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6篇
  免费   221篇
  国内免费   247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1375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17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24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2004年5月31日20时40分至21时15分,兵团农六师芳新垦区出现了一次局地冰雹天气,冰雹直径为0.5~0.8cm,但冰雹密度大,致使芳草湖农场353hm2棉花受灾。本文应用雷达的二次产品及回波特征对局地冰雹的发展、演变进行分析,对发展迅速的局地冰雹云的雷达识别和准确预报冰雹落区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2.
利用常规气象探测资料和卫星雷达产品,结合库尔勒及其临近区域高密度自动气象站网资料,对2006年5月3日发生在库尔勒—尉犁地区的冰雹天气过程环流背景和雷达回波特征进行初步的分析,为冰雹天气的短时预报、雷达监测和防雹减灾提供了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3.
闽西一次冰雹过程的雷达产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闽西一次典型冰雹过程为例,对这次冰雹过程的雷达基本反射率和基本速度特征进行了定性分析,对回波强度、回波顶高、强回波核高度、垂直积分液态含水量和多普勒速度等进行了定量分析。通过分析发现了一些冰雹雷达产品的重要指标和判据,这些结论在龙岩市日常的天气预报业务工作中对判断是否为冰雹回波和降雹时段、地点有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4.
广西冰雹气候统计分析及减灾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统计分析了1956年以来以来广西冰雹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并提出了减灾对策。广西冰雹集中在2~5月,主要发生在14~19时;北多南少,西多东少,山区比沿海多;大范围冰雹过程可分为高原东部深槽型;南支槽型;华北深槽型。其中南支槽是冰雹天气的最主要系统;冰雹次数与拔海高度正相关,与年平均气温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5.
利用地面雷电定位系统的观测资料,结合天气背景及地理特征,对2004-2006年期间发生在湖南省湘西自治州、邵阳市、株洲市等3市(州)的10起冰雹灾害天气的进行综合分析,并详细分析3次典型过程的地闪特征,结果表明:冰雹天气都伴有地闪发生,地闪平均持续时间为2h左右,每10min的地闪峰值在1-19次之间,正闪比例不高,与北方冰雹天气的高正地闪频数特征存在明显不同,持续过程中都会出现地闪频数峰值或次峰值,其平均雷电强度和平均雷电陡度均高于一般雷暴天气。  相似文献   
126.
渭南市冰雹时空分布及天气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76—2005年30a渭南市的冰雹资料及1996—2005年5—9月历史天气图资料,统计分析渭南市冰雹天气的时空分布、环流形势及单站物理量指标。总结出渭南市冰雹以4—9月最多,其中5—8月为高峰期,主要集中在北部、西北及东北部;降雹天气形势主要有西北气流型、低涡型和低槽型,以西北气流天气形势下冰雹天气发生的概率最大;降雹区的大气层结呈明显的对流不稳定,K指数及S指数对降雹天气的预报有很好的预示作用。  相似文献   
127.
利用齐河CINRAD/SA多普勒雷达产品,对2006年7月5日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VWP可分析雷达测站风场的时空分布和冷暖平流变化情况,是高空探空资料的有益补充;弓形回波在对流单体合并过程中生成发展,顶部回波最强,并具有超级对流单体特征;外流边界是大风发生时的显著特征;当回波强度〉50dBz,且垂直液态含水量≥35kg·m^-2时,有利于产生冰雹和大风;弓形回波具有持久产生中气旋的能力,中气旋一般产生在弓形回波顶部,且多数会造成冰雹大风天气;当中气旋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即风切变≥47×10^-3s^-1,并且底高≤3.0km时,将造成雷击灾害性天气。  相似文献   
128.
利用河套地区1980—2004年降雹天气实况资料,分析了河套地区25年降雹天气发生的时空规律及特点。结合河套地区降雹天气发生的环流背景及主要天气系统,归纳总结出其短期预报的着眼点,为短时强对流天气的预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9.
2006年7月12日下午5时前后,阳泉市遭受严重的冰雹、暴雨袭击,造成部分乡镇农作物受害,直接经济损失在3 000万元以上。为此我们以这次大冰雹天气过程为例,应用《阳泉市冰雹短期预报系统》、FY2C云图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等方法,初步探索大冰雹天气的成因,以及在大冰雹出现前冰雹云的一些特殊结构特征,为今后的预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有指示意义的预报指标。  相似文献   
130.
运用气象统计学和天气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黔东南州地面气象观测站1960—2004-04冰雹资料和1971—2004-04逐日14时地面0 cm温度资料,结果表明:14时地面0 cm温度梯度变化超过其临界值(0.64℃/10Km)与冰雹灾害天气的发生有直接的关系,其相关概率为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