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4篇
  免费   159篇
  国内免费   335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975篇
地球物理   35篇
地质学   45篇
海洋学   176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31篇
自然地理   7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2年   1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3篇
  1938年   1篇
  1937年   1篇
  1936年   4篇
  193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1.
冬季西太平洋暖池与华南降水关系的年代际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51-2010年全国台站冬季降水观测资料、Hadley环流中心逐月海表温度资料以及NCEP/NCAR再分析月平均资料,探讨了西太平洋暖池与我国华南地区冬季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西太平洋暖池与我国华南冬季降水的年际关系在1972年发生了明显的年代际转折,20世纪70年代前两者弱的负相关未通过信度检验,而70年代后两者相关系数达到-0.5~-0.6。回归分析显示,70年代前,暖池对产生华南冬季降水的水汽条件以及动力条件等的影响不显著,因此其与华南冬季降水的关系不明显。70年代后,暖池偏暖时,在菲律宾海区域激发出一个显著的气旋性环流,该环流西北侧的偏北风不利于南海地区水汽向我国华南地区输送,华南地区水汽辐散增强,而且南支槽地区对流减弱,南支扰动不活跃且扰动不能向下游地区传播,华南地区扰动活动减弱,此外暖池偏暖使北半球经向环流显著增强,且下沉支位于我国华南地区,加强了华南地区的下沉运动,因而华南地区冬季降水显著偏少;暖池偏冷时,情况相反。  相似文献   
112.
利用中国753站1950-2010年逐日站点资料,从中选取1981-2010年间青海23个代表站冬季(12月、1月、12月)的总降水量作者青海冬季降水序列,分析了三十年间青海省冬季降水异常的成因。发现青海省冬季降水异常的年份中北极涛动指数有一定的波动。对北极涛动指数和降水总量做了相关,经显著性检验呈显著正相关。分析了降水异常年份的高度距平场来分析北极涛动对青海省降水的可能影响。  相似文献   
113.
使用自动站、micaps资料、NCEP\NCAR1°×1°逐6h再分析资料对2012年1月13~15日广西大范围暴雨过程进行分析得出:南支槽东移和低层切变线南下激发广西上空冬季异常高湿区的能量和水汽释放;水汽来源是南海和孟加拉湾水汽,强降雨落区与切变线位置对应良好.分析物理量发现:水汽通量中心位于比湿大值区,指示水汽来源;西南风急流建立后大气湿层增厚;高低空涡度和散度场配置显示暴雨区上空存在强烈上升运动.  相似文献   
114.
基于1962~2008年贵州84站冬季冻雨日数、前期北半球500h Pa高度场和西北太平洋海温场资料,利用秩序量三因子最佳子集回归法,开展前期高度场和海温场变化对贵州冬季冻雨的影响分析。结果发现:前期两个场共同作为预报因子比把其中某场单独作为预报因子的相关要好,预报因子最佳时段为同年的4~7月,并存在着较好的"跨季度相关"现象。影响贵州冬季冻雨的最佳预报因子主要集中于高度场和海温场具有重要天气气候意义的关键区域,如暖池附近以及北美洲东北部等区域。  相似文献   
115.
冬季中国近海海表温度的长期升高及其对中国降水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1962—2011年HadISST海表温度资料和中国160站逐月降水等资料通过回归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中国近海冬季海表温度(SST)的长期升高及其与中国冬季降水的关系。研究表明,近50年来中国近海冬季海表温度呈现明显的长期升高趋势。进一步分析发现,中国近海冬季海表温度的升高与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冬季降水的增加存在显著的相关。最后,利用全球大气环流模式(CAM5.1)模拟研究了近海海温长期升高对中国降水的影响,模式模拟结果很好地验证了观测结果,表明中国近海冬季海表温度的长期升高确实对中国冬季降水存在影响。  相似文献   
116.
进入3月份,北半球气温回升,春天的脚步近了。因为冬天太冷而蛰伏的爱好者们,可以开始行动起来,投入星空的怀抱了,不过,在3月份天刚黑不久,夜空中唱主角的仍是冬季星空,并且冬季星空中有几个非常值得关注的深空天体,其观测难度也覆盖了从最简单到较难的不同程度。所以我们对深空天体的具体介绍,将从冬季星空开始。对本系列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发邮件到我的邮箱:universezx@bjp.org.cn。  相似文献   
117.
华北地区冬季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用华北地区29个测站,57年冬季降水量资料,采用EOF,REOF,小波分析等方法,对华北地区冬季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演变规律进行了诊断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华北地区冬季降水的空间分布在整体一致的基础上,即存在南北分布差异,又有着环渤海湾地区与其它地区的差异;冬季整个华北地区可以划分为五个主要的降水异常区:黄河中下游区、京津唐区、呼伦贝东盟区、黄河河套区、冀北山地区;整个华北在70年代末期有明显的降水减少趋势;各区域冬季降水有不同尺度的年际和年代际周期变化,但基本上都存在着准12~14年、准3~5年的周期振荡.  相似文献   
118.
The snow-cover days over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MLRYR) in the winter of 1670 were extracted from Chinese historical documents. By these records, the winter temperature anomalies (compared to the mean of 1961-1990) recorded at seven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and the regional mean winter temperature were estim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re was an average of about 30 snow-cover days over the MLRYR region in 1670, ranging from 11-20 days in Shanghai and eastern Zhejiang to 5140 days in eastern Hunan Province. The snow-cover days averaged about 40 days in Anqing and Nan- cheng, and ranged from 30 to 40 days in Quzhou, Jingdezhen, and Nanchang; and (2) the regional mean winter temperature in 1670 was estimated to be approximately 4.0 ℃ lower than that of 1961-1990. The maximum negative anomaly of 5.6℃ occurred in Nanchang and the minimum anomaly of-2.8 ℃ was detected in Quzhou. Both of these were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ldest winter during the instrumental observation period of 1951-2010. This research could not only provide a method to es- timate historical climate extremes, but also provide a background to understand the recent instrumentally climate extremes.  相似文献   
119.
淮河流域大气环流型在冬季气温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Lamb-Jenkinson大气环流分型方法,根据由1970—2012年NCEP/NCAR逐日海平面气压场计算得到的环流指数,对淮河流域的环流进行分型。分析了冬季主要环流型和气温的分布特征及两者的联系,并以环流指数和主要环流型为预测因子,结合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方法和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淮河流域冬季气温距平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淮河流域冬季的主要环流型是东北风型、东风型、反气旋环流型以及东北风、东风配合下的反气旋性环流型,划分的环流型符合实际情况,这些环流型具有显著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通过对预测模型进行后报试验和独立预报试验,表明该模型具有一定的预报技巧。  相似文献   
120.
正每年冬季,是非法采矿高发期。为此,去年入冬以来,修武县巧用"四字诀",打击非法采矿活动,严防非法采矿反弹,取得了明显成效。整治行动做到"实"。该县组织涉矿乡镇政府、国土、公安、交警、环保等相关单位,开展"北部山区矿业秩序集中整治冬季行动",采取临时通知、临时集中、统一部署、相互联动的机制,对已取缔的非法采矿点及非法矿产品收购(储存、加工)点及到期矿山企业进行地毯式清查,切实做到不留盲区,不留死角。入冬以来,通过3次联合执法,查获非法开采矿点3个,暂扣挖掘机1辆、铲车电瓶1组、运输车2辆、采矿工具2件,有效遏制了乱挖滥采矿产资源等违法行为的蔓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