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7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16篇
测绘学   117篇
大气科学   117篇
地球物理   47篇
地质学   257篇
海洋学   65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101篇
自然地理   6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对地震灾害减轻的有关问题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包括地震灾害统计,高技术园区和设施的防震,超级工程的地震安全,核电站地震安全,城市防灾,地震预报及信息集成,并据此提出了地震灾害防御与减轻政策的咨询建议。  相似文献   
103.
通过分析地震应急救援工作中对灾情信息的需求,提出了“地震应急灾情”的概念,设计了基于12322平台的江苏省地震应急灾情速报系统。本文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框架、基本功能和应用效果。系统主要包括短信和微信两大模块,短信模块主要面向非地震系统人员,通过手机短信形式向社会灾情速报员发送灾情邀请短信,灾情速报员只需简单回复灾情代码“1”—“4”即可。微信模块主要面向地震系统工作人员,通过微信企业号“苏震12322”自动推送地震信息并完成灾情收集工作。经过近1年的试运行,系统能够在震后迅速完成灾情信息的收发与数据处理工作,并以“天地图”为地理底图实时直观地展示已上报的灾情信息。  相似文献   
104.
论述了城市基础测绘部门开发公众地理信息平台的必要性和优势,分析并讨论了公共地理信息服务平台中的公众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基础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和政务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在数据内容、功能框架、网络体系、服务对象上的不同,以广州市公众地理信息服务平台的开发为例,详细介绍了该平台的数据内容、功能框架和系统特色,该平台对其他城市开发类似的公众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05.
目前对城市公众地理信息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利用ArcGISServer开发了基于三维仿真电子地图的城市公众地理信息服务平台,重点实现了城市公众地理信息服务平台的关键技术,并在某市公众地理信息服务平台的应用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6.
《岩土工程技术》2020,(2):F0004-F0004
本刊被收录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可在中国知网平台、万方数据平台、超量学术期刊服务平台等全文检索,并可在“岩土工程技术杂志”微信公众号及官方网站下载。1办刊宗旨和内容(1)促进学科理论发展和学术交流,传播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加速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2)刊登岩土工程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的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性论文、报告、实物(装置、系统、产品、材料等)、技术方法、工程实录以及其他有实用价值的文章等。(3)欢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其他重要项目的研究成果向本刊投稿,并优先刊用此类稿件。  相似文献   
107.
读者沙龙     
《地球》2019,(7):110-112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炎炎的夏日已经来临,气温蹭蹭蹭的往上涨,不少地方更是开启35℃+火炉模式,小伙伴们是时候背起行囊,奔向各大避暑胜地了。"《地球》读者2019地学旅游摄影大赛"《避暑特辑》正在征稿,邀请大家一起来分享暑期旅途中的奇山秀水和美丽风景。请将您的原创照片、简要文字说明和具体联系方式发送至本刊唯一官方邮箱diqiuzazhi@163.com或官方微信公众号。  相似文献   
108.
为更好地提供海洋生态产品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文章基于海洋生态产品供需的理论框架,分析目前机制下我国海洋生态产品供给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从制度设计角度提出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对具有公共物品属性的海洋生态产品的供给主要依靠政府部门;针对供给条件受损、供给不足、地方政府之间的横向需求实现机制欠缺以及多主体供给机制缺失等问题,亟须从优化政府管理机制、建立多元化供给体系和加强多角度协同保障等方面入手解决。  相似文献   
109.
为支撑海洋生态修复决策,推动海洋生态修复产业发展,文章分析当前我国海洋生态修复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当前我国海洋生态修复主要面临政策、资金和技术3个方面的问题,三者不是互相促进而是互相交织和抑制的关系;建议发挥我国体制优势,以政策为切入口,设立“细水长流”式海洋生态修复基金,以金融助力海洋生态修复,注重与银行贷款等政策的结合,与金融机构的要求衔接,发挥海洋生态修复基金的杠杆作用,用政策红利吸引社会资金,借鉴已有的“民办公助”“以奖代补”和“两项指标”等模式,设置修复效果的阶段性目标和最终目标,加强新技术的扶持和示范推广,充分发挥利益相关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0.
对意大利中部拉奎拉7名公职人员的审判和定罪,据称是因为在2009年4月6日地震之前对公众给出了令人误解的和不正确的信息,已被证明是最近一段时间在科学与减少灾害风险方面最重要的发展之一,同时也是最令人误解的事件之一。它突出地展现了将地球科学中普遍的带有不确定性特征的发现转换成保护普通公民的信息的困难。本文介绍有关在拉奎拉地震灾难中及随后的审判和法律诉讼程序中的那些情况。分析审判的政治、社会和科学方面,以及意大利和其他国家的科学家和他们单位的反应。我认为被告应是负有责任的公职人员,而不是科学家。意大利和国外大众媒体倾向于坚持审判的是预测地震的能力,这对各国科学家的意见也产生了极大地影响。然而,正如检察官所说,实际上审判的是用"不完整的、不准确的和相互矛盾的信息"误导公众导致明显地致命的后果。我相信对审判的很多国际反应是被有关诉讼程序的不完整的二手信息所误导。如果科学家们在他们自己的工作上以如此肤浅的方式做判断,结果也会非常不可靠,而公众对科学的信任将会直线下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