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3篇
  免费   233篇
  国内免费   342篇
测绘学   243篇
大气科学   39篇
地球物理   248篇
地质学   981篇
海洋学   107篇
天文学   19篇
综合类   88篇
自然地理   31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79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81.
地表的断裂分布具有复杂的几何结构,分形几何学是定量研究断裂复杂性和破碎性的一种数学方法,本文应用分维几何学的方法,在比例尺为1:50万的山东省构造体系图上,对沂沭断裂带(山东段)(以下简称沂沭带)断层系统进行了分段解析、计算,并得到了各段的分维值。沂沭带全带断层的分维值为1.34,南段分维值为1.29,北段分维值为1.41,结果表明,分维可以表征断层的不均匀性、不规则性和复杂性等。与沂沭带地震活动南高北低情况对比认为,断层系统分维低的地区地震活动性可能较高。  相似文献   
82.
西班牙西部钻孔中石英脉厚度和金品位的分析表明二者大体服从幂次律分布,暗含着一种分形关系。脉厚(t)对累积频率(N)的双对数困反映出与金、品位有关的系统变化。在方程N=ct ̄(-D)中的幂指数D,在高品位区间内较低,表明较厚的脉中扩张作用较强,从而为含金流体的运移提供了通过。因此,脉体厚度分布的鉴别为区别脉状金矿床中矿化与非矿化构造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83.
84.
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整编。建立了山东省12个地区近600年旱涝等级序列,提出了数据序列灾变时间分维数计算的方法与步骤,计算各地区人旱、偏旱、正常、偏涝、大涝5种级别的序列分维数,讨论了全省旱涝演变的构型特征。  相似文献   
85.
风沙湍流的间隙性,稳定性分布及分形特征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根据风沙湍流本身的不均匀性、间隙性,用稳定性分布研究了含沙量M随高度h的变化得M(h)∝h~(-D),求得分维D=2.36(h>10cm),D=1.465(h<10cm),速度分布W(|u|)=a_2|u|~((-D)/(2-1))。沙粒扩散<|x(t)|>∝t~(2/D);结合Kdv-Burgers方程的行波解,得风沙流的标度律(υ/β)ξ Dlnh=A,揭示了耗散性υ、弥散性β、风速ξ和高度h之间的一种本质联系。被空气湍流吹动的沙粒起始半径r_e=(c’/(5-D)ρ)[(β/υ)In(E_1/E_2)]~((5-D)/3),起动风速V_1=V_(2exp)[(υ/2β)γ_c~3ρ~3(2.65/c’)~3],最后讨论了风沙流的多重分形特征。  相似文献   
86.
地球科学定量化的新工具—分形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宪国 《地球科学》1991,16(3):318-318,344
  相似文献   
87.
海原断层系的分形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Okubo等人测量圣安德烈斯断层系所用的复盖维数法,对海原断层系进行了分形测量,求出海原断层系的整体维数D_0=1.137,其景泰段D_0=1.109,海原段D_0=1.182。计算中未得到邵家水段和李使堡段的分维数。此外,文中还着重探讨了断层几何与地震活动性及其力学环境的关系,进一步证明了自相似断层的几何复杂性与地震活动密切相关,剪切断裂带具较低分维数(1.1—1.3),而在张性环境中形成的断裂体系具较高的分维数(1.5—1.6)。最后本文讨论了断层迹线图等因素对分形测量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8.
89.
本文指出大地震的孕育和发生是非常复杂的动力学过程,是时间不可倒逆的非线性过程。从其复发率来看,它不是周期的,而是准周期的。为了研究大地震发生的复杂性和探讨预报的可能性,本文提出几个新的物理量研究和探讨大地震孕育和发生的动态过程。相信这对加深地震成因过程的认识和对地震预报的探索可能具有重要意义。这些物理量是:(1)离散傅氏谱分析;(2)自相关函数;(3)分形与分维;(4)Lyapunov指数;(5)Kolmogorov熵和广义q阶动态熵;(6)概率和不变分布。  相似文献   
90.
分形与混沌理论在地震学中的应用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分形与混沌理论的研究与发展,揭示了自然界中一大类无规几何形体物理过程的内在规律性及其动力演化过程的内在随机性。这给我们探索自然界中分形客体的几何形态及其与内部物理本质的关系提供了一条暂新的途径。特别是这一理论给我们探讨地震问题,例如:探讨地震活动时空分布的确定性图像、地震演化过程的动力学行为、临界特征以及未来大地震的发生等问题,带来了某些希望。本文较详细地综述了近年来分形与混沌理论在地震学中的应用研究。全文共分5部分。第1部分是孕震过程的一般概述。第2部分描述单分形与多分形在地震学中的某些应用.文中第3部分介绍了混沌动力学中的某些研究在测震学与模型中的应用。第4部分综述了自组织临界现象和闪变噪声的研究.最后,第5部分是分形理论与混沌动力学在地球科学中的应用前景与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