少转变为增加趋势的时间并不一致,随着纬度的增加而逐渐延迟。  相似文献   
964.
由于全球气候变化,气温升高导致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也随之加大。针对这一有关全球的发展问题,文章参考“气候变化对增长和发展的影响”(斯特思报告第2部分)、“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响应”(斯特恩报告第5部分)以及日本东京大学工程研究生院Yuzuru Matsuoka等人的“气候变化综合评估模式:亚太综合模式(AIM)”,提出了气候变化对人类基本生活要素的影响,预估了温室气体“常规商务”(BAU)排放情况下气候变化可能对全球社会经济产生的潜在影响,讨论了适当气候变化产生的成本与效益,简介了斯特恩报告中采用的基本评估模式和亚太综合评估模式。  相似文献   
965.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不断发生,气象应急工作越来越显得重要。怎样通过有效应急管理手段提高防灾抗灾减灾效能,本文从若干方面提出如何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急管理效能。  相似文献   
966.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三十年的历程,三十年来,整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协调发展,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气象事业的发展也同全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各方面一样,取得了巨大变化和进步。青海省气候中心的前身为“青海省气候资料中心“。可以说,青海省气候中心是青海  相似文献   
967.
2006年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及其他相关事件的概要回顾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2006年1月中旬欧洲东部地区经历10年来的最低温天气;2月,非洲南部地区遭遇20年以来的最强降水;2006年上半年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经历111年来最干旱的时期;7月,欧美地区经历破纪录的高温炎热天气;菲律宾、印尼、印度等东南亚国家遭受暴雨洪灾。2006年春季,我国北方地区遭受18次沙尘天气的侵袭;夏季重庆等地区遭遇百年一遇的大旱;我国东南沿海等地受到多次强台风袭击;波及全国31个省(市、区)的冰雹、雷雨等强对流天气……。2006年是全球有气象记录以来的第6个高温年,极端天气和气候灾害并没有缓和的迹象;我国又经历了许多极端天气和气候灾害。  相似文献   
968.
全球气候模式对宁夏区域未来气候变化的情景模拟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多个全球气候模式(GCM)的情景模拟结果分析只考虑温室气体效应的IS92a GG情景和同时考虑温室气体效应和硫化物气溶胶辐射效应的IS92aGS情景以及SRESA2、B2情景下宁夏区域21世纪地面气温和降水量的可能变化,并进行不确定性分析。气候基准时段(1961~1990年)模拟结果与观测资料的对比分析表明,GCM对宁夏气候具有一定的模拟能力;整体上讲,GCM对地面气温的模拟值偏低,对降水量的模拟值偏高,其中ECHAM4和HadCM3对宁夏基准时段地面气温和降水量的模拟结果与观测比较接近。各GCM模拟值的平均结果显示,4种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21世纪宁夏区域气温持续升高,至21世纪末宁夏升温幅度可达4~6℃,与全国平均的增温幅度大致相当;与升温趋势相应的是降水量的增加,但降水变化呈现出很大的波动性,至21世纪末宁夏的降水变化幅度可达10%~40%。各个GCM模拟的宁夏气候变化的总趋势是一致的,但各模式在不同情景下模拟结果的差异很大,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969.
云南雨季开始期演变特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应用EOF分析方法、小波分析方法及云南16个地州代表站1961~2002年共42年逐日降水量资料,对云南雨季开始期的空间分布、时间演变及多尺度周期变化等特征进行了诊断研究.结果表明:1)云南雨季开始期的空间分布,第一主要特征是全省雨季开始期一致偏早(晚);第二主要特征为云南滇中及以东、以南地区与云南西部雨季开始期反向变化的空间异常分布型态;2)云南雨季开始期存在明显的40年左右长周期、28年左右的年代际周期和8年左右的年际周期.从小波方差看,云南雨季开始期的变化以40年和28年左右的变化周期的振动最强,变化最显著,而年际变化相对较弱;3)云南雨季开始偏早期与偏晚期5月份500 hPa高度距平场有着明显区别;4)印度季风与南海季风对云南雨季开始爆发也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70.
利用多方收集到的地震灾害资料,对2020年全球地震活动及地震灾害进行了整理,绘制了近20年全球灾害地震频度与伤亡情况变化曲线及2020年灾害地震分布图,描述了造成人员伤亡的地震信息及灾害情况,对重大地震灾害事件做了详细分析,并总结了2020年地震灾害的主要特征。与往年全球地震相比,2020年全球地震活动性较弱,6级以上强震发生频次大幅减少;2020年地震灾害造成的伤亡为本世纪最低,且灾害地震呈现频度低、伤亡小、重大灾害线性分布等特征。针对地震频度低、伤亡集中情况,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地震灾害预防措施及建议,强调了未来的监测预报与震害防御工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